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雯娜:德国不应在中美之间“自残式”选边站
第二点是我的个人经验之谈。许多德国绿党成员包括哈贝克,可能不认为德国的这次危机是一种威胁。他们可能会把这个痛苦时期当作一个机会,促使公民从使用天然气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我的家人和朋友,因为担心电费太高,在家里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有了这样的心态,哈贝克可能不会把眼前的痛苦和折磨当作值得一提的事情,包括经济上与中国脱钩。
第三,我认为他对道德观念有一种个人执念,他认为价值观优先于物质利益。出于其个人对中国人权的批判立场,哈贝克认为德国需要与中国保持距离。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能够帮助德国的替代贸易伙伴通常也达不到哈贝克所谓的“高人权标准”,比如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许多其他非洲国家。事实上,我认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无法达到他心中的标准,因此只能双重标准。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笃信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纷争会一直升级。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使德国损失惨重,这种情况很快也会适用于中国。因此,如果有一天西方国家像对付俄罗斯一样对付中国,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依赖将导致德国被操纵和压迫。因此,他认为需要尽快避免这种情况,在经济上与中国逐渐脱钩。
然而,西方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再卷入未来的冲突符合德国的最大利益。作为一个依靠与世界连接而繁荣的中等规模国家,德国与美国、中国这样可以独立维持的大国相比,我们对冲突的承受力要脆弱很多。
事实上,最新民调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七的德国人认为中国是德国的重大威胁。与此相对,有高达64%的美国人把中国视为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德国的民意和利益,不去卷入未来中美的冲突中,不要早早地以自戕的方式选边站。
更何况,谁能保证未来中美就不会和解呢?倘若未来中美恢复合作了,美国会补偿德国的损失吗? 答案是绝对不可能。因此,我们应该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增强德国应对危机的韧性,进而从容应对未来各种可能。
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哈贝克本人似乎对英美在战后德国的存在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动和感激之情。他认为英美没有在战后消灭掉德意志民族是一种慈悲。例如,2020年1月24日,在美国乔治城大学的演讲中,他提到德国法西斯和世界大战为人类民主、人权和自由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正是由于美国和其它欧洲盟国的存在,法西斯在欧洲最终被打败,是“你们美国,给了我们第三次机会去证明我们是欧洲大陆上和平的公民”,“是你们美国,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国际多边组织和国际规则”。
他的这套说辞让我这个“Z时代”出生的德国人倍感屈辱,大多数德国青年人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矮化自己去跪舔任何另外一个国家。此外,这番言辞充满了历史修正主义。1945年二战刚结束时,欧洲人普遍都认可苏联对打败纳粹德国贡献最大,而到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美国是贡献最大者。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在过去80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民众的观念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1945年、1994年、2004年和2015年的时候民调,显示在民众心目中哪个国家对打败纳粹德国贡献最大。资料图
哈贝克生活在一个理想中绝对泾渭分明的世界,这一乌托邦情景往往是缺乏严肃历史和现实主义的支撑。鼓吹意识形态和道德高地的自由民主政治人士,最后无一例外都会陷入双重标准的尴尬境地,并因为自己空洞、自我矛盾和精英感十足的说辞而与普通大众渐行渐远。
他们浸润在自己的同温层里周而复始地接受外界灌输,自然就失去了反思能力。他们只能使用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来支撑自己的政治信仰,而不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思考产生问题的根源。
西方政客往往喜欢讲中国等外部国家和国内民粹是民主制度的威胁,但事实恰恰是他们自己逻辑混乱、盲目自我正义,才导致了今天的欧洲民众不断地质疑代议制民主。恰恰是他们,把普通民众给逼成了极右翼和极左翼的民粹主义者,而自己却在在手忙脚乱中损害着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威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白俄罗斯无意与任何人开战,也不需要战争”
2022-10-22 08:46 -
-
美国新增感染17498例、死亡371例
2022-10-22 07:42 美国一梦 -
美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向特朗普发传票,要求其11月14日宣誓作证
2022-10-22 07:35 美国一梦 -
俄称打击乌军目标,乌称在多地击退俄进攻
2022-10-22 07:15 乌克兰之殇 -
中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何等虚伪和双标
2022-10-22 07:10 美国一梦 -
高端访谈丨专访老挝国家主席通伦
2022-10-21 23:07 一带一路 -
英防相表态:不会竞选党首,倾向支持约翰逊
2022-10-21 22:26 不列颠 -
欧盟秋季峰会未就进一步对俄制裁形成共识
2022-10-21 22:26 欧洲乱局 -
听到记者这么说,拜登“急了”…
2022-10-21 22:00 -
被判无罪时他哭了,但还有案子等着他
2022-10-21 21:30 -
俄美两国防长通电话
2022-10-21 21:28 -
匈牙利总理:在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问题上获得豁免
2022-10-21 20:20 -
“英大利”?意大利人暴怒了
2022-10-21 19:41 -
她每年能领11.5万英镑终身津贴,谁才是大冤种?
2022-10-21 19:02 不列颠 -
土外长:美国在石油减产问题上“欺凌”沙特
2022-10-21 18:36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未来5年竞选资格被取消
2022-10-21 18:36 巴铁 -
韩网民又怒了:我们生活在殖民地吗?
2022-10-21 18:03 -
粮油慰问、武术防身,所罗门群岛官员:中国警察既专业又真诚
2022-10-21 17:21 中国外交 -
又是算不清楚和找不到路的一天…
2022-10-21 16:5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