-
光亭:血战碾庄——国民党二流部队是如何顶住了解放军十二昼夜的猛攻?
关键字: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碾庄黄百韬粟裕【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光亭】
今年是淮海战役七十周年,在解放战争期间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三大战役,淮海战役是在解放军并没有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战事最为困难,其中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就整整用了十二昼夜,更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解放军攻入黄百韬的司令部
没有人会想到
今年是淮海战役七十周年,在解放战争后期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在解放军并没有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战事最为困难,其中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第7兵团的艰难就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解放军最初的计划就是首先围歼位于徐州以东的黄百韬兵团,因为黄百韬兵团的实力在国民党徐州“剿总”所属的四个兵团中,属于战斗力比较弱的,而且位置在最侧翼,比较孤立,是最理想的打击目标。
而在国民党方面,11月10日战役刚打响,杜聿明就奉命赶到徐州,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的身份负责实际指挥,尽管他刚刚到徐州,对战场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但凭借经验,立即判断出解放军不可能同时攻击黄百韬和徐州,必然是有主有次,有主攻有佯动,而在黄百韬和徐州这两者之间,解放军主攻目标肯定是黄百韬。而此时黄维兵团正在兼程赶来,同时有迹象表示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正南下阻击黄维。
要解救黄百韬,当然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徐州,那么在黄维兵团未到达之前,以目前徐州国民党军的力量是没有绝对把握击破华野,于是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是让黄百韬兵团坚持七到十天,在这期间,以李弥兵团守徐州,以邱清泉、孙元良兵团会合东进的黄维兵团,计九个半军先攻击徐州西南的中野主力,再回师向东,解黄百韬之围。第二方案是以孙元良兵团守徐州,集中邱清泉、李弥兵团全力向东解黄百韬之围。
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认为第一方案太冒险,如果黄百韬兵团坚持不了七到十天,攻击中野的主力和守徐州的部队都将面临极其被动的局面。所以决定实施第二方案。
虽然很多人认为杜聿明的第一方案更为积极主动,甚至认为如果照此执行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当时都不敢确定,黄百韬兵团能否在华野主力的猛攻下,坚持七到十天。
但是,实际情况是——黄百韬兵团竟然坚持了整整十二个昼夜,甚至让有着“战神”之称的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在排兵布阵上都一度感到为难。
那么黄百韬兵团实力究竟如何,又是怎样能顶住了华野主力的十二昼夜猛攻?
杂牌的大拼盘
黄百韬的第7兵团是1948年6月临时由整编第25师、第3快速纵队、第2交通警察总队等部队组成,开始并没有番号,就以主官的名字叫黄百韬兵团。豫东战役原来的第7兵团(区寿年任司令)被解放军歼灭之后,第7兵团的番号才给了黄百韬兵团,同时编入了第44军、第63军和第64军,从临时编组正式升级为固定编制。
到淮海战役开始前夕的1948年11月,又将驻防海州(今连云港)的第100军也划归第7兵团,使第7兵团下辖5个军12个师(但100军的第19师因为刚刚被歼,还在后方重建整训,没有参战,实际为5个军11个师),编制规模在徐州“剿总”的4个兵团中仅次于头号主力邱清泉的第2兵团。
不过第7兵团虽然有5个军,但是各部队来源复杂,25军(原来的整编第25师)是黄百韬的嫡系部队,中央军系统。44军原来是川军,63军和64军则是粤军旧部,刚刚编入兵团的100军是中央军。
就是黄百韬嫡系的25军,说是中央军,但所属3个师中,只有第40师是纯正的中央军,108师原来是东北军67军,148师前身则是川军。
装备方面,这5个军都不是美械部队,都是日械和国造混杂,军配属1个日式野炮营,师配属1个日式山炮营,团则配属1个迫击炮连和1个九二步兵炮连(有的团则是迫击炮连和37毫米速射炮连),营装备6挺重机枪,连装备9挺轻机枪和6具日式掷弹筒。所谓日械的重要指标就是指配属火炮以日制为主。
步兵武器并不完全都是日制的三八大盖,也有大量的国造中正式七九步枪,轻机枪更示意捷克式为主。另外,也装备了部分汤姆森冲锋枪、火焰喷射器、“巴祖卡”火箭筒等美式装备。
日械部队主要是指火炮以日式为主
这样的装备看上去似乎很混乱,不如美械部队齐整,火力也比美械部队逊色。但美械是需要大量的弹药支撑,才能发挥出火力的威力,而这样的日械国造混杂,再加强一些冲锋枪、火焰喷射器和火箭筒美式装备,恰恰是汇聚了日式、国造和美式装备的精华,但又没有美械部队那样对弹药的高度依赖。
而兵团司令黄百韬也不是“苗正根红”的嫡系,黄百韬,字涣然,号寒玉。1900年出生,祖籍广东梅县——这也是为什么将粤军系统的63军和64军都划归他指挥的原因。早年在北洋军阀李纯部队当兵,后来到江苏省防部队,再投靠张宗昌,从马弁一直升到旅长。1928年跟随张宗昌部属的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加入国民革命军,这才算进入了中央军系统。进入中央军后,历任团副、团长、副旅长、旅长、师长。1935年进入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1-23 07:46:41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开放4千年古墓,网友吓得不轻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谣言与真相——纪念与重新认识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观天下讲坛 -
这五条关于郭沫若的谣言,何以横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观天下讲坛 -
“亚历山大石棺”分析结果:2男1女 有古老手术痕迹
2018-08-20 22:59 考古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5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