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特·阿特金森:拒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美方可能得不偿失
许多主张出口管制的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不出其他措施在技术上能够阻碍中国。在几乎所有其他技术方面,中国要么可以自己制造,要么可以很容易地从非美国来源进口。事实上,除芯片外,我们能切断与中国联系的技术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限制芯片出口应该成为首选方案。中国在建立一个强大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大程度上源于不依赖美国的坚定努力,其办法是复制和改造外国半导体设备。因此,当下仍对这类设备实施或威胁实施出口管制只会加速西方设备被取代。
美国应该把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重点放在中国无法在短期内复制的产品上,同时,一旦中国接近于获得这种能力,就应该放松相关的出口管制了。如果中国能从其他国家获得所需的能力,那么控制美国的出口就没有什么意义。例如,根据现行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美国公司不能出售用于制造芯片的测试设备,但日本不在此限制范围内,因此中国可以迂回取胜。这凸显了在对中国实施任何类型的出口管制时,与盟国进行协调的重要性。
有人会说,限制向中国出售芯片不会给美国带来实际成本,因为中国最终会实现完全自给自足。这种说法源于对美国国家安全目标的不了解。目前的做法迫使中国在半导体行业更加自给自足,美国放弃了可能用来应对中国武装侵略的重要筹码。为什么要放弃中国多年(如果不是几十年)来为美国技术发展提供资金的收入呢?在中国的每一美元销售额都意味着中国企业少获得一美元,而美国企业则多获得一美元,这些收入都可以用于创新。
有些人认为,中国无法真正独立生产这些芯片,而管制措施确实有用。他们对华为最近宣布的7纳米芯片自给自足反应冷淡,认为良品率并不高。然而,良品率低只会抬高价格,中国政府非常乐意提供补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良品率会不断提高。
认为美国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而不会遭到中国政府报复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光内存芯片进口禁令和半导体用镓和锗金属出口禁令等形式的报复。如果美国为了“填补空白”而加强半导体出口管制,那么请放心,中国这次的报复会更加咄咄逼人。
拜登展示一块半导体。他承诺会签署CHIPS法案。 (图源:纽约时报)
还有人认为,美国半导体和设备公司应该保持沉默,接受销售滑坡,因为大多数公司都受益于《芯片法案》。但这不是重点。如果英特尔(Intel)、美光(Micron)和高通(Qualcomm)是国有企业,它们的利益是一样的:向中国出售更多产品,以保持并扩大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套用通用汽车“引擎”查理·威尔逊的话,符合英特尔利益的事情往往符合美国的利益,反之亦然。
如果中国像苏联一样,经济规模小,技术能力很弱,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从未对美国构成威胁,那将是另一回事。但中国不是苏联,它正在成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经济体。因出口管制而远离中国市场只会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美国政府希望将其出口管制制度定位为“小花园,高围墙”,即对少数产品实施严格管制。从历史上看,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用于军事用途的技术产品数量非常有限。现在将主要用于商业目的的各种半导体纳入管制范围,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花园。鉴于中国有能力制造自己的先进芯片,而美国政府又无法争取所有可能的出口国参与禁令,这将变成一堵中等规模的高墙。
为了避免读者认为这是一种对中国保持软弱的呼吁,我们应该阅读ITIF自2008年以来发表的多篇报告、博客和专栏文章,这些内容呼吁美国政府和盟国对中国的“创新重商主义”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关键问题不在于美国是否要限制中国的创新进步,而在于如何在不损害美国能力的情况下有效地限制中国的创新进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旋转球都看透了!商汤联合SMT打造2023世界乒乓职业挑战赛「AI解说员」
2023-10-31 16:25 大公司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10-31 07:55 航空航天 -
8万吨隧道沉管毫米级对接!北斗助力“海底穿针”
2023-10-31 07:54 北斗照耀 -
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正在返回,画面曝光
2023-10-31 06:53 航空航天 -
我国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正式投用
2023-10-29 10:30 中国精造 -
我国科学家首创孤独症家犬模型,探索治疗新机会
2023-10-28 14:51 人与狗 -
着陆场系统做好准备 迎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回家
2023-10-28 09:12 航空航天 -
我国最大液冷数据中心全链条基地启用
2023-10-27 15:11 -
突破遥感基础模型关键技术,我国研发出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
2023-10-27 11:19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3-10-26 19:57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2023-10-26 18:46 航空航天 -
我国首次获得公斤级钼同位素,改变长期完全依赖进口局面
2023-10-26 11:16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七号乘组将在轨驻留约6个月,明年4月返回
2023-10-25 09:17 航空航天 -
联想首度展示AI PC,多个AI巨头同台亮相
2023-10-25 08:12 观网财经-科创 -
70年来首位,这项国际科学大奖花落中国!
2023-10-24 20:57 -
发射成功!长二丁火箭十月三战三捷
2023-10-24 06:55 航空航天 -
超1100亿立方米!成功探明
2023-10-23 15:13 -
全球首个!中国科学家获重大突破
2023-10-23 11:13 科技前沿 -
首次!我国计划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
2023-10-22 15:49 航空航天 -
“全球最大”!SKA首台中频天线在我国完成吊装
2023-10-19 07:10 一带一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68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2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