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尚希:走向共同富裕,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最后更新: 2022-10-24 07:47:12【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新书发布暨“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挑战”研讨会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文/刘尚希】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之所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源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联合国1948年提出《世界人权宣言》,2000年提出《联合国千年宣言》以及世界各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努力,国际社会对经济不平等的探讨研究,如此等等,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尽力消除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两极分化,免于贫困,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因此,在探讨共同富裕话题时,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的视角,而是要站在全球、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审视和思考。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的愿景,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不能把它看作马上可以做成的事,但也要看到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能力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都较大,明显妨碍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共同富裕等不得,不能因为它是一项长期任务就不管它了,而是应该从现在就着手促进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研究共同富裕问题,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等刊物和媒体上也发表过一些零散的观点和看法。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研究积累,我们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版这本书籍。本书的探讨都是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跳出传统的分配框架去讨论共同富裕。
当前,针对共同富裕的一个流行的分析范式或观察视角是分配。我认为,单纯从分配的视角谈共同富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只有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之中,才能谈得上分好蛋糕。孤立地静态去讨论分好蛋糕、缩小差距是没有前提和基础的,无异于空中楼阁,因而没有意义。
如何跳出分配来研究共同富裕?不仅要把共同富裕置于社会再生过程中,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跳出物的层面,从人的发展这一角度来探讨。
因此,我们提出共同富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正面临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这些构成了我们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
共同富裕的理论挑战
先谈第一个问题,共同富裕的理论挑战。顾名思义,“共同富裕”是两个词的组合,即“富裕”与“共同”,不仅要富起来,而且是大家都富,两者怎么融合,实际上涉及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可以说,共同富裕的概念本身就包括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浙江金华:研发中心培育苦瓜新品种 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图源:视觉中国
如何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体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冲突论,认为效率与公平是翘翘板的两端,讲效率可能损害公平,讲公平会有损效率。一旦形成了翘翘板,就会进入一种困境,难以兼顾。因为经济要讲效率,社会要讲公平,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第二种观点,叫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第一次分配讲效率,第二次分配讲公平,政府应该通过调节初次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
实际上,“兼顾论”依然没有摆脱“冲突论”所带来的困境。因为二者都要兼顾的情况下,很可能在一个时期强调效率,当发现贫富差距变大后,又开始更加重视公平;当发现强调公平有损效率时,又会强调效率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从而使政策陷入一种“钟摆效应”的困境。研究发现,要从“冲突论”和“兼顾论”中摆脱出来,就必须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认识这一问题,实现两者的融合。
过去,我们谈分配,实际上讲的是物的分配,主要关注的是财富或收入的分配。如果我们仅仅着眼于财富或收入的分配,就无法跳出冲突论、兼顾论的窠臼。从这点来讲,我们只有摆脱物的层面,着眼于人的发展,才能融合效率与公平,这样“翘翘板”效应就会消除了。
为什么着眼于人的发展就能实现这种融合呢?因为人的发展,意味着人的能力提升,相应地,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取更多的收入。如果能力的差距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会相应缩小。所以,我们在本书中提到一个重要观点:贫穷是能力的贫穷,群体性的收入差距是群体性的能力差距导致的。
如何看待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从融合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会引出一个命题:共同富裕是基于物还是基于人,究竟是从物的发展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共同富裕?融合论的观点是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必须统一起来,不能仅仅基于财富或收入的分配去考虑,也不能仅仅基于物的层面讨论“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如果仅仅从物的角度,就无法摆脱存量和流量分配循环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如果空谈人的发展,就会缺乏物的基础。在逻辑关系上,人的发展是目的,物的发展是手段。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兹的“倒U”分配曲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已不成立。因为原来以为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分配差距会大一点,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分配差距就会缩小,从而呈现出倒U曲线。但现在看来,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曾一度缩小而后又出现扩大。这说明库兹涅兹“倒U”分配曲线实际上并不成立。
所以,我们必须跳出物的层面,从人的角度来认识共同富裕的本质。我们认为,贫穷是能力的贫穷,所有人能力的提升就是要彰显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只有不断彰显这“三性”,贫富差距才能最终缩小。当前群体性的能力差距是导致群体性分配差距的根源。
- 原标题:刘尚希:走向共同富裕,要突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韩军计划采购先进武器 5年30万亿韩元
2022-10-23 09:23 三八线之南 -
中国这“非凡十年”,我有幸参与了很多报道
2022-10-22 09:41 聚焦二十大 -
习近平主持二十大闭幕会
2022-10-22 09:04 观察者头条 -
A股融资融券标的大扩容增纳600股:吸引增量资金
2022-10-21 19:48 观网财经-金融 -
吴文辉之后,下一个“网文教父”在哪里?
2022-10-21 19:20 -
正式入驻美团外卖,苏宁又要抱“大腿”了?
2022-10-21 18: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在“最有生活”的成都,抖音开了自己的“大众点评”
2022-10-21 16: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双11对决前夜,抖音顶流驰援淘宝
2022-10-21 15:01 观网财经-消费 -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有哪些重大成果?
2022-10-20 17:22 观网财经-科创 -
雷军、孙正义相继押注,中国这个科技行业逆势吸金
2022-10-20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0,创32年来新低
2022-10-20 16:01 观网财经-海外 -
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99%咖啡产自云南
2022-10-20 10:07 观网财经-消费 -
上财校长刘元春:管控好疫情基础上,经济恢复到5%增速没问题
2022-10-20 08:09 观网财经-宏观 -
天猫推出微信小程序,但阿里腾讯仍困在黑暗森林
2022-10-19 17: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北漂”十年:我从快递员成长为党代表
2022-10-19 10:23 聚焦二十大 -
美国再次释放原油储备,考虑限制石油出口
2022-10-18 18:28 能源战略 -
大众低头,开始向中国买技术了?
2022-10-18 18:27 观网财经-汽车 -
双11淘宝保价27天,这次真的没套路吗?
2022-10-18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贱卖“明珠”,英特尔真的慌了
2022-10-1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吉林省委副书记:红旗轿车销量比1953年增长63倍
2022-10-18 16:41 聚焦二十大
相关推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99“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5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93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