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达利欧: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
最后更新: 2022-05-19 07:51:59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我觉得可能具体冲突会愈演愈烈。因为现在冲突已经存在了,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场战争打得太容易了,但其实每天会有死亡上升人数,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痛苦的局面。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冲突升级,大家心理上的格局会发生改变。
当地时间5月12日亚速钢铁厂24小时遭到38小时空袭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第二点,美国主导的制裁,会何去何从,会不会压倒俄罗斯以取得间接的冲突胜利,会不会扩展到其他的国家?当然这些制裁不是没有代价的,对于美国本身及其现有的金融系统也是有代价的。美国资本经济市场被武器化了,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运行。
如果再去升级制裁,全球会有完全不同的样貌。实际上,美国22%的制造产品进口来自于中国,所以这部分贸易受到影响,怎么办?这种制裁的风险什么时候能够被肃清扫除?
第三,美国主导的制裁走向何方,各个国家彼此之间又如何应对?看美国怎么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如何应对,同时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如何反应?随着时间发展,大国之间的冲突慢慢会有一个结合点,我觉得接下来几个月会出现。
回顾这三点,我个人觉得非常危险。对于您刚才的问题,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会觉得会有一定妥协,因为不妥协,代价太大了,是没有出路的,需要找到“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出路才行;一个解决答案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总会有风险存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相信战争是罪行。但无论哪边,这两个力量不会消失,现在的时代不同了,这些想法非常危险。
主持人:非常感谢瑞·达利欧教授,刚才的讨论非常具有真知灼见并且切入关键要害。现在国际局势非常危险,我们需要齐心协力才能找到比较和平的解决方案。像您刚才所讲,大家需要妥协,“妥协”是关键词,不妥协的代价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承受,这个星球也没有办法承受。
刚才刘教授问的第二个问题,您谈到纵观人类历史的过往会有长期的历史趋势、重复的趋势,在历史周期循环过往的过程中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达到大周期的全新周期,新的周期之下会有什么样的技术起到作用,推动周期走向?
瑞·达利欧:纵观人类过往,我们见到很多革命,包括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农业行业的革命,以前大家是手耕农作,后来农用机器的发明。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有资本发展,人们可以动用手中资源组合在一起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工业革命发生后,人们的生活节节攀高。
人类的大脑是一种手段,通过大脑的想象,人们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发明力,不仅仅是人类大脑的自然进化解释了为什么具有主观能够性和创造性,人类本身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人的大脑还有包括AI、人工智能补充人类想不到的事情,所以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高的智能,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极大增大,以前所未见的方式思考,非革命化的方式大大改善,不断采取先进的方法进行生活和生存。
技术在不断进步过程中,技术进步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这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比如,人们预期寿命的提高,随着人类老龄化相关的疾病得到控制,产生了对于延缓衰老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使全球更加繁荣。
除此之外,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所有的技术都会有乘数效应,这样就有足够的能力迈向未来,在未来社会过程中用各种技术组合并且在全球把多数资源用到人身上,更有效组织它们,达到集成增效。
技术可以吸收创造力和生产力,使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我们也有威胁,比如电脑黑客行为会产生更大的风险和威胁。如果技术产生了威胁,我们会发现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被颠覆。现在我们不得而知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即便如此我还是非常相信现在正在发展的技术会有非常美妙的能力,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能不能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我们生产出来的、赚的钱是不是比花的钱更多?这是本身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
第二,人类可不可以善待彼此,可不可以协作?我们可以竞争,存在健康的竞争关系,但合作是竞争的前提,我们是合作还是应用技术对抗彼此?
主持人:我理解您的想法,您觉得人工智能、AI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决定未来方向的技术。
瑞·达利欧:您的理解非常正确,包括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不同的技术方式都可以推动未来的发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情况,根据您的理论研究,贸易竞争、技术还有包括商品、地缘政治影响的竞争,包括贸易等等,您觉得中美之间存在资本竞争了吗?能否避免?
瑞·达利欧:我觉得这个冲突有所加剧,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资本的竞争,美国投资者是否被允许在中国投资?无论美国和中国,对于跨境投资事情怎么看?会不会有资本控制?包括股票在哪个市场上市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发现资本和经济方面的冲突将会不断升级加剧,包括乌克兰的问题,如果不得以妥善解决会有更大的风险使资本冲突加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里嘉 
-
一季度净利下滑23%,腾讯怎么了?
2022-05-18 23: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克强: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2022-05-18 21:10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内首个虚拟文物解说员上岗,数字人产业想象空间有多大?
2022-05-18 18:13 观网财经-科创 -
天然气上涨95.5%,带动英国通胀水平超工资增速两倍多
2022-05-18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
“稳定”神话破灭,复盘一天蒸发2000亿美元的币圈灾难
2022-05-18 17:29 观网财经-海外 -
数字货币如何服务实体?数字人民币在浙江赋能物流
2022-05-18 16:27 数字化转型 -
中国经济十字路口:居民降杠杆大周期来了吗?
2022-05-18 16:12 观网财经-房产 -
国产新冠口服药首次发布对奥密克戎疗效,对比辉瑞效果如何?
2022-05-18 15:21 观网财经-健康 -
-
上海首家网约车平台恢复运营,首个上海始发国内航班复飞
2022-05-18 11:05 抗疫进行时 -
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苗圩、李彦宏等发言
2022-05-18 10: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外企因防疫政策离开?美媒:中国仍握有底牌
2022-05-18 10:29 中国经济 -
疫情打压业绩,京东主动“瘦身”聚焦基础设施和保供
2022-05-17 22:4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外交部回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人民币权重
2022-05-17 21:10 观网财经-宏观 -
“推特上虚假账户比例至少20%,甚至可能高达90%”
2022-05-17 20:23 观网财经-海外 -
大会直击:电信发布6nm量子加密手机,联通成立九大行业军团
2022-05-17 17:51 观网财经-科创 -
搜狗地图下线,高精度地图的巨头角力却大幕将启
2022-05-17 17:36 观网财经-汽车 -
财政部: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
2022-05-17 14:54 观网财经-宏观 -
韩芯片巨头在华新建闪存工厂:保障中国供应链稳定
2022-05-17 14:25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4月留抵退税约8000亿元,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7.5%
2022-05-17 14:20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