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考伊:美国经济正面临衰退?这个被忽视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52:02【文/彼得·考伊,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体量的重要指标,但说它是唯一指标未免有过于夸大之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至少列举了三种其它标准:国民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各产业增加值(value added by industry)与各产业总产值(gross output by industry)。该局发言人托马斯·戴尔(Thomas Dail)上周在邮件中回复我说:“这一系列指标赋予了使用者选取最符合他们需求的数据的能力。”
我想重点关注各产业总产值,这是一头“奇怪的野兽”。首先,总产值的数额要比GDP大很多。美国去年的GDP大约为25.5万亿美元,而总产值大约是46万亿美元(两个数据都未经通货膨胀折算)。
总产值的数额之所以大于GDP,源于前者刻意包括了重复统计。GDP是在美国生产并由最终用户(比如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产值则是GDP与GDP的所有中间投入(比如能源、原材料、半成品与外购服务)之和。它是公司销售额的总和,并没有减去销售成本。
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其中各产业带动的变化 图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换句话说,总产值包括了在GDP公式中被扣除的企业对企业(B2B)贸易。
举例来说,一家生产皮划艇的公司决定从另一家公司购买配件,而不是自己生产。这不会影响GDP,因为商品与服务的净产出没有增加。但这会增加总产出,因为出现了新的企业对企业采购。
可想而知,总产出对经济发展具有先行指标的意义。当经济扩张时,那些急于满足更强劲需求的公司,可能会向其他公司寻求帮助,提高他们之间的交易量(以及总产出),这甚至比拉动GDP数字增长的速度更快。反过来,当企业预计未来将有麻烦时,他们可能会缩减开支,选择自主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减少B2B交易量,导致总产出缩水。这对GDP没有影响,因为同样的工作还是有人去完成,只是换了个人。
靠总产出预测经济形势的能力很难量化,美国从2005年才开始统计每季度的总产出数据。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总产出值在2007年的同一个季度与GDP值达到峰值,此后美国陷入了自2007年持续至2009年的严重经济衰退。2019年,美国总产出早于GDP达到峰值,但意义不大,因为2020年的经济衰退由新冠疫情大流行造成,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
在加州橙郡查普曼大学经济学家马克·斯库森(Mark Skousen)的呼吁下,我才开始研究总产出值。斯库森为这个概念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且很喜欢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的话,建议经济学界的其他人“认真思考”斯库森的非常规统计方式。斯库森还向我推荐了经济研究公司HCWE&Co.总裁兼研究部门主管大卫·兰森(David Ranson)的研究成果。兰森去年曾撰文指出,GDP中间投入的涨跌趋势往往会略微早于GDP数值本身的变化。
斯库森推出了他个人版本的总产出计算公式,包含更多刻意的重复统计,故而比政府公布的数据还要高。它纳入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总销售额,而不是像美国政府的统计一样,扣除掉其中的销售成本。根据斯库森的统计,按年率计算,美国2023年第一季度总产出超过58万亿美元。
斯库森在7月29日公布了他对美国第一季度总产出的分析,以及美国政府对GDP预测数据的修订。他说,“商业支出举步维艰”,“经济衰退依然近在眼前”。
我赞同斯库森的观点,即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到来。但我无法完全相信总产出作为经济评估指标的价值。
斯库森提到,2006年,哈佛大学的戴尔·乔根森(Dale Jorgenson)、时任美国经济分析局局长的史蒂文·兰德菲尔德(Steven Landefeld)与耶鲁大学的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三位著名经济学家在《美国国民经济账户的新架构》一书中对总产出进行了阐述。他们写道:“总产出是衡量生产部门的天然标准,而净产出则是衡量福利的适当标准。在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中,两者都是必需的。”
我向兰德菲尔德和诺德豪斯询问他们对总产出的最新看法(乔根森已于去年过世),他们的态度比较冷淡。诺德豪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总产出和其他组成部分“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账目体系。但我不认为总产出应该取代GDP等附加值概念,作为国民经济账户的核心衡量标准”。
已经退休的兰德菲尔德在一次电话对话中表示,他认为总产出在具体产业层面的衡量价值,相比对整个经济的衡量作用更大。即便如此,他还是说:“从概念上来讲,我认为各产业增加值应该是首选的衡量标准。”
然而,我还是要承认斯库森为提高公众对一个相当模糊的数据点的认识所做的努力。他喜欢引用1829年逝世的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新工具的运用更能推动知识进步。”
(原文于8月7日发布在《纽约时报》评论版面,原标题:“GDP的表亲能告诉我们美国经济的哪些事?”What G.D.P.’s Cousin Can Tell Us About the Economy)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4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3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