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鲍尔:欢迎来到“极乐世界”,美国如何靠花掉别国的辛苦存款为生
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本文的英雄或是恶棍,取决于你的立场——都在不断消费。通过将收入、信贷以及从房产和股票投资组合中获得的资本利得,加上越来越多的政府补贴,美国的消费盛宴持续上演,一刻也不停歇。
基于常识,投资者永远不应该与欲望无止尽的美国消费者对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将这一原则作为他市场分析逻辑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他说:“尽管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扰乱,但我国的经济进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得出一个毫不动摇的结论:永远不要赌美国会输。”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当美国这只天鹅平静地在水面上滑行时,却在水线以下看不见的地方疯狂划水。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其划水的速度和强度都在剧烈增加。
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美国政府支出的快速扩张,由于大部分支出都没有资金来源,这导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不断膨胀。这种错配的残渣可以从如下事实中体现:自2008年至今的15年间,美国国债总额从8万亿美元暴增至33万亿美元,翻了两番。
而在2023年,按照市场的普遍说法,当美国经济正“势如破竹”——“看看那些惊人的新增就业数字!”——之际,财政赤字将高达2万亿美元,将占美国GDP的8%,这还是在美国接近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提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将在他的坟墓里气到打滚!)。
这些支出到底有多严重?按照当前的数字,如果美国在1998年申请加入欧元区,它将不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涉及债务的两项指标:美国目前8%的财政赤字将远远超过条约中3%的门槛限制;美国债务占GDP之比达到123%,是标准中60%上限的两倍。
简言之,美国政府的财政超支相当严重......正如,美国消费者的超前消费可以说也相当严重。这两者是有关联的。
世人所不太了解的是,尽管有时显得拐弯抹角,但美国政府的全部支出(2023年约5.8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5%)其实是一种补贴国内消费的手段。联邦与州政府的全部支出最终都会通过某种方式成为美国某个人的收入,而如果当他/她花掉这笔钱时(美国消费者通常很少存钱)就会变成消费。除中国以外,这5.8万亿美元高于其它任何国家的GDP: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GDP为4.9万亿美元。
这些支出的一部分——约3.8万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的收入和税收。但这仍然将为2023年的美国留下2万亿美元的赤字。
这就是美国1万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与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的交汇点。TICS的数据告诉我们,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资金的资本流入几乎全部来自美国财政部与其他政府机构发行的票据与债券,他们维持了目前美国大约一半的联邦赤字。总的来说,在目前已发行的2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中,外国投资者总共持有7.7万亿美元,约占31%。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两党在“政府关门”前的最后时刻通过了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
也许TICS数据揭示的最令人惊讶之处在于,尽管存在波动,但自2008年以来,外国人一直是美国股票的卖家。这着实令笔者大吃一惊:笔者本来以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外国资金会始终以净流入的方式进入表现良好的美国股市。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这期间,外国储蓄者避免投资美国公司,而更倾向于借钱给美国政府。(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储蓄者绝大多数来自外国私营部门,而不是主要由外国央行组成的公共部门;后者甚至是其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净卖家!)。
事实上,德意志银行在2019年做了一项研究,详细阐述了美国股市自2009年以来表现超出预期的理由。不仅是外国人,就连美国的非金融企业与其他国内买家也都是股市的净卖家;美国股市的优异表现几乎完全是由美国公司回购股票一手导致的。
在继续讨论之前,请允许笔者简要地回顾与总结。从净值来看,如今美国以外的储蓄者将其全球流动储蓄的约60%用于填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并通过这种方式填补了50%的美国预算赤字。
哇!静下心来想一想:占全球4.2%人口的消费金额与中国创造的GDP数额相当,而美国那流入全球金融市场的1万亿美元“超额”消费完全是由——套用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20世纪美国剧作家,观察者网译注)的话说——“外国陌生人的善意”所支付。
“外国善意”用于支付美国政府的超额支出,这些支出又被用来补贴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世界就是如此运转的,名为扬基的天鹅就是这样优雅地在水面上划水!
这个荒谬的故事如何成为现实?答案是美国通过利用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来实现的。吉斯卡尔·德斯坦(Giscard d'Estaing)在担任法国财政部长期间首次将美元形容为“过分的特权”,这种类似欧洲贵族“初夜权”般的特权使美国有权力印刷他永远不需要兑现的债券,只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多借据即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耿爽:敦促个别国家从大局出发,恢复对“东伊运”恐怖组织的认定
2023-10-04 07:55 -
中国公民遭遇枪击致1死1伤,泰国总理赴医院探望受伤人员
2023-10-04 07:50 -
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2023-10-03 23:01 中国-拉美 -
“意大利企业松了一口气,但整个国家却错失良机”
2023-10-03 21:52 一带一路 -
日本将补贴美光92亿元,支持在日生产下一代芯片
2023-10-03 20:27 日本 -
曼谷购物中心枪击事件致中国公民1死1伤
2023-10-03 19:52 -
美国国务院“倒打一耙”,华春莹驳斥
2023-10-03 18:33 中美关系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2023-10-03 17:26 印度惊奇 -
习近平致电祝贺穆伊兹当选马尔代夫总统
2023-10-03 16:40 -
俄罗斯公布“月球-25”探测器坠毁原因初步调查结果
2023-10-03 16:37 航空航天 -
国际调解有转机?尼日尔否认了
2023-10-03 16:17 非洲之窗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2023-10-03 15:48 乌克兰之殇 -
中方:会费大国长期欠费是联合国流动性危机的主因
2023-10-03 15:33 中国外交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2023-10-03 14:56 乌克兰之殇 -
涉嫌街头施暴,驻日美军士兵被捕
2023-10-03 14:04 日本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2023-10-03 12:46 观察者头条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2023-10-03 11:09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2023-10-03 10:28 特朗普 -
中巴贸易首次实现本币交易
2023-10-03 09:08 -
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向海地派国际部队,中俄弃权
2023-10-03 09:08
相关推荐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21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38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评论 108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评论 133“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
法国直呼“整个行业有救了”,还想要更多…
-
印度慌了:正与中国接触,“问题比目前显现出的更严重”
-
“澳总理下周访华,有个重要任务”
-
“课上中国学生反问:没有信任,为何还要续约?”
-
“谁敢和金砖国家‘反美’,关税再加10%”
-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
巴西:中国拟解除进口限制
-
被特朗普长文炮轰后,马斯克用《沙丘》名句回怼
-
马斯克回怼贝森特:索罗斯的傀儡,连数学都不会
-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竟赖上中国
-
日铁飘了,还叫板中企
-
特朗普破大防:荒唐!马斯克玩玩得了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