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炜:当包容的印度文明不再包容,暴力和流血便愈演愈烈
民族矛盾与教派冲突相“纠缠”
除了种姓问题,印度民族问题也十分严重。
民族矛盾有着深厚的种族、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和政治根源。独立后,民族矛盾所导致的民族自治倾向有了发展,1950年代至1960年代各语言邦的建立更加剧了这一趋势,流血冲突不断发生。1960年代中期,有东北部的那加人和米佐人的反叛活动。1970年代末,在同一地区的特里普里人和阿萨姆人中又发生了种族暴乱。1980年代初旁遮普邦又发生了锡克人的暴力活动。与此同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人的暴力冲突也不断升级,至1980年代末已演变成大规模武装反叛,且持续到目前。此外,还有规模较小的部族骚乱,如廓尔克人和贾坎人的骚乱。
民族矛盾也早已政治化,各邦政党大多具有地方民族主义倾向。在地区性民族主义政党的支持下,反叛或骚乱的民族或部族向中央和邦政府提出地方自治要求,其中激进分子甚至要求脱离印度,建立独立国家。中央和邦政府对其软硬兼施,又是镇压,又是安抚,表面看似平息了事态,但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解决民族矛盾谈何容易【9】。
与民族矛盾紧密联系的,是教派冲突。印度教徒在印度虽然是多数,大约占总人口的82.4%,但穆斯林人口也占12%,有1.6亿之多,因此印度也是一个穆斯林大国。
事实上印度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宗教构成之复杂,更是无出其右。三大世界性宗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在印度都有深厚的基础;另外还有人口数量不小的锡克教、耆那教和帕西教徒。
其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尤其为印度教极端势力所不容,被视为外族征服和殖民侵略的产物。1947年以来,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锡克教徒、基督教徒和佛教徒已发生过无数次暴力冲突,其中最严重的是与穆斯林的冲突。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为了安抚穆斯林,以防再度发生印巴分治时出现的那种大规模骚乱,也为了获得穆斯林的选票,对他们实行了优待政策。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时种种原因,穆斯林在经济、文化、受教育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明显不如印度教徒,在政府机构和军队就职的人数以及在国会邦议会的议员比例也低于其人口比例。因此,他们有不满情绪是非常自然的,要求政治经济权利平等和社会地位平等也毫不奇怪。
“在印度当穆斯林是何感受?”印度街头采访显示,穆斯林在印度遭到歧视 视频截图
而穆斯林的诉求表达在印度教徒中,则引起了强烈反弹,刺激了他们的教派主义情绪。1970年代以来,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两种宗教间的暴力冲突事件呈明显增长的趋势:1975年为238起,1980年为427起,1985年为500起。冲突中死亡的人数也从1978年的110人增加到80年的278人。
过去,教派冲突一般发生在城市,现在已经扩展到农村。“1988年在全国452个县中,发生教派冲突或教派关系紧张的县有88个,到1989年时,这样的县已增加到110个。”【10】而1992年巴布里清真寺之被捣毁及伴随而来的流血冲突、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教派大仇杀,更是震惊世界的宗教暴力事件。【11】
包容的印度文明不再包容
尽管印度文明具有包容性,传统印度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但是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不同民族、宗教和社会集团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围绕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表达方式也越来越暴力,传统的宽容精神因之丧失殆尽。
若究其原因,当然应该从印度根深蒂固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中去找。在传统文化-宗教影响力仍然强大时,种种不平等可以用宗教观念加以合理化而很大程度地被容忍,但随着现代教育、民主理念的普及,民众的平等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加强,传统的资源和权利分配格局的合法性自然会越来越受到挑战。
在印度的国情下,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下层的长期贫困无法得到解决。在消除贫困方面,独立后七十年来,印度政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迟至1998年,印度仍有4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73年至1997年,绝对贫困人数一直保持在3亿以上,尽管贫困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1990年代初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以来,贫困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1997年和1998年贫困人口达到了3.49亿和4.06亿。
在农村,75%以上的农民仅占有25%的耕地。人口不断增加,缺田少地的农民为寻找就业机会而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大量人口只得生活在条件恶劣的贫民窟。在孟买、加尔各答、德里和马德拉斯这四个印度最大的城市,1990年贫民窟人口比例分别为42%、40%、38%和39%【12】。
据世界银行2013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全球12亿极贫人口中逾四分之三住在农村,印度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印度极贫人口占全球极贫人口的比重高达33%,甚至高于30年前的22%【13】。
而当政府满足不了民众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却又不能实施强有力的领导时,积累起来的不满情绪便会爆发为种姓、教派、民族和部族冲突,从而频频发生暴力事件。
总结
纵观独立以来印度的现代化运动发展,虽有很大的推进,却一直被民族、宗教和种姓问题深深困扰。而印度民族、教派和种姓冲突所导致的暴力事件,已日益成为比国家间的战争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14】。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英国人留给印度的议会式民主的强烈竞争性更加重了上述社会痼疾。
前陆军总参谋长V·N·夏玛尔指出:“印度最大的弱点不是经济,而是内部不和。它所面临的最危险的威胁可能不是来自边界上的敌人,而更可能来自内部的导致民族、种姓和宗教之间暴力活动与日俱增的政治斗争;来自政治上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夺选票;来自掌权者与夺权者这些不共戴天的仇敌之间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明争暗斗。”【15】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其实拥有诸多有利于政治统一、社会整合、成为地区乃至全球大国的种种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其文明的规模性,这是一种基于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文化统一性和巨量人口的规模性。一个鲜为人知却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印度人均可耕地面积是中国的两倍。就版图而言,印度看似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只比沙特阿拉伯大略一点,但土地多为可耕地,不像中国西藏、青海、新疆和其他许多地区那样,大量国土并非可耕。再加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粮食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所以目前人口规模已达13.6亿,很快将超过已开始老龄化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虽印度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缺乏有效的政治整合,但一旦机会来临,依然可能猛然崛起,摇身变为一个巨大而统一的政治体。作为邻国,我们不可陶醉于暂时的领先,得居安思危,得有长远的眼光。只不过,碍于深层次的宗教、文化和社会政治方面不利因素的存在,印度要将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恐怕仍有待时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美股科技股遭重挫,纳指跌逾3.5%
2021-02-26 07:33 股市 -
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中国致以最崇高敬意
2021-02-26 07:28 扶贫攻坚战 -
美国新增确诊8.3万例,死亡3508例
2021-02-26 07:26 美国一梦 -
美国科学家:载人登陆火星,可能要用核动力火箭
2021-02-25 22:46 航空航天 -
美议员戴起“国王的口罩”
2021-02-25 22:45 美国一梦 -
罕见!中国大使在安理会严厉批评这个“美国后院”
2021-02-25 22:27 观察者头条 -
日本货轮搁浅毛里求斯,中企中标收拾后事
2021-02-25 22:14 -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2021-02-25 21:56 中国外交 -
美媒:百年大党为何在中国受民众普遍拥护?
2021-02-25 18:55 -
白宫用N95,却要发布口罩给穷人:美国制造,美疾控说能用
2021-02-25 17:21 美国一梦 -
欧盟首个,正式开打中国疫苗
2021-02-25 17:10 -
亚美尼亚军队总参谋部要求总理辞职
2021-02-25 16:59 -
为买疫苗,穷国太难了
2021-02-25 16: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没想到,日本去年销量No.1口罩来自中国车企
2021-02-25 16:46 日本 -
巴菲特搭档批特斯拉和比特币:无法在跳蚤和虱子间分出高下
2021-02-25 16:33 股市 -
英政客鼓动“抵制北京冬奥”,他拒绝
2021-02-25 16:28 不列颠 -
还没上任,他就急着针对中国
2021-02-25 16:13 美国政治 -
“巴西现在完全依赖中国,没得选”
2021-02-25 12:04 -
印“吹牛”官员走了,“牛学考试”也黄了
2021-02-25 11:56 印度惊奇 -
拜登向台湾求“芯”?美高官这么说
2021-02-25 11:44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6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