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国经济学家要知道,时代机遇是什么
最后更新: 2022-10-11 07:47:33既然在《中国的奇迹》这本书中我们预测,到2015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到2030年,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到2030年时,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也不过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还处于追赶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按照《中国的奇迹》那本书里的逻辑,还会比美国快。到那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全世界最大,发展速度又比美国快,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也会最大。近年来,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将来至少维持在这一水平。自然,中国经济现象到时候就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现象。在解释中国现象时,同样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应该会在中国辈出。
给学生上课时,我不断地强调这一观点。比如最近两三年我所教的新结构经济学本科生实验班的学生是20岁左右,博士生普遍25岁左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至少是美国的两倍左右,那时世界经济中心一定是在中国。所以作为老师,我当然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时代机遇是什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抓住他们的时代机遇,这是我作为老师的责任。
林毅夫教授在演讲活动中与学生交流
时代机遇永远在那个地方,能抓住机遇的总是少数人。例如,从1776年的亚当∙斯密到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固然大师级的经济学家绝大多数来自英国,但并不是所有英国经济学家都是大师。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大师级的经济学家绝大多数来自美国,也并不是所有美国经济学家都是大师。同样的情形,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变成全世界最大、最有影响的经济体,中国会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大师辈出之地,但也不是每个中国经济学家都会成为大师。我则希望我的许多学生会成为大师。
要使得我的上述愿望成真,就需要了解经济学大师与一般经济学家最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经济学大师与一般经济学家最大的不同是,大师都是从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现象出发去了解背后的道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形成一个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因果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一个理论。解释的现象重要,理论就重要,提出重要理论的经济学家就成为大师。
我们知道实际的情形是在任何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做的工作主要还是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或是用数据来验证现有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更是这样,包括中国的经济学家。
但是,如果当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时,中国经济学家仍然沿袭经济学界现在通常采用的主流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或用中国数据来检验现有主流理论,这样的常规研究方法就会辜负引领世界经济学理论新思潮的大师在中国辈出的时代机遇。作为老师,我不仅有责任让学生了解所处时代的机遇,也要和学生交流切磋抓住时代机遇的方法。
首先,要抓住时代机遇,学生要学会从现象的观察开始,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道理和因果逻辑,不能看到一个现象就马上去找文献,看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此现象,这样很容易对号入座,而看不出表象相似的中国现象和现有理论所要解释的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可能存在差异。
作为老师,我要教会学生从现象的观察出发来做研究,而不是从文献出发来做研究,而且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必须有一种“常无”的心态。也就是说,不能抱守现有理论,或现有模型、现有经验,必须用“初生婴儿的眼光”,以原原本本的、没有任何扭曲的、不戴任何有色眼镜的方式来直接观察、分析现象,推究成因,提出自己的解释。所有大师都是这样产生的,中国未来的大师也一定如此产生。要让学生明白,没有一个大师是根据文献、用过去的理论来解释现象而成为大师,这样做的经济学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许会被称为“大师”,但对理论没有原创性贡献,在世界经济学殿堂中留不下痕迹。
学生如果要以“常无”的心态来观察现象,怎么观察?
在课堂上和各种场合,我都提出要回归亚当∙斯密,但我不是指回归到《国富论》里的观点,比如市场很重要、分工很重要、市场中有“看不见的手”等等,而是回归到亚当∙斯密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其实,亚当∙斯密非常开诚布公地把他得出那些观点的方法直接作为书名。《国富论》是简称,书名的英文全称是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观察者网注)。他整本书中的各种观点都是通过对他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决定因素)的探索得出。我们常说,要教会学生钓鱼,不是给学生一条鱼。亚当∙斯密书中的结论是亚当∙斯密钓来的“鱼”,亚当∙斯密“钓鱼”的方法则体现在书名之中。而且我们回顾一下经济学说史,亚当∙斯密之后的大师级经济学家也都是运用亚当∙斯密的方法去了解所处时代的重要问题、重要现象的本质和决定因素以形成新理论,从而成为大师。一般的经济学家则是应用大师所提出的理论来解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或用数据来验证大师的理论。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回归到亚当∙斯密的方法,观察所处时代的现象,自己揭示其本质和决定因素,这样才能抓住成为引领理论新思潮的大师的时代机遇。
如果一名经济学家不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现象,有心以我的建议,以“常无”之心态,像亚当∙斯密一样去了解现象的本质和根本决定因素,但又如何知道自己所提的解释就是现象的本质和根本决定因素呢?在这方面,我有一些心得,归结为“一分析、三检验”和“三归纳、一分析”。
- 原标题:林毅夫:经济学家的时代机遇和授人以渔的经济学教与学之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受俄导弹打击,乌宣布自11日起将停止电力出口
2022-10-11 07:4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18530例、死亡病例108例
2022-10-11 07:25 美国一梦 -
瑞典拒绝俄参与调查“北溪”事件
2022-10-11 07:12 -
空袭已致乌14死97伤,美德将提供防空系统
2022-10-11 06:53 乌克兰之殇 -
“西方评估俄乌冲突不顾常识,世界将发生激进政治变革”
2022-10-10 23:55 乌克兰之殇 -
“第一集结束,未来目标应是…”
2022-10-10 22:15 乌克兰之殇 -
“我会吃印第安人,完全没问题”
2022-10-10 22:13 -
泽连斯基:跟这些人紧急通了电话
2022-10-10 21:0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大使馆敦促美公民离乌
2022-10-10 20:38 乌克兰之殇 -
普京:若乌方继续在俄领土实施“恐袭”,将强硬回击
2022-10-10 20:33 乌克兰之殇 -
卢卡申科:俄白将组建联合地区部队
2022-10-10 19:47 -
普京证实:对乌实施远程导弹打击
2022-10-10 19:20 乌克兰之殇 -
集会上,特朗普播了段拜登尴尬视频合集…
2022-10-10 18:37 -
乌克兰多地发生强烈爆炸 外交部回应
2022-10-10 18:23 中国外交 -
“油箱不够空?对不起,不能加油”
2022-10-10 18:16 -
泽连斯基发视频讲话:这是个艰难的早晨
2022-10-10 17:57 乌克兰之殇 -
美升级对华出口管制并调整出口管制“清单”,商务部回应
2022-10-10 17:01 中美关系 -
这次轮到了摩尔多瓦
2022-10-10 16:35 -
外交部: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2022-10-10 16:07 中国外交 -
美国高铁梦是如何在政治妥协中“脱轨”的?
2022-10-10 15:23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