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柯文思:中国人不用再担心西方怎么看待自己
最后更新: 2022-02-22 07:41:02观察者网:不可否认的是,西方至今仍有针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而西方媒体不管有意无意,似乎也在加深这种刻板印象。您如何看待西方媒体在其中的作用?
柯文思:我特地留在中国,就是为了拨开中国身上的“迷雾”,向外界更浅显易懂地展示中国,反击刻板印象。毋庸置疑,关于中国有很多刻板印象。但我认为,西方媒体会使用任何借口和理由来打压中国。
自从我2013年来到中国后,这种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糟。那时,我们正在拍摄一部关于中美关系的电影(观察者网注:《善良的天使》),然后我就看到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我当时在想:如果这个人当选了,我的电影会有麻烦,中美关系也会遇到麻烦。我不是一个顶级天才,但能预见到这种情况。
《善良的天使》国内上映海报
特朗普一直在针对中国,把中国当作“替罪羊”。问题的关键在于,特朗普虽然对美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灾难,但他却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和沟通大师。很多人听信了他的叙事,对中国的好感度一再下降。我认为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不会在短期内回升,因为美国现在遇到了麻烦。它不是一个“失败的国家”,但已经相距不远。现在,美国已不再是一个团结的国家,有两个美国“共存”。而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日俱增。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特朗普,他上台后中美关系确实显著下降。而在特朗普执政后期,西方媒体甚至搬出了“新冷战”或“新铁幕”的说法。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我们该如何利用文化交流,破除这些说法呢?
柯文思:我认为,你得问下自己,为什么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人,都会这么了解美国。我们哪怕没有去过美国,都如此了解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过去100年间,美国绝对是软实力的大师。我们都看过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和书籍,我们听过美国人唱的歌,我们玩过美国人的运动。所以,即便我们没有去过美国,也会对这个国家和它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我们不应该低估软实力的作用。在展示自己形象方面,中国并不强大。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巨大且强大的国家,但内心有种不安全感的情结,一直在说自己不够好。这是因为,中国曾多年“仰视”美国,但如今中国已不再需要这么做了。
中国需要对自身的信念、文化、故事和历史更有勇气。中国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剧、歌曲,以及所有的交流渠道,向外展示中国故事。
例如,很多美国小镇上的居民,都会遇到一两个中国孩子转学过来。试想下,如果一个聪明好学、勤勤恳恳又有礼貌的中国孩子,转学来到美国中西部的大学。那么,他在当地会成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大使”,细微地改变当地人对中国的偏见。
电影、歌曲和书籍也有着类似的力量。这些作品能以非“政治宣传”的方式,讲述中国人民的品格和成就,改变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当然这并非一夜之功,可能需要用上个5年或10年。而美国人已花了100年,所以世界上有很多人了解美国。
我认为,中国不应该太“幼稚”,觉得只要拍几部优秀的电影,就能扭转这些看法。这是因为,美国有一个强大的军工复合体,他们的目的就是动摇中国,让中国人民失去信心。他们对来自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听众说:中国很坏,是个威胁,非常危险,他们抢走了你们的工作,占领了你的国家。但这些其实都是胡说八道,充满谬误。中国的软实力和自信,能改变这种现象。
观察者网:类似的情景,也出现在了本届冬奥会上。冬奥会从开幕式到赛事,都展现了中国人的新面貌:比以往更加从容、自信。相比之下,部分西方媒体一直报道冬奥的负面新闻。您如何看待这种反差?如何以冬奥会作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
柯文思:中国的运动员,正在讲述中国故事。本届奥运会开幕之际,世界正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政府却说:不,我们一定要办好奥运,保证每位参与奥运人士的安全。我们欢迎他们来到中国,用全闭环的环境保障他们的安全,照顾好他们。如果中国政府做不到,参加冬奥的人就会说,我们太害怕了,不会来了。
过去两年间,我在中国过上了正常的日子。偶尔,我也得戴上口罩。但我可以正常地去餐厅,随时逛街,遛狗。我可以做一些世界上其他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因为,中国很好地照顾了我,以及其他民众。所以,人们相信中国。
冬奥会前,有些(西方国家)外交官说,他们不会派官员来冬奥会。让他们去做那些愚蠢的“姿态”吧!运动员们已经为冬奥会准备了4年时间,辛勤训练。他们想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他们成功了,中国也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颁奖仪式上,苏翊鸣获颁金牌 IC Photo图
作为一个对冰雪项目并不熟悉的国家,中国梦幻般地举办了冬奥会。在下届冬奥会上,中国会取得更多成绩,因为3亿多人现在对冰雪项目感兴趣。
我认为,攻击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中国保证数以千计运动员和随行人员,以及普通公众安全的壮举,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曾长期住在美国,养成了每天读《纽约时报》的习惯。但现在,《纽约时报》已绝对成为中国的敌人,他们甚至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把(关于中国的新闻)反转成负面的东西。所以看他们怎么报道冬奥会,成为了很有趣的场景。每个参与奥运的人,都似乎很开心,但《纽约时报》却报道说:哦,中国制造“假雪”。用水来制造这些“假雪”,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影响。我的看法是,这真的很幼稚。这是一种幼稚的方法,会冒犯到它的读者。
我要恭喜中国,恭喜所有来到中国的运动员,以及没有被负面对华宣传影响到的人们。西方媒体已经竭尽所能地破坏冬奥会的稳定,但他们终究还是失败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拜登”和“佩洛西”被枪击?这是共和党人的竞选广告…
2022-02-14 18:20 -
谷爱凌:这个“中美差异”,不能忍!
2022-02-08 16:08 -
新年发“冥币红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致歉
2022-02-07 15:17 -
拍摄冬奥村,日本同事觉得VR很有意思
2022-02-03 08:22 -
大家放心,“抵制冬奥会”只是美西方的文字游戏
2022-02-02 08:42 -
归化运动员,也能是堂堂正正中国人
2022-01-29 12:23 -
腾讯视频版《搏击俱乐部》结局被改,大V:???
2022-01-27 14:28 -
比利时5万人反防疫示威上演暴力冲突,欧盟大楼被砸
2022-01-24 11: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西方搞不成颜色革命,就说是纯“宫斗剧”?
2022-01-15 08:44 -
被女子手写脏话问候,马克龙:谢谢,祝你好运
2022-01-12 15:49 -
沈逸老师联合波士顿圆脸 带你回顾美国的2021
2022-01-09 18:58 美国一梦 -
美国调查“国会山事件”就像防疫,充斥着内耗和政治精算
2022-01-07 12:03 美国政治 -
拜登:这是把匕首插在美国喉咙上
2022-01-07 09:48 美国一梦 -
英国女王2021圣诞致辞
2021-12-26 14:29 不列颠 -
直播:看片片雪花如何变身冬奥会吉祥物
2021-12-22 13:37 北京冬奥会 -
143例!西安进入病例报告高峰期,深夜公布考研安排
2021-12-22 07:53 观察者头条 -
直播:冬至到 一起来包饺子 吃汤圆
2021-12-21 10:58 -
立法会选举 ,英国人跑来教香港人“搞民主”?
2021-12-20 18:02 -
中国被简化成了中共,西方看不到中国的历史与文明
2021-12-20 07:44 2021思想者论坛 -
美国又接连制裁中企,不先替美资算算帐?
2021-12-18 08:3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