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尔·弗格森、扎卡里亚: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已经终结了吗?
关键字: 芒克辩论尼尔·弗格森法里德·扎卡里亚弗格森扎卡里亚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当地时间4月28日,加拿大芒克辩论举办第20场半年会,议题聚焦于地缘政治的未来。近年来,国际形势的走向脱离了自由主义者们预期,民粹主义在欧美强势崛起;欧盟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开始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产物,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越来越难以调和与化解全球范围内的冲突,维护世界稳定。暴力冲突、极端主义并没有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消弭于无形,反而在民族、文明和地缘政治的断层带不断浮现。西方知识界开始反思,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是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这场为时1个多小时的辩论在自由主义氛围浓郁的多伦多展开,对阵双方分别是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和CNN评论员法里德·扎卡里亚。前者持正方立场,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已经终结,后者的观点则针锋相对。现场听众在辩论前后分别进行投票,正方支持率从辩前的34%下降至29%,反方支持率则从66%上升至71%。从辩论结果来看,现场听众倾向于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知你在读完本文后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见解。】
译 / 观察者网杨晗轶
开场陈词
尼尔·弗格森:伏尔泰曾经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个帝国。同样,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既不自由,也不国际,更谈不上有序。我今天来到多伦多,试图说服各位投票反对这三个词语,真是有点鲁莽了。因为你们都很自由主义,都很国际化,看起来也挺有秩序的。让你们投票支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对立面——保守主义国内混乱——无疑是很困难的,不过美国目前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我不是来替特朗普说话的,也不想试图让你们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本质是糟糕的,我只是来告诉你们它已经终结了。
法里德,我们必须事先声明一下,你我都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我们在达沃斯和阿斯彭玩的很开心,你至今还参加类似的论坛活动。我不否认,这种经历确实挺不错。问题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对其他人,对在座各位所不能代表的那些人有益吗?它对生活在美洲的普通人,对美国百姓、加拿大百姓有益吗?它对世代居住在欧洲的普通人,对那些没能移民多伦多的苏格兰格拉斯高人有益吗?它对没能进入CNN的其他印度裔穆斯林(译者注:指扎卡里亚)有益吗?
我希望各位严肃地考虑一个问题:全球化是不是已经过了头?过度全球化至少产生了两大危机,而我们正在面对其造成的后果。我们先经历了金融危机,然后是大规模移民危机,这段老掉牙的故事还要重复多久:“从1945年以来,世界之所以远较过去更加和平繁荣,完全有赖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下的机构,比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这些禽兽般的民粹主义者干嘛非得跟它过不去呢?”我认为,固守这样一种叙事,用虚假的历史去解释和平与繁荣,是很危险的。让我来解释一下。
为什么不是自由主义的?因为在这套美好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下,主要受益者却是中国。1980年,中国经济规模占世界总量大约2%,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加起来占世界经济总量约四分之一;可是现在,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18%,美国和加拿大加起来约为17%。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1年,中国经济将占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如果共产主义精英领导的一党制国家能成为国际秩序的主要受益者,这种秩序怎么谈得上是自由主义的呢?
中国还不是唯一的受益者。1997年法里德写过一篇文章《非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什么叫非自由主义的民主国家,就是那些进行选举却没有法治的国家。它们在这套系统下发展得也挺不错。我套用了你书中的一些标准,来衡量当今世界与你写书时相比,是否变得更加自由了,结论是没有。今天,“自由国家”的比例和1997年几乎一样,但另一些国家却变得越来越“不自由”。在俄罗斯、委内瑞拉等许多国家,自由遭到大幅度侵蚀。作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主要受益国,中国的自由程度在195个国家里,排在第173位。
好一个自由秩序。再来看看它是否是一个国际秩序。
让我们问问自己,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受益者究竟是谁?它不是国际秩序,而是精英之间的秩序,因为这个系统的主要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稀有知识产权或稀有实际资产的幸运儿。在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时代,加拿大的不平等现象逐渐凸显,基尼系数较1980年代大幅攀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黄金十年,加拿大经济创造的增益有三分之一流向了收入最高的1%人群。今天,顶层0.1%的人攫取财富的比例,竟与二战前的水平不相上下。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导致的后果是赢家通吃,这可谓全球化的悖论之一。
不光民粹主义者试图对全球化严加管束,就连加拿大也对外国房地产投资者征收额外印花税。因为随着中国投资者涌入温哥华和多伦多房产市场,当地住房成本急剧提升,目前已三倍于2000的水平。
最后我要说的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缺乏秩序。秩序的创造者不是联合国,更不是世贸组织,而是美国。美国利用军事实力和同盟系统,建立起“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一点法里德在文章中经常提及——这种以美国实力为基础的和平,完全不同于以联合国为基础的集体安全。当“美国之下的和平”遭受挑战,我们看到的是世界正在走向失序:伊斯兰极端主义每年都会夺走千万条生命,使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核武器正在扩散,朝鲜今晚再次试射导弹,不过幸好没有成功。
这一切能叫秩序吗?恐怕有些名不副实吧。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不需要成为特朗普的支持者,也能发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出了问题;我们不需要成为民粹主义者——我本人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也能意识到全球化成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威胁,因为它动摇了自由社会的基石,那就是法治与代议制政府。今天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其实是一个谎言,它既不自由,也不国际,更谈不上有序。它已经终结了。
法里德·扎卡里亚:必须承认,当我知道对手是尼尔·弗格森的时候,我有些紧张。我没有大气的辞藻,没有牛津大学文凭,也没有英式口音。他非常雄辩地利用伏尔泰展开辩论,但我是个简单的人,只能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关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起源的故事。故事很有趣,因为里面有个加拿大人。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坚定地认为,美国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那时他便开始考虑,二战结束后美国应该建立怎样的世界?可罗斯福身边缺少能信得过的人,于是他让心腹好友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前去华盛顿。他们坐下吃晚餐时,罗斯福给自己倒了杯马天尼,没给金倒,因为他喝茶。接着他俩去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罗斯福把自己想建立的世界向金描述了一番,金回去把这段话写入了日记。
按照罗斯福的理解,过去的世界充斥着战争、大国冲突、殖民帝国、经济重商主义和剥削,他认为美国不能支持这套旧秩序的复辟,所以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他没有把这套东西起名叫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但他明显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美国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其次,美国要求英法不得重新构建帝国,新世界需要自由与自决。在罗斯福心目中,新世界应该开放经济贸易,国家间以商业关系紧密相连,同时各国也遵循一定的规则,也就是建立一种政治结构,使政治分歧得到更有序的解决。他把这个机构叫做联合国。在罗斯福看来,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才构成美国参与二战的正当理由。
罗斯福来不及看到自己的远见成为现实就去世了,但他生前一直在为此努力。后来呢?他的希冀部分成为了现实,这是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从未有过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确建立起来了,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的确建立起来了,开放的经济、密切的商贸联系的确建立起来了。它并不完美,存在许多瑕疵,苏联及其盟国甚至没有加入这套秩序,但它的确建立了新的世界。
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罗斯福从梦想中创造出来的。相比二战前的旧世界,新世界有序得多,政治暴力程度轻得多,商贸往来紧密得多,资本主义发达得多,实现了持续的大范围繁荣。我们对世上诸多好处已熟视无睹,认为一切皆理所当然,以至于可以轻易去挑剔世界的小毛病,夸大它遭遇的挑战,凸显它短暂的停顿和倒退。
看问题要全面,尼尔在哈佛大学的同事史蒂芬·平克在著作中精密计算过,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相比50年前,政治暴力、内战和恐怖主义频率下降了75%;相比500年前,下降了95%。我无法完全确信他的说法,因为中世纪末期的数据似乎不太可靠,不过既然他是哈佛大学教授,我选择相信他。最初,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没有包括苏联,反而是从第三世界开始扩张的,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开始意识到这套秩序是高速增长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入其中,所以日本、韩国和拉丁美洲诸国拥抱了它。后来苏联和共产主义走向崩溃,突然之间整个世界都成为了这个体系的组成部分,自由贸易国家数量由1970年关贸总协定的70余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世贸组织的170个。1970年欧共体只有6个国家,今天的欧盟已经有28个成员国,即使英国脱欧也还有27个国家。这个过程堪称一场巨大的扩张,它也影响到亚洲的新兴大国。尼尔刚才谈了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我想告诉各位,它最大的受益者是全世界最穷困的人们。联合国的数据显示,近50年脱贫的人口超过了过去500年,这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大国能够高速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使日均收入1美元的农民能够摆脱贫困。我很清楚这方面的情况,因为我父亲从政,他的选区在农村。三、四十年前,印度农民的生活几乎与中世纪无异;今天如果你走访印度农村,会发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有了粮食、医药和房屋,虽然绝对称不上豪华,但日收入1美元和3、4美元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印度、中国和拉丁美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贫困,非洲也正在加入这个队伍。这些穷人才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最大的受益者。
贫穷国家突飞猛进的同时,其他国家也没有原地踏步,美国GDP相比1970年增长了10倍,欧洲国家虽然增长幅度没有这么大,但如果你走访这些国家就会发现当地社会已经相当富足。不错,不平等现象确实存在,财富分配问题确实存在,文化焦虑问题也十分现实,人们在过去三十年里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革,全球化速度如此之快,移民人口如此众多,妇女得到解放,这些变革促生了文化焦虑,部分人想回到过去简单的时代,让美国再次伟大,让英国再次伟大。然而,英美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引领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它们找到了一条与全世界分享罗斯福伟大梦想的途径。芒克辩论的创始人彼得·芒克正是怀揣着这个梦想,从匈牙利逃避纳粹迫害来到了加拿大;我正是怀揣着这个梦想来到美国,为家人和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正是这样的世界使尼尔·弗格森得以离开苏格兰,使他的索马里裔妻子得以逃往荷兰,并在美国相恋嫁娶,生下美丽的儿子托马斯。托马斯的美好未来,建立在一个开放、多元、多样、世界主义的世界之上,这样的世界重视人格而非肤色。我想尼尔私下一定对这样的世界充满信心,认为它是深刻、强大而持久的,否则他绝不会用脚投票。他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知道,人们在这里创造未来,而他希望加入创造者的行列。
尼尔·弗格森,我要对你说,回家吧,回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里来,回到这个待你不薄的秩序里来,回到这个将善待你儿子的秩序里来。
- 原标题: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已经终结了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38“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4“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7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