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 罗思义:中国经济要提升,必须绕开美国踩过的“坑”
最后更新: 2023-03-14 10:01:57说到投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投资?我们必须有高附加值的生产,而中国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研发在生产力和价值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均增长大约11%,而美国在这方面的增长是4%。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三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发布的最新国际对比数据显示,中国的研发总支出(不是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而是总量)为美国的85%。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可以推出,中国的研发支出在2023年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30年,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研发投入将会显著地比美国高出大约14%,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将会有大幅的跃升。
我们知道由研发作为支撑的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但有时人们忽略了一点,误以为创新等于“创意”,仿佛你有了一个有创意的好点子,经济就能因此发展。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创新必须通过先进的生产流程来实现,你需要先进的机器、先进的组织体系、先进的物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也是美国顶尖高科技企业成功的秘密。像谷歌、英特尔这样的企业都是实现创意的科研投入和转化为产能的资本投入的结合体。如果你仅仅拥有一个创意却无法嵌入到创新的生产流程让想法落地,发展经济只能是空谈。
而中国相较于美国的决定性优势在于资本积累方面。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企业和家庭的储蓄金额是6.6万亿美元,而美国是3.8万亿美元,在这方面中国相较于美国拥有70%的数量上的优势。这意味着中国拥有更高的能力,可以将创新研发转化为新生产线、新设备,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正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取代美国——虽然不是所有的,我不想夸大其词——总的来说中国尚未在高技术领域全面赶上美国,但是在一些领域中国已经开始领先。
华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技术公司,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要禁止华为,因为竞争不过。我认为,华为CEO任正非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美国指控我们偷窃他们的知识产权是非常荒谬的,我们生产的东西美国都造不出来,我们怎么偷?我们倒是担心美国窃取我们的专利。”
不仅如此,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中国也大幅领先美国,美国也承认这一点。这些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企业并非孤立的,而是占据了其所在的整个经济部门,这样的事在下一个十年还会继续发生。在不远的将来,现有的石化燃料工业将逐步被取代,取而代之的将是可再生能源,而在这个领域中国已经具有了决定性的优势。
类似的现象也开始转向了消费者市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西方关于TikTok的讨论,TikTok已经取代了脸书和谷歌成为了世界上访问量最多的网站。这是全新的事物,因为它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
Tik Tok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APP网站(图片来源:ICphoto)
短期来看,我非常支持中国采取这样的经济刺激政策——一方面扩大投资,另一方面刺激消费。但是放眼2035年,则需要战略性地将研发、技术升级和投资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以上要素转化为新的产能。
观察者网:最后,在这个全球面临共同经济挑战的时刻,中国经济可以为世界做出哪些贡献?
罗思义:关于中国将要扮演的角色我还想补充一点的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高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1到2027年之间,发达国家的GDP产出将会增长14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将会增长22万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2035年,中国将会面对完全不同的局面:现在,中国已经在技术上领先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到2035年将会领先更多。那时将会出现之前在亚洲被称之为“雁形”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技术上大幅领先,其他经济体相随。中国作为领跑的国家,在技术和国家发展上对于全球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发展中国家不会满足于成为中国的大宗商品供应商——巴西出口大豆给中国固然好,但是巴西也想发展自己的工业。一旦中国成为发达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就能和中国相互影响,这些国家可以承接过去或者现在中国占据主导的那些相对低附加值的工业,因为到2035年中国的工资收入会大大增加,在依赖低工资的产业领域中国不再具有优势,这种现象现在正在发生。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刺激计划而言,中国具有成功的优势和先决条件,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区分短期的刺激计划和面向2035的整体战略发展,后者才是中国经济走出当下世界范围内经济动荡、实现战略增长目标的关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硅谷银行储户排长龙取款:有人甚至带了行李箱
2023-03-14 08:35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卖欧洲买,欧洲去年武器进口量几乎翻番
2023-03-13 19:28 欧洲乱局 -
美股第一共和银行盘前暴跌60%
2023-03-13 17:28 观网财经-金融 -
汇丰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
2023-03-13 16:14 观网财经-海外 -
探访浦发硅谷银行北京分行:可正常开户,需许可才能进入
2023-03-13 14:25 -
美联储出手托底、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拉升,但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2023-03-13 14:11 观网财经-海外 -
营收净利双降、高度依赖两大房企,时代装饰再闯IPO能否“圆梦”?
2023-03-13 11:19 观网财经-金融 -
硅谷银行破产,多家中企回应存款情况
2023-03-13 07:41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潘石屹回应传言
2023-03-12 19:20 网络谣言 -
避免“灭绝级事件”,超100家风投公司呼吁限制硅谷银行倒闭影响
2023-03-12 19:09 观网财经-海外 -
多地公积金政策有变!可做购房款、商转公、带押过户…
2023-03-12 17:18 观网财经-房产 -
个税新一轮改革酝酿中
2023-03-12 14:20 -
中国软实力崛起势不可挡,正如《流浪地球2》的那句台词…
2023-03-12 08:28 这就是中国 -
年收入首破万亿,京东却笑不起来
2023-03-11 22: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硅谷银行突然破产,雷曼时刻又要来了?
2023-03-11 17:43 观网财经-金融 -
泽连斯基:仔细研究将俄更名为“莫斯科公国”的可能性
2023-03-11 16:55 乌克兰之殇 -
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日本想了一百多年
2023-03-11 08:43 -
燃油车即将沉沦?湖北补贴七品牌,合资车企大降价
2023-03-11 08:26 观网财经-汽车 -
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
2023-03-11 08:21 -
“百年历史“赤藓糖醇:指控无根据,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2023-03-10 18:14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8“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36“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9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6“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