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新育:特朗普想要复刻“里根-撒切尔革命”,可惜中国并非苏联
特朗普及其“MAGA”运动本质
冷战结束已30余年,从2016年竞选到即将到来的第二任期,特朗普、其新政府团队及其“MAGA”运动,本质上都是企图在新形势下复制“里根-撒切尔革命”的国内成功与对外胜利:
在国内经济方面,“特朗普经济学”主张抑制通货膨胀,实施大规模放松管制和“减税+简税(简化税制)”的政策,在微观层次不仅改善了大众民生困苦,而且释放了从企业到居民个人等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主动精神;同时,通过大规模政府裁员和压缩低效、无效、逆效财政支出,显著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推进财政平衡。
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差别待遇政策重振美国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共和党必须回归其作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工人党的根基”(《2024年大选共和党党纲》序言)。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压缩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措施,扭转对劳动者和中产阶层的逆向歧视,消除不工作、吃救济寄生者实际收入往往高于工作纳税传统中产阶层的现象。
美国贫富日益分化加剧社会不公。这是2020年4月27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地铁站旁的无家可归者。 新华社
在国际经济方面,“特朗普经济学”抽掉了里根政府的“自由和公平贸易”中的 “自由”二字,将近10年来的西方社会反全球化浪潮推向了高峰,并将美国及西方传统优势产业和中产阶层的衰落归咎于全球化和外国“不公平竞争”,主张通过重建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创造国内制造业复兴、“再工业化”的环境,同时利用增加的关税收入弥补国内所得税减税而造成的财政缺口,并以此作为手段来对抗新冷战中的对手——中国。
在外交、军事和国家安全方面,由于长期大规模海外干预的负担愈发沉重,反噬风险也日益显著,特朗普及其“MAGA”运动与里根政府积极宣扬“民主、自由、人权”并采取战略进攻的姿态不同,主张部分回归孤立主义,大规模减少承担海外义务和海外军事干预的支出,尤其是那些基于意识形态“普世价值”而不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的海外军事干预,避免世界大战(《2024年大选共和党党纲》二十项竞选政纲第八条)。
他们强调应集中更多资源保护美国本国边境安全和国内经济建设,“强化和推广西方文明及其成就,将比军事干涉更加有效地在世界各地激发积极的改革,而不是强行推广那些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或渴望的普适价值”(2016年4月27日特朗普外交政策竞选演讲)。与此同时,大规模整顿美国军队,肃清“多元文化”等影响。
在文化和社会政策上,特朗普横空出世打断了自2008年奥巴马竞选获胜后,美国“身份政治”及其相关意识形态不断加速膨胀的趋势。特朗普及其“MAGA”运动强烈主张整肃、扭转“多元文化”、“觉醒”、“黑命贵”、LGBTQ等“白左”意识形态,要求取消对美国传统主体民族、传统主流文化、美国国民的逆向歧视,重树传统主体民族和传统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废除对外来移民、特别是偷渡客的超国民待遇。
2021年3月21日,在美国纽约,人们集会抗议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 新华社
“我们将体谅和同情每个人。但是,我的同情仅付与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的国民”(2016年7月21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特朗普接受提名演讲),特朗普政府倡导回归传统伦理,以此增强美国内部国家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消除“白左”意识形态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等日益严重的扰乱,为改善社会治理、提高经济效率、维护国家安全奠定意识形态基础,恢复“言论自由”等美国传统价值观与实践。
……
特朗普新政的社会基础与国际影响不可低估
特朗普上述政策主张运动在美国的社会基础如何?能否赢得足够支持,从而至少能在一段时间内将其部分主张得以实施?
答案是肯定的;他闯入政坛以来历经危难而仍能大获全胜,挟“帝王总统”威势再度入主白宫,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自2016年闯入美国大选之初,特朗普就被视为政坛异类而遭到两党建制派势力一致围剿;甚至在2016年7月21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他正式接受总统竞选人提名并发表演讲之前,据报道,他的讲稿第一时间就被共和党内部人士直接交给了其民主党竞选对手希拉里。2016年特朗普胜选之后,为了推翻选举结果,反特朗普势力在美国国内外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骚乱、游行示威、舆论攻势,打破了美国竞选政治“游戏规则”的底线,这在美国政治史上、至少是南北战争之后现代政治史上前所未有。
2017年1月30日,《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甚至公开刊出前奥巴马政府国防部官员罗莎·布鲁克斯(Rosa Brooks)赤裸裸主张军事政变的社论:
“直到最近我都在说,有一种美国历史上无法想象的可能性存在:军事政变,或者至少是军方官员拒绝服从某些命令。”
从2020年败选到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及其家族遭到了全面的司法迫害,甚至一度面临正式判刑和竞选资格被剥夺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仍能卷土重来,不仅在总统竞选中赢得了选举人票和选民票的多数,还在国会参众两院占据了多数席位,以及全美50州中27个州的州长职位多数。
此外,他在第一任期内推动建立的最高法院中,保守派大法官占据了2/3的显著多数,使他赢得了美国史上罕见的“帝王总统”(The Imperial Presidency)权位。这不仅充分显示了他的社会支持基础足够广泛、稳固,而且在法律、体制上已经具备了足够巨大的权力来推行他所期望的变革,更何况他已无争取连任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即使在民主党及其支持者阵营,近一二十年反对民主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基础也一直存在,此次大选民主党及进步派惨败,进一步刺激了反思总结教训、汲取特朗普-共和党某些政策主张的呼声。
近一二十年,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等理念构成了民主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策理论基础。历史学大师、政治活动家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Jr.)是20世纪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知识分子之一,曾担任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3年,并于2007年(奥巴马竞选总统之前)去世。在1960年代,他作为黑人民权运动的活跃支持者,曾与马丁·路德·金等民权运动领袖并肩游行。然而,到了晚年,他则敏锐地意识到民权运动在美国文化中造成的结果——多元文化主义,有侵蚀、动摇美国国本与国家统一的风险,对此深表忧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中企遭大规模拒签,前所未有”
2024-11-30 10:09 中美关系 -
担心被中国利用?加拿大财长这么回应
2024-11-30 09:51 -
罗马尼亚或重新举行总统选举
2024-11-30 09:23 -
泽连斯基首次表态:领土先让俄罗斯占着,不过…
2024-11-30 09:16 乌克兰之殇 -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紧急提醒
2024-11-30 08:21 -
日本防卫省:中俄轰炸机进行长距离联合飞行
2024-11-30 08:18 中俄关系 -
停火协议生效后,黎真主党领导人卡西姆首次发表讲话
2024-11-30 07:26 -
叙利亚政府军回击极端组织的大规模袭击
2024-11-30 07:23 -
金正恩会见俄防长:俄罗斯采取果断行动,属于行使正当防卫权
2024-11-30 07:14 朝鲜现状 -
“顶尖科学家们为何离开西方前往中国?”
2024-11-29 23:10 观察者头条 -
狂欢日临近,“趁特朗普没上台,抓紧买这五样!”
2024-11-29 23: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李显龙:以资政身份访华,可用较长远角度讨论新中关系
2024-11-29 22:56 新加坡 -
董郁玉因间谍罪获刑7年,外交部回应
2024-11-29 22:46 -
CPTPP是否就中方申请加入事宜成立工作组?外交部回应
2024-11-29 22:05 -
“中国海啸来袭”,韩国自华进口汽车或将首超美国
2024-11-29 21:41 -
“俄政府延长粮食出口禁令至2026年底”
2024-11-29 20:42 -
石破茂施政演说谈中美,但没提“亚洲版北约”
2024-11-29 20:16 -
“西方媒体是恐华情绪黑手,但印度人不傻”
2024-11-29 20:10 龙象之间 -
-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将访华
2024-11-29 18:00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