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疾:油价暴跌,中国为何能成最大赢家?
关键字: 油价最大赢家石油储备页岩油页岩气沙特OPEC能源成本馅饼之三:低油价带来地缘政治红利
国际油价利空意味着供需格局的改变——供大于求,原油市场正在转变为买方市场。作为石油第一进口国,中国无疑会因此在面对产油国时,取得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上更多的主动权和巨大的杠杆效果。近期中俄关系的强势发展,可以说是最典型案例:1-8月,俄罗斯整体出口只增长了0.6%,但对中国出口增速却逆势上升达11.6%。俄罗斯经济越是疲软,就愈加依赖对中国的资源出口,这对以制造业立国的中国来说简直求之不得。继5月东线供气协议达成后,中俄总理峰会又谈判西线供气项目,目前已达成初步共识,年供应量可能为300亿立方米。中国收获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给俄罗斯雪中送炭,搭台解决莫斯科的燃眉之急。
馅饼之四:低油价催生改革机遇
低迷的国际油价为依赖国际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宝贵的改革机遇期。印度虽然深受能源补贴困扰,但是由于国内民粹政治和高企的国际油价,削减燃料补贴对印度政党来说无异于痛苦的政治自残。而这次莫迪政府借油价下跌快刀斩乱麻,一举削减燃料补贴,完成了艰难的改革。位列全球油价最低国家之一的印度尼西亚也进行了类似改革,总统佐科·维多多利用国际石油熊市大幅上调油价,使印尼政府获得了更多财政空间,提高了公共资本支出能力,有助于改善财政平衡。
对于中国来说,利用珍贵的低油价窗口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可以明显缓解改革带来的阵痛;相反,若在油价走高时增加消费者负担就会“雪上加霜”,伤害实体经济。这次增税主要目的是支持经济转型,重点用于“增加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资金”和“用于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两方面。正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馅饼,使得“加税不加价”的改革成为可能,一方面满足了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另一方面又不会在短期内给国内经济增加负担。
除了上述四大馅饼外,对于中国来说或许还会有一些点心。例如面对低迷的市场,美国公司向中国转让页岩油气开采技术的可能性会增加,这对于在技术领域苦苦探索的中国而言也非同小可。当然,美国政府很可能会阻挠这道“点心”上桌。
OPEC和美国之间的能源价格战旷日持久,1986年国际油价死磕跳水的记忆跃然出现。中国在享受低油价馅饼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伴随出现的种种风险:1)违约风险。中国近年来大量投资石油产业,随着油价在低位徘徊,有可能出现投资回报率过低的亏损风险;2)生态风险。化石燃料价格走低,意味着推广清洁能源、贯彻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可能受阻;3)产业风险。低迷的国际油价可能会危害国内能源产业,尤其是新疆等油气主产区,甚至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稳定。
尽管存在这些潜在风险,但中国手拿四大馅饼已然露出了“最大赢家”的神色,那些习惯声称“中国恐成最大输家”的人这次可能真的要失望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