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之父”阿尔特曼:“生成式人工智能”会突破资本主义吗?
最后更新: 2023-02-17 10:50:50艾利克斯·康拉德: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表示,虽然OpenAI以研究为导向,但并非反资本主义的。投资者希望获得回报,而OpenAI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您如何平衡、兼顾盈利与研发?
山姆·阿尔特曼:我认为资本主义是令人惊叹的,我热爱资本主义——尽管我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制度,但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仍是我们所发现的最好(或者说最不坏)的制度。也许等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真正实现的那天,我们会迎来突破资本主义的契机。
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满怀热情和信心,因此试图设计一种独一无二的公司结构——假如我们认为OpenAI只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会说,“太好了,我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做这事,这个套路我熟,让我们把这家公司做大吧”;然而,假如我们未来真的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就会需要一种与传统科技公司不同的结构。
OpenAI的组织结构(图源:FourWeek MBA)
我们的团队和投资者都很出色,我对此感到高兴,但我认为人工智能世界不能由任何一家公司独自把控。如何分配AGI的利润、访问权和治理?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思考。
艾利克斯·康拉德:格雷格·布罗克曼提出,未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除了提供企业工具等第一方产品外,或许还能提供第三方产品。OpenAI要如何在产品化的过程中保持开放的理念?
山姆·阿尔特曼:最关键的方式是发布像ChatGPT这样的开放工具。谷歌并未将这类工具向公众开放,其他研究实验室也出于种种原因(例如对安全性的担忧)而拒绝开放。但我认为,社会应当对此有所了解、懂得其中的好处和坏处、了解未来的发展态势,因此我们应当开放此类工具。
OpenAI致力于以我认为健康和重要的方式推动Overton Window(注:一个了解在特定时间公众在政治上可以接受哪些政策的模型)的发展——即便这种方式有时并不那么令人舒适。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另外,我们还致力于开发更加强大、更加安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将继续进行开源,开源是图像生成热潮的真正基础。我们开源了CLIP(注:2021发布的视觉神经网络),最近还开源了Whisper和Triton(自动语音识别和编程语言)。
总之,我们的策略是多管齐下——在平衡每一个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的同时,创造新的产品。
艾利克斯·康拉德:有人认为您希望与微软及其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密切合作,您如何回应这一观点?
山姆·阿尔特曼:我们双方谨慎地制定了每一项相关协议,以确保完成任务。
而且,萨提亚和微软真的很棒。我认为,在目前所有科技公司中,微软的价值观与我们最为契合。我们有时对微软表示“嘿,我们要做一件奇怪的事情,你说不定会讨厌它,因为它并不完全符合交易标准,可能会限制你的回报或制定安全优先条款”,但每一次,微软的回应都是“这太棒了”。
艾利克斯·康拉德:您认为,OpenAI现实的盈利需求和商业压力不会同公司的整体使命相冲突,是这样吗?
山姆·阿尔特曼:完全不冲突。众所周知,我从不委曲求全。如果我认为某项交易与公司的整体使命冲突,就绝不会同意这项交易。
艾利克斯·康拉德:你们不会像苦行僧那样声称“我们无意以此牟利”,但创造财富也绝非你们唯一的动机。
山姆·阿尔特曼:我倾向于在理想和盈利间保持平衡。我们想让投资者获得巨大的收益回报——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只要回报被控制在正常、合理的水平。同时,我们也想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创造新的范式,并与社会分享我们的成果。我认为我们维持了很好的平衡。
艾利克斯·康拉德:在迄今为止人们对GPT的所有应用方式中,您认为最酷和最可怕的分别是哪两种?
山姆·阿尔特曼: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将GPT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事务,很难从中选出最酷的一种。
我只能选出我认为最有用的应用方式——做概述。GPT可以迅速概括出一篇完整文章或长篇邮件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线索,这个功能非常有用,超乎我的想象。另外,GPT还能提出深刻的编程问题,也能协助调试代码,与人交谈时就像一个极为出色的程序员。
ChatGPT可以迅速概括出长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图源:谷歌)
我认为最可怕的应用方式是用开源图像生成器进行“色情报复”(注:出于报复的目的,擅自将他人的隐私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这种行为无疑会造成严重后果,我对此感到忧虑。
艾利克斯·康拉德:您是否认为开发这些工具的公司有责任防范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还是说,您认为这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一面?
山姆·阿尔特曼:我认为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问题在于,我们要怎样监管?我们不能仅仅指着开发工具的公司说“嘿,你不能这么做”——如果问题能这样轻易解决就太好了。人们必定要采用开源模式,这一模式带来的结果大多数是好的,但也难免有害群之马。其他使用这些工具的公司,以及与终端用户直接打交道的公司,也都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的义务。
(译自《福布斯》,原文标题为OpenAI’s Sam Altman Talks ChatGPT And How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Can ’Break Capitalism’)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半导体基础研究匮乏,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2023-02-17 09:53 科技前沿 -
ChatGPT“狂飙”,如何“迎战”?怎样“问责”?
2023-02-15 15:10 人工智能 -
“中国复眼”二期开建,将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2023-02-14 13:06 科技前沿 -
世界首次3D打印大体量文物复制,云冈第3窟成功“分身”
2023-02-14 08:52 -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立,支撑高海拔观测
2023-02-14 07:34 科技前沿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贺建奎再现身,对科研伦理避而不谈
2023-02-13 11:32 -
专访神舟总师:飞船被打穿怎么办?
2023-02-13 10:15 航空航天 -
高福团队: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
2023-02-09 15:12 抗疫进行时 -
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AI做到了
2023-02-06 08:18 科技前沿 -
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我国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2023-02-05 11:11 -
“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023-02-04 07:22 中国精造 -
疫情三年,科学主义输了?技术进步了吗?
2023-02-03 07:19 -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2023-02-02 09:18 航空航天 -
“悟空”即将问世,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2023-02-01 13:44 科技前沿 -
WHO:新冠疫情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01-30 19:43 抗疫进行时 -
第二届“天宫画展”:航天员展示钱学森像
2023-01-21 13:41 航空航天 -
兔年送祝福 玉兔二号照片上新了!
2023-01-21 13:07 节日谈 -
2022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入选
2023-01-20 10:15 -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2023-01-19 06:47 天文 -
国际研究团队用激光成功引导闪电放电
2023-01-18 09:41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