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尔·弗格森:假如美国像当年英国一样接连犯错,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有多远?
最后更新: 2023-01-07 11:57:06【文/尼尔·弗格森 翻译/刘啸云】
2022年,战争卷土重来。 “第二次冷战”很可能在2023年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战争即人间地狱。但凡目睹乌克兰的现状,或看看爱德华·贝尔格(Edward Berger)的《西线无战事》(这是网飞(Netflix)最近拍摄的一部令人肝肠寸断的电影,改编自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929年的经典反战小说),便不会对这一点有所怀疑。
当然,对于受战火波及的人们而言,即便只是一场小规模战争也堪比地狱,而世界大战要数人类有史以来对同胞犯下的最大恶行。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上月发表了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就“如何避免另一场世界大战”做出深刻思考。1914年,“技术进步使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大增,而各国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以至对彼此造成了空前的破坏”。随后,历经两年的工业化大屠杀,“西方主要参战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开始致力于终止这场杀戮”。然而,纵有美国的居中斡旋,这一努力也以失败告终。
基辛格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冬季的到来为发生在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按下暂停键,值此之际,当今世界是否已意识到,我们正身处一个(可与1916年的和平机遇)相提并论的转折点上?”去年此时,我预测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一年后,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望设法结束这场战争,抑或这场战争注定继续扩大升级。
诚如基辛格所言,两大拥核国家正为乌克兰的命运而角力。其中一方是以常规战争形式直接介入的俄罗斯,另一方是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帕兰提尔技术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所谓“先进算法作战系统”而间接介入的美国及其盟友。近日,帕兰提尔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向《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大卫·伊格那提亚斯(David Ignatius)表示,“先进算法作战系统”现已威力极强,以至“相当于用战术核武器与仅有常规武器的对手作战”。试想一下,这可能意味着什么。
硝烟再起,世界大战也将卷土重来吗?假如果真如此,我们所有人都将受到波及。1991年到2019年是第二次“战争间隔期”,在此期间,我们看不见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战争(如波斯尼亚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规模较小,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战争会给我们带来通货膨胀、债务违约甚至饥荒——因为大规模战争会将生产力与贸易一并毁坏,并威胁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战争之关乎实际资源调动,不亚于其关乎财政与资金——每个大国都需为其人口与工业提供供给。在各国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大国仍需保留在战时自给自足的能力。而相较于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自给自足会使物价更为高昂。
纵观历史,一国实力主要仰仗军备技术优势,包括情报和通信。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打造一支一流军队,有哪些重要投入是不可或缺的?
1914年,上述问题的答案是:煤、铁,以及大规模生产火炮、炮弹和蒸汽船的制造力。1939年,答案是石油、钢、铝,以及大规模生产火炮、轮船、潜艇、飞机和坦克的制造力。1945年以后,答案是上述所有因素,以及制造核武器的科学和技术水平。
而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规模生产高性能半导体、卫星及奠基其上的算法作战系统的能力。
从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关键的经验教训?第一,美国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技术和金融优势的结合,具有不可战胜的实力。第二,占据主导地位的英语帝国缺乏威慑力。
整整两次,英国都未能阻止德国及其盟友开启世界大战的赌局。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自由党政府抑或保守党政府,都不愿要求选民在和平时期做出牺牲,也都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最终的结果是两场代价沉重的冲突,由此造成的生命和财富损失远超有效威慑所可能付出的代价。英国在两次大战中元气大伤,无法继续维系其帝国。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英语帝国。凭借核武末日的威胁,美国成功遏制了苏联,使马列主义浪潮无法越过易北河与多瑙河深入欧洲腹地。然而,美国未能成功阻止苏联支持的组织和政权在“第三世界”传播共产主义。
如今的美国同样缺乏威慑力。去年,美国未能阻止俄总统普京入侵乌克兰,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并不非常信任自己训练的乌克兰国防军,也并不信任控制着乌克兰国防军的基辅政府。而美国最近一次的威慑目标是台湾。
2022年10月,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姗姗来迟。此类文件通常由一个委员会起草,但这份文件中自相矛盾之处却如此醒目。作者宣称,“后冷战时代业已告终,大国竞争将塑造世界未来的态势。”然而,“我们不谋求冲突和新冷战”,因为世界主要打工面临气候变化、新冠病毒和其他流行病等“共同挑战”。
另一方面,“俄罗斯悍然发起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其对自由开放的国际体系的直接威胁、对当今国际秩序之基本法律的肆意藐视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是“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日渐获得相应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的竞争对手”。
那么,为了遏制这些对手,美国将采取何种措施?美国给出的方案听起来与其冷战时期的策略颇为相似:
“我们将组建一个尽可能强大的联盟,从而推进并捍卫世界的自由、开放、繁荣与安全。”
“首先,我们将维持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竞争优势;同时,对于依旧极其危险的俄罗斯,我们将加以限制。”
“我们必须确保战略对手无法利用美国及其盟友的基础技术、专业知识或数据,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换言之:组建并维系联盟,努力防止对手的技术赶超。这一策略虽无冷战之名,却行冷战之实。
自2022年2月24日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无疑成功削弱了普京政府。俄军损失惨重,失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战斗人员以及军事装备。俄罗斯的经济萎缩程度或许不及美国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去年俄经济仅萎缩3.4%),但西方的出口管制已使俄罗斯进口业崩溃。随着俄罗斯进口零部件和机器库存告罄,包括国防和能源领域在内的俄罗斯工业将深陷停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山东证监局原局长冯鹤年被开除党籍:政商“旋转门”腐败的典型
2023-01-07 11:00 廉政风暴 -
多地现“倒奶杀牛”现象:牛奶没人收、养牛月亏几十万
2023-01-07 08:43 观网财经-消费 -
“三年来第一次出去,效果比平台上推广好很多”
2023-01-06 20:00 中国经济 -
与摩根大通合作,字节发力支付?
2023-01-06 18: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营收几十万,估值100亿,必贝特IPO背后的资本盛宴
2023-01-06 17:54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部:中厄自贸协定谈判已在技术层面初步达成共识
2023-01-06 16:36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芯片业全力押注的赛道,突然获得谷歌高通力挺
2023-01-06 15:41 观网财经-科创 -
移动游戏机?索尼也要造电动车,还跟Epic合作
2023-01-06 15:00 观网财经-汽车 -
最高降4.8万,国产特斯拉祭出史上最大降幅
2023-01-06 14:42 观网财经-汽车 -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台”
2023-01-06 11:13 共同富裕 -
中国商业联合会:1月零售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2023-01-06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国产特斯拉大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创新低
2023-01-06 09:56 观网财经-汽车 -
2022年央企预计实现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
2023-01-06 08:02 国企备忘录 -
我们的世界观把人类推向深渊,是时候改变了
2023-01-06 07:43 观网财经-宏观 -
深交所与菲律宾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3-01-06 07:10 -
久易股份IPO:信披不及时,数据算不准,还发生2人死亡的爆燃事故……
2023-01-05 18:05 观网财经-金融 -
立讯精密澄清苹果砍单传闻,还被传拿下高端iPhone代工大单
2023-01-05 15:17 观网财经-科创 -
医保谈判今再开启,“天价抗癌药” CAR-T等首次开谈
2023-01-05 13:51 医疗改革 -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索尼中国微博账号被禁言
2023-01-05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企业青睐“近岸外包”,墨西哥制造会取代中国吗?
2023-01-05 10:13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