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雅克:中国崛起的向心力和西方衰落的离心力
最后更新: 2024-09-12 17:19:01现场观众提问:您预测2025年将会出现“亚洲时代”,大部分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的态度是负面的,那么日本、韩国是什么态度呢?是希望这个时代尽快到来,还是有所担心?
马丁·雅克:我觉得你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提得好。日本特别焦虑,因为日本对历史一直没有摆正态度,对过去的侵略行径也没有端正态度。德国是对过去道歉的,但日本并没有真正道歉过,他们可能做了一些宣言,但内心并不是真诚的。
我认为,不管怎么样,中国还是要想法改善对日关系,因为中国在崛起,日本从1990年代以后日子一直不是很好过,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中国可以更加温和的态度来对待日本。2016年以后,有时候中国对外的态度比较凶,但这种沟通方式不一定能起到效果,有时候有效果,但有时候没有。
在日本问题上,我百分之百同意中国的立场和政策,但中国还是应该向日本展现自己温和的一面。中国的期待当然是希望日本能够正式道歉,但历史可以看得出来谁对谁错,历史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日本是附属国,是附属在美国身上的,二战之后一直如此,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日本政界要面对的是这些形势。
有人说中国是一党制,但其实日本才是如此。韩国有所区别,韩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还涉及朝鲜问题,对于中国的态度,韩国内部也是不统一的。
中国在对韩关系和对日关系上,是不一样的。某种程度上,韩国对外态度取决于谁是执政党,目前的执政党是不行的,但前任对中国更加正面友好。整个东亚、东北亚地区都差不多如此,台湾问题暂且不聊,东南亚、东盟的形势完全不同。
我对东盟还是很熟悉的,东盟大部分国家是保持中立立场,比如马来西亚、越南——但西方可能会说不是,越南会反对中国,但我不认为这样。菲律宾就有所不同,杜特尔特担任总统时,中菲形势不一样,所以有一种观点是中国应该更多地以善意来对待菲律宾,杜特尔特在任时就可以加强关系。但现在的菲律宾领导人小马科斯站在美国那边,菲律宾现在也成了美国的一个附属国。印尼是东盟中很重要一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也非常得好,只要中国不是希望印尼唯中国是从,双方还是能保持很好的关系。总体上,中国和东盟的关系相对都比较好。
此外,东北亚人口比东盟小很多,东盟是7亿,日本人口在缩小,大概1.2亿,韩国约5000万。东盟对中国来说特别关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处理东盟关系上非常明智,当然其中可能也犯了一些错误,这难以避免,所有人、所有国家都会犯错误,但整体上中国还是做得非常不错。我最熟悉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也和中国有些争议,但整体是向中国靠拢的。所以,这些现象都特别有意思。
2024年5月27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行。韩联社
现场观众提问:非常感谢马丁·雅克专业风趣的讲解和分享,我的问题是,中欧之间如何加强合作?我去年参加中欧论坛,大家煞有介事地讨论“去风险化”,但我认为中欧之间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只有合作的利益。您认为,中欧之间如何加强合作?谢谢!
马丁·雅克:坦率来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确实欧洲和美国的对华立场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欧洲并不希望成为全球霸权。它过去是,但1849年之后就结束了,但美国在考虑对华关系时,霸权是它主要的考虑。
从这个角度来看,和中国发生冲突,不符合欧洲的利益。另外,欧洲的公众涉及中国的民意变化比较大,特朗普在任时,做过一个民意调查,大部分欧洲人特别反美,对美国并不是特别支持的,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特别痛恨特朗普,当然这也不等于他们支持中国。
你的问题涉及到本质的经济问题,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目标是打造十大高科技行业的世界一流企业。坦白讲,欧洲如此重视这份报告中的目标,比如德国车企,但欧洲没有预见到中国在早在2023年、2024年之前就让电动汽车发展得这么好,完全把欧洲车企打趴,这是欧洲没有想到的。所以,历史上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是给中国输送一个好的产品、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因为中国竞争力在这块不行;当时欧洲觉得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是很可笑的,你只要去观察中国的崛起,就会发现中国不会止步不前。
中国崛起掌握了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现在可谓是“杀”了世界一个措手不及,西方毫无准备。德国等欧洲车企不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关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某种程度上中国可能也会针对中国市场上的德国等欧洲汽车采取报复性关税,所以欧洲很少国家支持关税。现在看来,11月份很有可能会靴子落地,我担心到时大家可能会意识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经济问题很重要,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不稳定中,虽然相对过去来讲没有达到欧洲的程度,但会逐步超过欧洲。
欧洲会如何应对呢?欧洲现在仍处于防守姿态。这是个大问题,也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包括对于上述情况的经济、战略调整等等。欧洲现在担心的是这些问题,所以安全是个很好的借口,可以用它来应对竞争当中的失败,他们不会承认、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但这就是本质。
另外是人权,人权是欧洲的大问题,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其实它关乎西式民主、权利、个人、言论自由等等。这个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一是新疆问题,西方有在做一些政治炒作和宣传,让很多人误以为真,但你要把真相摆在他们面前,跟他们辩论,他们才会发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二是香港问题,这也会造成较大损害,很多人特别是英国仍然觉得自己对香港有所谓的“权力”,抱歉,你没有权力,应当走开。这是我的态度。
2019年的香港,确实碰到了非常棘手、非常艰难的问题,我在香港生活了几年,当时情况的确非常难,有示威,有暴乱,造成了很多损失,但这需要更广泛的对话。1997年香港回归时,我非常理解中国的做法,当时中国很被动,因为曾经被列强欺侮了一个多世纪,香港是最后几个被收回来的领土之一。
中国收回了香港,但不幸的是还有一些更加深刻的问题没有解决。这让中国没能看清香港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被蒙蔽了眼睛,一是香港经济并没有当时所讲的那么好,所谓的自由市场非常有竞争力,事实上却是完全的寡头政治经济,存在着势力极大的房地产商,但北京无计可,香港人没有办法负担得起房价。
当时香港经营经济的方式是殖民的做法,而且没有办法彻底改变,并不是简单的所谓自由化,中国政府当时非常被动。到了2013年以后,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后来就出现了民众意见,但很难着手去做。2019年香港暴乱期间并没有任何人死亡,但看西方媒体的宣传,好像当时死了很多人,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中国经济如有实质性转型,会大幅提质”
2024-09-12 17:18 -
“支持两个非洲国家入常,但否决权另说”
2024-09-12 17:17 欢乐联合国 -
前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去世,任上发生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
2024-09-12 17:06 中美关系 -
澳媒称斐济遭到中国黑客网络袭击,外交部:挑拨
2024-09-12 15:47 中国外交 -
“中国油菜籽产业提起申请困难,中方依法自主发起调查,符合规则”
2024-09-12 15:47 产业万象 -
商务部部长将赴欧磋商
2024-09-12 15:32 车市快讯 -
特朗普“酸了”:她要付出代价
2024-09-12 15:03 美国大选 -
芯片供应紧张引不满 黄仁勋:必要时,可弃用台积电
2024-09-12 14:49 观察者头条 -
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揭晓
2024-09-12 14:13 科技前沿 -
美国公民被以军射杀,家属:我们等着拜登的电话
2024-09-12 12:22 美国一梦 -
眼红中国电商,美议员又撺掇对这个下手
2024-09-12 12:00 中美关系 -
拜登公开戴上这顶帽子,白宫火速回应
2024-09-12 11:22 美国大选 -
“俄罗斯若真报复,美国就找中国买”
2024-09-12 10:50 能源战略 -
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白宫强烈反对
2024-09-12 10:39 中美关系 -
匈牙利总理顾问硬刚希拉里:先照照镜子
2024-09-12 10:12 -
全票通过,中方发声
2024-09-12 09:33 -
秘鲁前总统藤森去世,刚刚宣布再次竞选
2024-09-12 09:33 -
俄企承建土核电站:德国不发货,转头向中国买
2024-09-12 09:28 观察者头条 -
扎哈罗娃:美日若来犯,中俄将联手
2024-09-12 09:24 中俄关系 -
对最大供应国下手!印度将对中国钢铁加税,最高30%
2024-09-12 09:05 龙象之间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