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炒作中美在中东对抗,正中了西方下怀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09:30观察者网:对此,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表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关系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发展,对伊朗来说是一个政治胜利。”如何评估以色列对沙伊复交的反应?
刘中民:沙特与伊朗复交会从几个方面影响中东地区格局,这当然会涉及到以色列、沙特、伊朗这三方的复杂关系。
2020年,以色列和美国、阿联酋、巴林所签署的《亚伯拉罕协议》,是以色列绕开巴勒斯坦问题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尝试。从2020到2021年,美国一直推动《亚伯拉罕协议》。近几年,摩洛哥、苏丹、阿联酋和巴林这四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阿联酋甚至和以色列建立了自由贸易区。
去年7月,拜登访问中东,希望推动建立一个反伊朗的联盟,如果要建立这个联盟,沙特和以色列都将是美国需要拉拢的对象。当然,美国最后并没有如愿以偿。
最近几年来,沙特和以色列一直有所交往,两国甚至在安全领域有所合作。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右)最近几个月反复表示,他希望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首次建立外交关系。 POOL PHOTO BY RONEN ZVULUN
因此,沙特与伊朗的复交很可能会冲击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正是美国和以色列正在努力推动的。美国想进一步在中东地区建立“小北约”,而这个“小北约”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就是伊朗,防范俄罗斯与中国的威胁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沙伊复交,美国与以色列方面的反应是比较强烈的。这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从舆论层面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作出比较高调的反应其实是正常的,特别是以色列,因为以色列目前的地区战略仍然以伊朗为主要的敌对目标。此外,以色列希望通过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来建立和扩大反伊朗的阵营,此时沙伊复交对以色列自然是当头一棒。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沙特与伊朗此次在中国的推动下实现复交,但声明里针对的更多是双方关系和海湾问题,并未提及阿以冲突。沙特近年采取的是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包括在美俄、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很大概率不会彻底得罪以色列,因为沙特与以色列关系的背后更主要的其实还是与美国的关系。
未来,随着沙特与伊朗关系的改变,看待中东地区问题或许也该换一换眼光了。过去人们基本上都是从敌友关系、矛盾的角度看待中东问题,遵循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甚至“敌人的敌人也是敌人”等逻辑,但未来恐怕需要改变这一逻辑了——沙特有可能在未来会与以色列、伊朗同时开展关系,甚至不排除下一步沙特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化关系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说,中东地区矛盾最顽固的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也可能会出现变化。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关系是意识形态塑造,双方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矛盾。以色列也不傻,如果它对于沙伊复交过于计较,反而会把沙特推向伊朗的一边。
当然,沙特也在努力平衡与地区国家关系,尤其是与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的关系。从这方面来看,沙特可能会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与伊朗改善关系的同时,也不会关闭与以色列改善关系的大门。
总的来说,以色列在舆论上高调反对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该国想扩大反伊朗阵营的情况下,海湾地区体量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居然与伊朗复交了。以色列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但也会正视现实,不会与沙特撕破脸。
观察者网: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正在增长,参与程度正在扩大,中国为此也发表了“中东安全新架构”。随着美国的战略转移和力量收缩,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到中东的地区安全?
刘中民:中美在中东的关系相较于过去确实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东事务中担任领导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了能源需求,而中东自然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主导中东的政治安全问题,中国则主要在经贸、能源、工程承包等领域与中东保持合作。在中东的一些核心问题上,中国更多是通过联合国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总体上,中国在中东政治领域的介入是有限的,保持了总体超脱。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1日,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见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视觉中国)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逐渐紧张;在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里,中国更是被放在了俄罗斯前面,作为美国的首要竞争对手。在此情况下,双方在中东的矛盾张力开始加大,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上升,而美国却在收缩,“一增一落”反映了中美在中东的力量变化。因此,美国很担心中国在中东会取代美国的地位。
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美国不断地拉拢中东地区国家,要求他们在涉及到中国主权安全发展的利益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比方说在“一带一路”、5G通讯合作方面,中东国家都受到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参与中东安全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多次提出不寻求势力范围、不扶持代理人、不填补权力真空,但美国始终把中国作为一个威胁因素来看待,无论是在全球事务上还是在地区事务上都是如此。实际上,沙特与伊朗复交就体现出了中国与美国不一样的安全思维。美国作为中东地区事务的主导者是有能力推动沙伊复交的,但它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在它的逻辑里,伊朗是地区的威胁者,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共同的敌人,塑造中东地区安全同盟必须保证这一基础。美国一直遵循的就是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这种思维也是不利于地区和平持续发展的。
第二,中国强调中东国家的主导地位。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事务主导权由外人操纵,从奥斯曼帝国衰落,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后,无论是中东的能源还是地区安全,都是由外人操纵的。中国认为,应该要由地区国家自己来主导自己的安全。
而且,中国提出的中东安全新框架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要求尊重各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加强安全对话,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沙特与伊朗复交的事件上——中国提供了沙伊双方对话的平台,双方与中国发表了三方声明。
中国近些年一直倡导地区国家通过对话来解决安全问题,同时也不断表达中国愿意为中东地区安全提供对话平台和机制。从去年底的中阿峰会,到一个月前的伊朗总统莱希访华以及发布的声明等文件,都传递出的信息就是——中国在与沙特、伊朗的互动中,各方都敢于触碰敏感问题,不再回避矛盾,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