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炒作中美在中东对抗,正中了西方下怀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09:30中东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在3月10日出现重要变化。当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引发世界关注。
对此,上外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认为:“沙特和伊朗都有谋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双方已经具有缓和关系的诉求和基础。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沙伊双方最终达成复交,是中国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
以下为观察者网对话内容:
【对话/刘惠 整理/杨珈媛】
观察者网:3月10日,沙特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引发全球媒体关注。2016年初,沙伊两国因沙特籍什叶派教士事件断交。7年来,多个国家努力调解,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分析促成沙伊复交的背景?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中民:总体上,近两年来,内求发展、外求缓和是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潮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上述趋势主要体现在土耳其与地区国家、沙特与地区国家、以色列与地区国家的关系都在缓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该地区国家在“阿拉伯之春”发生十多年以来,都想争夺地区主导权,但是谁也无法主导中东,反而使得自身国内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关系缓和就成为一种潮流和诉求。
在此背景下,自2021年以来,沙特与伊朗已经在伊拉克和阿曼的斡旋下举行了多轮会谈;伊拉克前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曾积极斡旋沙伊关系,但去年伊拉克新政府上任后,此事有所搁置。总之,沙伊双方已经有了缓和关系的诉求和基础,这也是近两年双方关系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阿拉伯之春”以来,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持续对抗,使得双方都投入了比较大的战略成本和资源,特别是2016年断交以来,矛盾对抗更加突出,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比如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也门均出现了双方代理人竞争或战争的情况,实际上双方已陷入僵持,都出现战略透支的窘境。
第三,为了响应国内的发展诉求,2015年沙特萨勒曼国王当政以来,特别是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在沙特积极推行改革,2016年提出沙特“2030愿景”,包括持续推动国内改革和反腐、伊斯兰教的温和化、从传统单一的石油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等这样一个宏大的改革发展计划。
目前,沙特还计划在西部建设大规模的“红海新城”,国内有一股强烈的发展诉求。沙特改革的背后,是“阿拉伯之春”的启示,也就是说政权安全来自于执政业绩、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中沙伊三国发表联合声明 沙特和伊朗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视觉中国)
从伊朗方面来看,情况更加严峻一些。我们在之前的对话中谈过伊核协议的困难,今年其国内又发生多起民众抗议,俄乌冲突后由于伊俄的合作,美国又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因此伊朗国内面临更多的挑战。可见,双方都有来自内部的谋求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深层次原因。
在沙特与伊朗复交的过程中,中国确实发挥了比较突出的作用。综合来看,双方近两年不断在伊拉克、阿曼的推动下进行对话、保持沟通,这为彼此关系缓和创造了条件;但最后协议在中国达成,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地区小国很难做为一个强有力的调节者。沙伊双方对中国的信任,中国与双方的友好关系、中国的大国影响力和国际信誉、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都为中国斡旋沙伊关系奠定了基础。
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主席、巴基斯坦外长扎尔达里对沙伊两国复交难掩喜悦和激动之情。(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沙伊两国复交会对伊斯兰世界内部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刘中民:我认为最核心的影响是缓和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的地缘政治矛盾。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的大国不断争夺该地区主导权。过去沙特和伊朗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就变成了美国的敌人;伊朗不断输出革命,矛头直指沙特,双方的矛盾激化和地缘政治对抗已经激烈地进行了40多年。因此,两国复交对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的安全、地缘政治缓和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第二个影响在民族层面,沙特所属的阿拉伯民族与伊朗波斯民族之间的历史恩怨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产生的时期,阿拉伯民族创造了伊斯兰教,征服了波斯帝国,这种民族恩怨长达千年。到了当代以后,伊朗输出革命,海湾阿拉伯国家抵制革命;还有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沙特支持伊拉克攻打伊朗,再加上两国断交后积累的民族矛盾,可谓积怨甚深。因此,复交对双方民族矛盾的和解会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个影响在宗教层面,沙特与伊朗背后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双方矛盾的本质固然是政治的矛盾,但只要政治矛盾突出,教派矛盾也会显现,特别是这些年叙利亚、也门、伊拉克、黎巴嫩都有其各自支持的逊尼派与什叶派力量的对抗,由此出现了教派力量的阵营化。而两大阵营的中心就是伊朗和沙特,所以复交对缓和教派矛盾会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就宗教角度而言,复交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还有待观察,这取决于双方下一步关系进展是否顺利。沙伊双方在伊斯兰世界也存在竞争和对抗,比如在阿富汗的争夺,对巴基斯坦以及南亚的影响,对中亚、非洲的影响,甚至在伊斯兰合作组织内,沙特和伊朗也是地区大国争夺组织领导权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双方复交、关系缓和没有遇到太多反复和挫折,那么对于缓和教派矛盾、伊斯兰世界的内部矛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个影响,从热点问题来看,沙伊复交会给一些热点问题降温,会实现中东地区乃至伊斯兰世界的力量重组和整合。这种整合有可能沿着缓和矛盾的方向发展,比如在黎巴嫩,伊朗支持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沙特支持逊尼派政治力量;在也门,伊朗支持什叶派胡塞武装,沙特支持逊尼派的过渡政府。沙特与伊朗的代理人竞争延伸到了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等问题上,影响着地区热点的政治解决,也是双方政治矛盾、教派矛盾、民族矛盾等问题的聚焦。沙伊复交有可能会缓解这些热点问题,但也考验双方未来如何建立信任,并解决这些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