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历史“赤藓糖醇:指控无根据,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随着元气森林的出圈,被称为零卡糖的赤藓糖醇也从诸多代糖中跻身一线。日前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却又让它陷入争议。英国杂志《自然·医学》刊载了一篇研究警告称,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消息传出后,引发舆论关注。
有人解读认为,如果据文章所称,那么对于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的老年人群,每天喝一瓶含有30g赤藓糖醇的饮料,就会成为心血管高风险人群,喝得越多、风险越高;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还是挺重要的;还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一结论具有局限性。
在早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赤藓糖醇不仅具有蔗糖80%的甜度,并且每克能量仅为0.21卡路里,而且摄入赤藓糖醇以后,大部分都会被吸收并随着尿液排出,因此几乎不会引起血糖的变化,赤藓糖醇也被认为是替代蔗糖的“潜力选手”。
赤藓糖醇到底是“天使”还是“慢性杀手”呢?《科创板日报》记者与一位从事天然健康配料研发和生产的行业人士进行了对话交流。
对赤藓糖醇的“指控”并无根据
前述行业人士认为,文章对赤藓糖醇的指控具有局限性,不应该推广到普通人群。
一则,参与调查的人群年龄偏大(55岁-81岁),大部分人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易发人群,并且所有参与者的BMI均超过正常值。“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也没有将受试者的日常饮食这一关键因素考虑在内。”他表示。
“这一样本人群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他总结称,而且研究结果只表明二者之间有相关性,研究人员未对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做调查、也未对因果进行推导验证,在这一基础上,就推论出“血液中赤藓糖醇含量高会导致健康风险”是不够科学的。
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包括蔗糖在内的所有糖都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此相关性。”
此外,前述研究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
有8位志愿者在摄入30g赤藓糖醇后,8名志愿者有3天的时间其血浆中赤藓糖醇的含量都在报告中危险范围以内。
前述行业人士认为,这一用量不符合实际。“研究中,受试人群的每日服用赤藓糖醇的量是30g;市面上普通饮料对赤藓糖醇的添加量约为1.5g-2g/100ml,小于实验量。”他称,离开剂量谈副作用也是不科学的。
据此推算,若按一瓶饮料有500ml来计算,那么每天喝下3-4瓶饮料,就会达到危险值。
不过,也有对代糖行业有过一些研究的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赤藓糖醇并非完美,比如赤藓糖醇会和肠道菌群反应,引起肠胃不适;对糖尿病等胰岛功能不良的人群来说,也不建议摄入代糖或蔗糖。
“(前述研究结果)还不至于马上就完全禁止赤藓糖醇的使用,但是普通人群还是要小心摄入,不应对其毫不设防,但也不能毫不在意。”记者注意到,还有人在网上这样说。
食品科学博士、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陈嘉教授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赤藓糖醇的安全性研究在学术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这篇论文给整个行业和消费者提了一个醒,虽然可能会对赤藓糖醇的相关产业和消费者产生影响,但其从整体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有意思的是,虽然赤藓糖醇并非完美,但它的竞争对手蔗糖也同样如此。
“首先,我们要理解,之所以会出现代糖这一新品类,主要是因为传统蔗糖存在更大的健康风险。”受访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解释称,代糖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蔗糖滥用这个问题。
进一步资料显示,1000多年前人类发现并使用蔗糖,这几乎完美契合了人类对于甜味的本能性痴迷。从甘蔗种植到人类餐桌,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斥着蔗糖:零食、饮料、调味品等等。
从原理上讲,蔗糖在大量食用时并不是最健康的物质。身体会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很快就可以被吸收到血液中,造成血糖升高;过量的果糖可能会造成更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可能导致肝脏储存过多的脂肪。
“由于蔗糖的加工工艺成熟、原材料成本低廉,口感又备受消费者喜爱,食品饮料厂商们加大了对蔗糖的使用,蔗糖滥用现象已普遍存在。”他称,按照营养学建议,每人每日蔗糖摄入含量不宜超过25g,而现在,人类的蔗糖摄入量是远远超标的,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
全球权威期刊《Nature》的一篇论文表明:过去50年内,全球糖消费量激增了3倍,糖分摄入过多造成的糖尿病、心脏病和肝损伤等疾病在全球高发,每年间接导致全球超过3500万人死亡。
“为了减少蔗糖的摄入,同时又不牺牲口感,像赤藓糖醇这样的代糖才会逐渐在工业界流行。”他解释称,可是代糖的工业化之路并不容易。一则,在早期阶段,由于需求量有限,代糖的使用成本必然会高出蔗糖;再则,又因成本较高,下游消费者恐难愿意为“溢价”买单。由此,代糖的大规模应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赤藓糖醇已有百年历史
以赤藓糖醇为例,查阅资料,记者发现,其实赤藓糖醇的应用历史并不短,只不过由于购买力限制,赤藓糖醇一直未能获得大规模应用。
早在1848年,苏格兰化学家John Stenhouse就发现了赤藓糖醇,并于1952年成功分离;1990年至1997年期间,日本的三菱化学公司、日研化学公司和美国嘉吉公司开始生产销售赤藓糖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也确认了赤藓糖醇的安全性。
一直到近几年,随着元气森林的“带队”,赤藓糖醇才开始慢慢在部分食品饮料中逐渐出现了替代蔗糖的趋势。
“我国已经是赤藓糖醇全球最大的产能基地。虽然,目前赤藓糖醇生产工艺的转化效率约为60%,原料成本也较蔗糖较为昂贵,但随着后期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生产工艺的提升,赤藓糖醇的成本也会下降。”他称。
赤藓糖醇已通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FDA、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澳新食品标准局等国际权威组织和多国监管部门的安全性评估,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在我国,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赤藓糖醇可作为甜味剂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没有具体限量规定。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规定,一项物质是否安全、能否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可经由何种工艺进行生产,这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核论证才能通过。”他称,无论使用何种糖,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前提。
- 原标题:“百年历史“赤藓糖醇:指控无根据,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 责任编辑: 程斐然 
-
将时鲜做进预制菜,中国农村振兴的拐点?
2023-03-10 16: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通快递再回应做空:对指控开展独立调查工作
2023-03-10 16: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田轩代表:建议在资本市场设立举报人制度
2023-03-10 14:44 股市 -
赞同科技IPO:工行为第一大客户,业绩大幅调节后真实性如何?
2023-03-10 13:56 观网财经-金融 -
“部分制造企业招工成本过万”,代表建议鼓励直播带岗
2023-03-10 11:0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迈向空间智能,华为方舟壹号吹响时代“集结号”
2023-03-10 10:43 -
开辟IP开发新赛道,上海电影带动影视板块集体拉升
2023-03-10 10:33 -
跨境电商巨头SHEIN回应IPO传闻:暂无上市计划
2023-03-10 10:28 观网财经-金融 -
京东物流37万一线员工,去年人均薪酬逾12万
2023-03-09 21: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满帮去年净利润增长210%,回应做空报告:指控无法证实
2023-03-09 20: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烧钱换市场,京东到家去年营收增超五成
2023-03-09 17: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可载2.4万只标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交付
2023-03-09 14:43 中国精造 -
光刻机巨头回应荷兰最新出口管制
2023-03-09 14:04 观网财经-科创 -
民进中央建议:新书一年内不得随意打折,引导线上线下同价
2023-03-09 13:18 观网财经-消费 -
张军:判断是否出现垄断,不能只看市场份额
2023-03-09 09:58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张军:数字化时代,失业和就业界限没那么明确了
2023-03-09 09:58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2月CPI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5%
2023-03-09 09:48 观网财经-宏观 -
“2022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2023-03-09 07:32 2023两会 -
单季亏损400亿,软银连续减持商汤套现
2023-03-08 20:08 观网财经-科创 -
连续7年规模世界第一,我国仍不是物流强国
2023-03-08 17:38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8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2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