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对央地关系改革也是考验
最后更新: 2022-04-15 10:53:54观察者网:那么,如果就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进的区域一体化政策角度来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过说实话,就现在可以了解到的一些新闻或官方消息来看,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似乎也比较缓慢,像长三角一体化等等,有些方面出于行政体制、区划等障碍,其实也难以深入,所以如果放大到全国,主要的堵点、难点会在哪里?
陆铭: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这个问题是不断地讲,年年讲,月月讲,要逐渐让这个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然后,在部委层面、中央层面,能够将一些具体规矩制定出来,只能是这么一点点推进。你要说一夜之间改变什么,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看到中国在体制转型和改革道路上的困难,不能指望很多问题靠文件一发就解决了。
事实上,解决问题也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事情还涉及到其他系统性的调整问题。比如,一旦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那么客观上就会加剧区域经济在总量上向少数地区集中,相应的,有些发展条件不好的地方就需要来自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进行配合。
与此同时,在一些人口流入地,假设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话,人口会持续增长,这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比如人口增长了,那么其他配套的像土地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等等,是不是也同样跟得上人口增长的节奏?
所以,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是靠单兵突进就能解决的。
图自新华社
观察者网:您在前面的录音中举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例子,其实过去很多次向您请教时,您都反复强调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重要性,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人”这一要素动起来,自然而然会将一系列相关问题连带出来,从而更综合性地设计某些制度或不同制度间的变革?
陆铭:关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应该说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跨地区的配置都很重要,但是如果要在里面选一个最最重要的,那我还是觉得人口的自由流动是最为重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人口流动能产生好几大作用,相对而言,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没有那么强。
第一,从人口流动的背景来看,当前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已经接近峰值,劳动力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所以人口的自由流动,对于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其他生产要素,暂时还没有出现总量即将进入负增长的这个阶段。
第二,人口的跨地区自由流动,是具有促进城乡间、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化的作用,这对于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就是治理,人口的流动会对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效果产生强大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人口流动可以形成一个“用脚投票”的机制。换句话说,如果我对某地的经济发展效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离开。这样一来,人口流动自由,就可以对于地方政府形成非常强大的约束机制,使其不敢也不能乱作为。
而且的确像你的问题所提到的,人口自由流动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牛鼻子。只要人口充分流动起来,它就会显示出一个地方具有比较优势的各方面发展条件,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不管是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制度和政府治理的效率。而且,一旦人口流动起来以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也会跟着显示出哪里的回报更高,比如某地成为人口流入地的话,当然资本、土地等资源也会往人口流入的地方去配置,得到的回报率更高。
尤其是由企业投资所决定的资本,它会跟着人口流动的方向走,这样一来,就可以极大改善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集聚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劳动生产率。
最后,有一个需要反复强调千遍万遍的观点,就是在地区之间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出现分化的过程中,这种趋势不是以个人意愿来改变的,而是说它就是在一个统一大市场下面会出现的必然结果,全世界都是如此。
那么,对于一些发展条件不太好的地方,我反复强调一点,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追求人均意义上的收入提高,而不是违背客观发展条件地做大经济总量。同时,在资源缺乏、财政税收不足的情况下,由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帮助这些地方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陆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对央地关系改革也是考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上海:昨日出院543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8070例
2022-04-15 10:3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近两天超2万人走出方舱
2022-04-15 10:00 -
上海副市长:目前筹集的房源基本可满足当天生成的密接人员隔离
2022-04-15 09:53 抗疫进行时 -
青海德令哈市发生5.4级地震
2022-04-15 09:51 地震 -
陕西紧急调配3.38万毫升恢复期血浆驰援上海
2022-04-15 09:50 抗疫进行时 -
为谋利向境外提供高铁数据,一企业多人被捕
2022-04-15 09:37 国家安全 -
31省份新增本土“3472+20694”
2022-04-15 09:26 抗疫进行时 -
23岁女孩被上司迷晕致死案:驳回被告人上诉,维持无期徒刑
2022-04-15 09:05 依法治国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把保供作为重中之重
2022-04-15 08:23 抗疫进行时 -
6名美国议员抵台窜访两天,今天将与蔡英文碰面
2022-04-15 08:18 台湾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3200+19872”
2022-04-15 07:55 抗疫进行时 -
两人在军事基地附近村落从事间谍活动,被村干部发现端倪
2022-04-15 07:36 维护国家安全 从身边做起 -
天津市委书记、市长到大秦线事故现场调度指挥救援处置工作
2022-04-15 07:09 安全生产 -
上海张江集团就人才公寓视频发布情况说明
2022-04-15 06:56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
2022-04-14 23:39 抗疫进行时 -
李显龙接班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领军人物出炉
2022-04-14 23:01 新加坡 -
因将Kimchi中文译名标为“泡菜”,韩国一政府机构道歉
2022-04-14 21:22 三八线之南 -
保障涉疫地区物资运输,全国统一的通行证来了
2022-04-14 20:20 抗疫进行时 -
可乐致抗原检测呈阳性?上海辟谣回应
2022-04-14 19:32 抗疫进行时 -
史上最多毕业生:有人没活干 有活没人干
2022-04-14 19:24 最难就业季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