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事件20周年,美国输在了文化上
美国到底是没有理解伊斯兰社会和伊斯兰文明,美国和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在不断地加剧。这不是说我们赞成文明的冲突,而是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做得不好,导致文明不断地走向冲突,而不是文明的冲突导致美国跟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全文]
-
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塔利班难受的日子刚刚开始?
阿富汗经济凋敝,失业率、贫困率居高不下,美国撤走以后,大概有10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西方走后援助又在减少。表面上考验的是塔利班保障民生的能力,长期考验的是塔利班的经济治理能力。[全文]
-
美国:拢不住朋友,镇不住敌人
在很大程度上,美伊关系的跌宕起伏往往是由于,双方改善关系的势头会被对方的国内政治所改变。比如2015年签了伊核协议后,在2017年特朗普上台,这就改变了伊核协议的走向。伊朗方面也面临着鲁哈尼政府把协议谈下来,如果伊朗国内保守派6月份执政的话,伊核协议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全文]
-
捅了伊朗的“马蜂窝”,特朗普的中东棋要怎么走
从特朗普这些年的中东战略来看,收缩、减少投入的策略和奥巴马实际上是一致的。但在局部问题上,包括这次对苏莱曼尼的袭击,特朗普都表现出一种“敢想敢干”的个人风格,痛快淋漓,老大风范摆得很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有连续性,现在美国外交政策的麻烦就在这里。[全文]
-
美国关心的从不是库尔德人的利益,而是……
在“伊斯兰国”问题相对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就是从叙利亚抽身。对于美国来讲,库尔德人的利益不会是他考虑的重点所在,中东四国的库尔德人在近代以来,实际上长期是大国交易的对象,他们更多的是被利用。正像库尔德人自己说的,库尔德人只有高山,没有朋友。[全文]
-
沙特王储亚洲行,开始寻找美国以外的出路?
过去和沙特有经济联系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但近些年由于美国的能源独立,沙美能源合作根基弱化,沙特在经济上向东看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沙特采购俄罗斯的武器、此次出访亚洲三国都是在给美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全文]
-
从叙利亚撤军,美国在中东的棋盘未必就变小了
特朗普这一政策影响从短期内来看,可能会对俄罗斯、巴沙尔政权和伊朗更有利。但如果特朗普通过这个政策把土耳其拉过来的话,就意味着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形成的基础并不牢固的联盟有可能会瓦解掉,起码是受到弱化。[全文]
-
索马里“青年党”为何袭击肯尼亚
9月21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购物中心发生恐怖袭击,酿成4天之内70余人死亡的悲剧。而袭击的发动者,则是来自索马里的“青年党”。那么,索马里“青年党”是一个什么组织呢?它为何会来到肯尼亚发动袭击?其崛起的背景与东非大地上的恩恩怨怨,正是本文试图揭示的内容。[全文]
-
日本东海划界主张是荒谬的
长期以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日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中方认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作为天然分界线的冲绳海沟中国一侧,应属于中国所管辖的大陆架。日方主张按中间线原则与中国分割东海大陆架,不承认冲绳海槽是由中国大陆延伸的东海大陆架的边缘,并主张将钓鱼岛作为划界基点之一。日方主张的不合理性有以下几方面:等距离规则不是习惯国际法的规则;即使中间线原则可适用,它也不能单独起作用;日本的中间线原则主张将钓鱼岛作为一个划界基点。这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是背离的。[全文]
-
埃及仍处在畸形的政治过渡期
在埃及变局发生后,从声称绝不参加总统选举的徘徊观望,到逐步取得主导权后的信心满满,从取得埃及议会选举优势,到穆尔西最终胜选总统选举,兄弟会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是,也就在埃及第二轮总统选举之前,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先后决定撤销人民议会,并发布补充宪法声明,收回了总统的立法权和财政权。这种做法既与军方和兄弟会在长期对抗中形成的严重不信任密切相关,也是军方在沙菲克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避免兄弟会完全控制埃及权力而采取的先发制人之举,进而为约束和限制兄弟会埋下了伏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