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尚希:走向共同富裕,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最后更新: 2022-10-24 07:47:12如何引导社会的“分配预期”?
在国家帮助下,提升每一个人的能力,这涉及“分配预期”如何引导。如果有一种预期:等着国家来让我富裕起来,那么,提升自身能力的努力就不会产生。要消除坐享其成的预期,必须形成努力与所得相挂钩的分配预期,并让它确定和稳定下来。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其实已经明确了构建分配预期的原则。
其中的“劳”是和自身努力挂钩的,既有简单的“劳”,创造低附加值;也有复杂的“劳”,带来高附加值,两者带来的回报自然是不同的。其中的“要素”是通过收入积累形成的财富进入市场来配置使用,通常表现为“资本”这个要素。获得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财富通过市场实现资本化。要让更多的人获得财产性收入或资本性收入,必须承认和保护私人产权,并健全市场规则。这也是明晰分配预期的一个重要条件。
否则,就不会有人通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来创造和积累财富,也不会有人拿着自己的财富去市场上冒险变成“资本”办企业,或投资到别人的企业。一个社会有了清晰的分配预期,人人努力、人人参与和人人共享的社会格局就会形成,共同富裕就有了希望。这涉及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的关系。对于“公平”,大家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人趋向于平均主义,过度强调贫富差距的缩小。
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怎么把握贫富差距的度?缩小到什么程度社会才可以接受?这个分寸很难拿捏。我觉得,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结果公平一定是在底线上实现的结果公平,即底线公平,目的是防止两极分化。
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防止两极分化,坚决稳住底线。而要做到底线公平,政府就必须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大力度。我国提炼概括出一个“七有”原则,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弱有所扶。这个“七有”原则是中国实践的系统总结,目的在于保障底线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从“七有”来看,不仅要从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追求均等化,更重要的是促进所有人获得基本的能力。而要获得基本能力,就必须做好“四基本”的保障:即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健康和基本住房。
这是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基本能力的前提条件。底线公平有了保障,两极分化就能有效避免,每一个人的生活就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
福州: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 共同保护变共同富裕。图源:视觉中国
所以,我们讲结果公平,应该更多从底线公平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并实施结构性改革,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不是针对贫富差距泛泛地强调缩小,那样的“缩小”很容易落入平均主义的陷阱,导致国家发展停滞不前。世界上不乏这样的前车之鉴。如一些拉美国家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造成老百姓生活倒退,原因就在于平均主义的政策倾向导致发展不能持续。
我们在强调底线公平的同时,还要承认结果的差距,就是不设天花板,不搞同步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实际上是在部分人先富起来、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去不断地促进共同富裕。不能说现在我们要拉平、搞齐步走,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在结果上还得承认差距的客观存在。
除了底线公平上做足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机会上追求平等,让每一个人的努力与所得相匹配,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这实际上是一个分配预期的问题。如果老百姓把分配预期的重心都放到政府身上,就意味着对政府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反而会弱化努力与所得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者的关系出现弱化,大家就不会去勤劳致富,也不会去积极创新,只会等着政府让我富起来。一旦社会形成了这种预期,蛋糕就不可能做大,人的发展也会落空。从当前现实来看,如何努力实现发展机会的平等,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共同富裕的实践挑战
从实践来看,促进共同富裕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未富先老”、“未富快老”等问题。特别在全球陷入极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这种演化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构建中国发展的确定性,仍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从体制上看,我国仍是城乡二元体制,这些年来,我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效推动了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
从社会来看,我国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社会,2021年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53.3%。农民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农民问题不尽相同。革命时期面临的农民问题是因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农民,这也是经历许多挫折之后才认识到的。
- 原标题:刘尚希:走向共同富裕,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韩军计划采购先进武器 5年30万亿韩元
2022-10-23 09:23 三八线之南 -
中国这“非凡十年”,我有幸参与了很多报道
2022-10-22 09:41 聚焦二十大 -
习近平主持二十大闭幕会
2022-10-22 09:04 观察者头条 -
A股融资融券标的大扩容增纳600股:吸引增量资金
2022-10-21 19:48 观网财经-金融 -
吴文辉之后,下一个“网文教父”在哪里?
2022-10-21 19:20 -
正式入驻美团外卖,苏宁又要抱“大腿”了?
2022-10-21 18: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在“最有生活”的成都,抖音开了自己的“大众点评”
2022-10-21 16: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双11对决前夜,抖音顶流驰援淘宝
2022-10-21 15:01 观网财经-消费 -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有哪些重大成果?
2022-10-20 17:22 观网财经-科创 -
雷军、孙正义相继押注,中国这个科技行业逆势吸金
2022-10-20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0,创32年来新低
2022-10-20 16:01 观网财经-海外 -
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99%咖啡产自云南
2022-10-20 10:07 观网财经-消费 -
上财校长刘元春:管控好疫情基础上,经济恢复到5%增速没问题
2022-10-20 08:09 观网财经-宏观 -
天猫推出微信小程序,但阿里腾讯仍困在黑暗森林
2022-10-19 17: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北漂”十年:我从快递员成长为党代表
2022-10-19 10:23 聚焦二十大 -
美国再次释放原油储备,考虑限制石油出口
2022-10-18 18:28 能源战略 -
大众低头,开始向中国买技术了?
2022-10-18 18:27 观网财经-汽车 -
双11淘宝保价27天,这次真的没套路吗?
2022-10-18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贱卖“明珠”,英特尔真的慌了
2022-10-1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吉林省委副书记:红旗轿车销量比1953年增长63倍
2022-10-18 16:41 聚焦二十大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