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对央地关系改革也是考验
最后更新: 2022-04-15 10:53:54最后,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手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取消阻碍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户籍制度的阻碍要慢慢下降。
其次,全国范围内在部分政策上要逐步统一,比如税收政策,长期以来还有大量地方所实施的税收政策是不太一样的,有些地方通过减免税来招商引资,这种做法就会导致实质上全国各地的税收是有所差异的。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它的生产要素配置就很难达到全国统一的效率最大化。
再来,就是有些市场准入的标准不一,这一点在这次的指导意见中也比较突出。比如,有些地方在制定自己本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来就全国来讲要逐步统一,不能各个地方各自为政,而是变成全国统一制定一份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中国未来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和市场统一的效应。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国家,想在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场的统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应该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大市场的优势的。
当前在这份指导意见出台后,坊间存在着各种不理解或担忧,这本质上是在考验我们在思考相关问题时,到底站在什么立场。如果站在全国层面考虑这个问题,那么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毫无疑问的,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如果站在地方的角度,可能会担心在人口流入地会否因为人口过于集中而带来各种问题,而在人口流出地就会出现“空心村”、人口流失等等,有人或许试图阻碍这种现象,但这其实和全国大市场的发展方向是不一致的。所以,这份指导意见在当下依旧存在一定传统体制和思维的障碍下出台,其蕴含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
资料图
【采访部分】
观察者网:关于坊间将这份意见解读为计划经济的误读,应如何澄清解释?这份指导意见是不是对此前提出的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国内大循环的一种政策性回应?
陆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这几个词之间是相互呼应的,具有一贯性。我觉得民间出现的这些反应,可能还是基于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政府的干预,所以这份文件出台后,容易令人疑虑。尤其在我们的中文语境里面,对于“统一”这个词,不同的理解之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可能引起了一些担忧。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统一”,严格说来是指“一体化”;而一体化的含义本身就跟商品、生产要素的全国一体化配置、畅通流通是一个意思。但是,统一市场的说法,可能会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疑惑,比如“统一”是不是就是单一、政府一刀切的规定和管制,从而在字面上产生分歧。毕竟普通社会大众不是专业人士,对“统一市场”这四个字的含义有所误解,也都可以理解。
观察者网:意见出台无疑是积极信号,但关键还在于落实。暂且不谈别的,比如有些领域的标准统一问题,一方面谁来牵头做,是否会涉及跨部门的协作?另一方面中国体量大、地区差异大、发展程度不一,统一标准时如何考量地区间的差异因素?换句话说,这本身似乎也是在动地方政府的“蛋糕”,是不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方积极性,央地之间的博弈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而且,如果涉及跨部门合作的话,是否也意味着在动“条块”或部门间的利益,这想必是对整套体制的深刻变革?
陆铭:关于“条块”这个问题,“条”倒是还好,问题主要是在“块”的层面。
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从职能上来讲,对应了中央政府各个部委的职能,比如劳动力、土地、资金、市场监管等等,这是条线的概念。所以,就“条”这一层面而言,全国要统一一些标准,取消一些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或障碍,应该说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关键问题在“块”,而且“块”又涉及到执行。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所以当中央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政策以后,下面能否执行到位,就不一定了。
再者,这里又涉及到既有的管理体制向未来过渡的问题。因为即便现在这份文件出台了,我想所有人都会认同一点,就是这个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想要一步到位,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问题就麻烦了,既然不是一步到位,那么就是渐进的。但谁来渐进呢?从制定规则的角度来讲,基本上是不会渐进的。换句话说,中央的“条线”这一块,在制定规则时常常是领先于现实的,但执行层面是渐进的,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很多执行层面的权力交给了地方政府,比如像我前面提到的户籍制度改革,改革进度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这个节奏实际上是把握在地方政府手里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如此。在有些局部问题上,条线的改革决心到底有多大,是把握在中央层面的。比如,土地市场改革就有点这样的味道。因为我们目前土地市场改革的焦点问题,是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不同所有制的土地像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之间的同权问题、不同功能的土地的配置问题、跨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及补充耕地指标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具备统一的市场问题等等,像这类特定问题的推进,其实是把握在中央部委的。其他大量的问题,实际上是定规矩容易,执行起来就千差万别。
还有一些问题涉及到法制,比如市场分割,如果从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角度来讲,应该是不允许有任何组织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垄断行为,又比如在道路上阻碍物资流通等等,这类现象中是不是也包括政府的行为?那么这也是要在法制层面应该提出来的问题。
至于央地关系,我觉得当前的确涉及到很深层次的问题,央地关系也需要重新改革。从今天我们讨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件事来看,相关规则的制定一定是要收到中央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制度、规范、标准等等;但是,地方也需要保持一些灵活性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是在其他领域内使用,比如制定一些跟当地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的经济政策等。这些就涉及到在其他领域内的讨论,但不是在我们今天所谈的统一市场这个范畴里面。
- 原标题:陆铭: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对央地关系改革也是考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上海:昨日出院543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8070例
2022-04-15 10:3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近两天超2万人走出方舱
2022-04-15 10:00 -
上海副市长:目前筹集的房源基本可满足当天生成的密接人员隔离
2022-04-15 09:53 抗疫进行时 -
青海德令哈市发生5.4级地震
2022-04-15 09:51 地震 -
陕西紧急调配3.38万毫升恢复期血浆驰援上海
2022-04-15 09:50 抗疫进行时 -
为谋利向境外提供高铁数据,一企业多人被捕
2022-04-15 09:37 国家安全 -
31省份新增本土“3472+20694”
2022-04-15 09:26 抗疫进行时 -
23岁女孩被上司迷晕致死案:驳回被告人上诉,维持无期徒刑
2022-04-15 09:05 依法治国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把保供作为重中之重
2022-04-15 08:23 抗疫进行时 -
6名美国议员抵台窜访两天,今天将与蔡英文碰面
2022-04-15 08:18 台湾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3200+19872”
2022-04-15 07:55 抗疫进行时 -
两人在军事基地附近村落从事间谍活动,被村干部发现端倪
2022-04-15 07:36 维护国家安全 从身边做起 -
天津市委书记、市长到大秦线事故现场调度指挥救援处置工作
2022-04-15 07:09 安全生产 -
上海张江集团就人才公寓视频发布情况说明
2022-04-15 06:56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
2022-04-14 23:39 抗疫进行时 -
李显龙接班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领军人物出炉
2022-04-14 23:01 新加坡 -
因将Kimchi中文译名标为“泡菜”,韩国一政府机构道歉
2022-04-14 21:22 三八线之南 -
保障涉疫地区物资运输,全国统一的通行证来了
2022-04-14 20:20 抗疫进行时 -
可乐致抗原检测呈阳性?上海辟谣回应
2022-04-14 19:32 抗疫进行时 -
史上最多毕业生:有人没活干 有活没人干
2022-04-14 19:24 最难就业季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