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晖:“种花家”的赏花风流,连日本都未能尽得精髓
最后更新: 2024-05-02 08:46:54芍药花光里的西式舞会
八百多年前一虚堂里那一场成功的牡丹宴,别的不算,仅香料消耗就极惊人,如此靠财富堆积成的品位,对其他人来说,真是难以复制。因此,今天的人不免要问,古老的传统虽好,对我们又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民国作家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一场“芍药会”很有启发性。
那部小说中,金家应季举办了一场芍药会,却是一场西式舞会,巧妙地把传统风雅与外来文化加以融合。据小说的交代,金府的正房是一座二层“小洋楼”,内部为西式的空间结构,舞会当天,乐队坐在阳台上演奏,客厅两侧的房间里设了长餐台,摆放饼干蛋糕、汽水咖啡,采用自助形式,并无中式宴席。
然而,头一天订购了许多担的芍药花枝,再叫花匠在楼壁的各处如门上、窗户上、梁与柱上临时扎起花架子,固定在半空,架上捆满花枝,于是,朵朵芍药簇拥在花架上含笑绽放;舞会当天,屋外廊檐下、室内地面上,都陈列着许多瓷花盆,盆内栽着芍药花;洋式客厅里则是把许多张大餐桌子联接起来,拼成一个英文U的字形,上面排排站立许多花瓶,供着芍药花;楼上跳舞的地方也随处配着芍药,于是灰色的砖木建筑转眼变成了一座花楼。“正是万花围绕,大家都在香艳丛中”,时髦的青年男女们翩翩起舞,在跳舞的间隙展开新式社交。
金府芍药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参合、推陈出新,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无疑,宋人创造的“万花会”形式很容易就能同现代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是音乐会,可以是香席,可以是时尚秀、选美比赛,甚至可以是体育赛事。
像一切古代文化遗产一样,万花会有一层精神上的意义,那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人极其擅长利用物质去创造美与享受美,美不是抽象的,而是以丰裕的物质为基础。传统中国发展出相当先进的生产力,凭之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就让一代代人能够在物质的基础上去创造美并享受它。所以,中国人对于美没有黑格尔式的态度,美在中国一点也不抽象,在我们的历史上,美的享受与物质享受是统一的,这,大约也能算是中国风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0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1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21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9最新闻 Hot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奥巴马、小布什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又又又访美,加沙有望停火?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回过味儿来了:这是勒索!
-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
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有望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