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华龙:有什么能让巴以双方都接受的选择呢?
最后更新: 2023-10-29 13:40:00分隔与压缩——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政策的逻辑内核
今天的巴以地区一共生活着720多万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包括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人口旗鼓相当。他们当中有些人的家乡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被以方吞并,经历军事统治后,逐步成为了以色列公民,但仍然在就业选择、生活水平和社会形象上受到区别对待(详见伊兰帕佩教授的《被遗忘的巴勒斯坦人》和王宇教授的《以色列阿拉伯人》)。每次巴以冲突也提醒着他们,他们仍然是这个社会中的“他者”。
在西岸、加沙甚至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境遇更加压抑。在隔离墙的另一边,人员、物资和资金的流动都受到严格控制,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难以得到保障。此外,普通外国人不被允许进入加沙。但不论是联合国的调查,还是少数人道主义和媒体工作者的见闻,都能揭示十几年封锁、对峙和轰炸带来的结果。无需笔者多谈。
图源:中国新闻网
一样的国土,一样的风景和资源,双方却有不一样的命运。隔开二者的不仅是连绵不断的隔离墙,也是两种语言、两种舆论、两套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更是对未来两种不同的期许。
抵抗意味着暴力、牺牲和灾难。这一点,巴勒斯坦民众和我们一样明了。然而,他们的日常也并不轻松美好。他们需要先看到一个可实现的、更好的选择。否则,面对一次次失望,面对黯淡的未来,巴以很难走出恶性循环。
为了实现和平和公平正义,有什么能让巴以双方都接受的选择呢?
有人会问:巴勒斯坦人何不放弃抵抗,积极融入以色列社会?
然而,以色列不仅号称中东唯一的西方“民主”国家,而且也要维系其“犹太”国家的地位。以色列内部的200万巴勒斯坦已然对此构成了巨大挑战。2005年撤出加沙,也是为了降低自己管辖境内巴勒斯坦人的比例。一旦接纳所有巴勒斯坦人,那么几百万巴勒斯坦难民是否和很多上溯很多代也从未踏上“圣地”土地的欧美犹太人一样具有天然的“回归权”?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只要以色列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历史观不发生根本变化,巴勒斯坦人“融入”就还不是一个选项。
回到战事本身:了解了双方矛盾的历史根源以及二者在立场、目标上的根本差异,我们就能大体推想以方此次可能的作战目标。
以色列并不希望自己控制的区域内巴勒斯坦人比例“超标”。2005年撤出加沙的动机之一,除了管理成本,也是希望在尽量小的区域内集中尽量多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需要的是土地,而不是管理乃至服务巴方居民的责任。
因此,考虑到以方要求北部加沙110万居民24小时之内撤离到南部,再加上拜登对以方占领加沙全境的劝阻,有可能以方本次有意在进入加沙、消灭或大幅削弱哈马斯的前提下,仅占领北部加沙部分领土。此次以方损失惨重,进入加沙可能加剧这一点。将北部加沙人赶到更狭小的区域并占领其过去的家园,将是以方平息国内舆论不满的有效方法,成本也较低。
以色列和加沙交界地带 图自路透社
2021年12月7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经过3年多施工,沿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智能”隔离墙修建完成。该“智能”隔离墙全长65公里,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沿隔离墙安装有数百个摄像头、雷达系统和传感设备。隔离墙还延伸至海上,配备有侦测海上越境人员的系统和可远程控制的武器系统。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部供图)
放眼长远,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划界而治,和平共处,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期望,但难度不小。
一,巴勒斯坦在西岸地区没有连续的领土。《奥斯陆协议》以来,西岸的犹太定居点建设没有真正停止过。以色列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将几十万定居者撤出?
二,加沙和西岸领土不相连。巴勒斯坦想做正常国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以色列能否保障两地的联系?
三,几百万巴勒斯坦难民能否回归,能否被补偿?
四,以色列会允许67年边界内的巴勒斯坦成为有军事力量和完全主权的国家吗?
如今,国际社会在推进和平进程上也缺少共识。仅就这次冲突而言,各方的表态就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两次呼吁停火、释放人质和打开人道主义援助通道的提案,在安理会都未能获通过。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放眼望去,已经到了“离谱”的地步。以色列的发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有些事发生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连停火和让平民活命,西方社会都会阻挠。以上的四个问题,在什么框架下才能公平且有效率地得到解决?谁来保障协议的实施?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对于许多事情也有着截然相反的解读和期许。
因此,真正的转机或许仍然系于巴以土地上和头脑中那道有形和无形的墙。
为了实现永久和平,无论将来这片土地上存在几个国家,双方都需要被视为平等的人。双方需要重新探讨对现代乃至古代历史的理解,重新探讨一种相处方式,建立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梦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一线城市要放松限购?广州上海已出现松动
2023-10-29 09:22 观网财经-房产 -
“一线城市”首例!广州要推“房票”了
2023-10-28 12:17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内首单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交易完成结算
2023-10-28 09:47 -
印度塔塔集团收购台企在印工厂,将为iPhone代工
2023-10-27 23:00 印度惊奇 -
华为前三季度营收4566亿,净利润已达去年全年2倍
2023-10-27 21:53 观网财经-科创 -
利润下滑超99%,中国人寿炒股亏了多少钱?
2023-10-27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31省份三季度GDP全部出炉,12省跑赢全年目标增速
2023-10-27 09:08 宏观经济 -
乘联会:预计10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增0.9%,同比增34.6%
2023-10-27 07:38 观网财经-汽车 -
创业板在审最大IPO终止注册
2023-10-26 17:58 观网财经-金融 -
小杨哥李佳琦接连上热搜背后,电商真会挤压实体经济吗?
2023-10-26 17: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百亿量化老板被曝当代陈世美?公司回应:家庭私事
2023-10-26 16:59 观网财经-金融 -
美的冲刺“A+H”,成色几何?
2023-10-26 09:33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家发改委召开部分地方经济形势座谈会
2023-10-25 17:49 观网财经-宏观 -
五种加杠杆方式,中央为何选择增发国债?
2023-10-25 17:36 观网财经-宏观 -
国产折叠屏和Mate60夹击,“iPhone15在中国苦战”
2023-10-25 11:3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ONE回应李佳琦被质疑“二选一”:没签“底价协议”
2023-10-24 18: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最大供应商是中芯国际,芯旺微能否靠车规MCU实现百亿IPO?
2023-10-24 14:57 观网财经-金融 -
科大讯飞放量跳水跌停,董事长刚宣布明年对标GPT-4
2023-10-24 14:05 观网财经-科创 -
淘宝加码百亿补贴,iPhone最高直降900元
2023-10-24 10: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金价再破600元大关
2023-10-23 22:0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