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带一路”完胜美国“亚太再平衡”,因为它顺应时代
关键字: 超级版图帕拉格康纳观:刚好前段时间我们刊登了罗杰·科恩的文章,他悲观地认为,世界处于危险的十字路口,如果英国退欧,特朗普、勒庞掌权,世界将坠入黑暗。这与你勾勒的互联互通图景大相径庭,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康:罗杰弄错了几件事情。首先,民粹主义政客不见得能上台,玛琳娜·勒庞在选举中遭遇了滑铁卢……
观:但那是法国另外两个主流政党联手操纵的结果。
康:联合政治在欧洲十分常见,不能因为国民阵线在法国有一定支持度,就认为勒庞一定能赢。在美国,特朗普也赢不了大选,毕竟他代表的只是一小部分美国人,民调数据已经说明问题了。
其次,即使他们靠民粹主义上台,也绝不会贯彻竞选时提出的政策。
观:哈哈……
康:你见过哪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真正履行了选举时的承诺?几乎从来没有。所以即使你是狂热的民粹分子,即使你侥幸上了台,你真能把移民都踢出去吗?显然不能。在奥巴马治下,美国政府向墨西哥遣返了250万非法移民,但合法移民他敢动吗?不敢。在欧洲,大量非洲裔和阿拉伯裔移民是合法移民,无论哪个政府上台都没有理由赶走他们。现实的做法只能是教他们本国语言,削弱福利鼓励他们参与就业市场,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积极力量。
退一步说,即便民粹主义者在某些国家上台,而且他们真的执行极端政策,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供求关系是人类历史最强大的推动力,它决定了各国吸纳多少移民,来推动自己的经济。即使供求关系在某次选举中败给了民粹主义,那也只能说是该国做出了愚蠢的决定,对此我爱莫能助,我的工作是告诉聪明人如何治国。不过好在这种错误最终还是会得到修正。
观:我之所以会提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问题,是因为你在TED演讲中把基础设施比作骨骼,把能源管线比作血管,把信息系统比作神经,然而人之为人,不能缺少灵魂,或许文化就是人的灵魂。你说移民可以通过教育,最终融入本国社会,但塑造灵魂需要多久的时间呢?
康:各国的情况不同。就美国来说,它花了很长时间,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帝国。如果你把“美国的定义”局限于国父们那种清教徒思想,那就不会有合法移民,不会有今天的美国了。文化和国家状态(nationhood)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异,这是好事;我们不能以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心态去理解文化,进而得出反对互联互通的结论。有人把文化信仰神圣化,不允许外来者玷污其纯粹性,这种思想源于18、19世纪的欧洲,后来产生了什么有毒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况且,我所讨论的文化根本不是那种过时的文化,它是一种新文化:人们通过网络交流,产生了新的身份、新的代际认同,这种认同与政府希望你相信的那种国族认同是不一样的。现代人身兼多重身份,它们彼此之间既有重叠,又存在竞争。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否认,那么你一定活在理论的世界而不是现实的世界里。
亚洲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评论 40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评论 131“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评论 211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129“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3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