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国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未来潜力很大
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个观点,中国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能发展多快取决于发展思路、发展的意愿和发展的举措。
我们未来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因为现在我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1万美元,很可能在“十四五”规划完成之前,也就是2025年之前,人均GDP超过12535美元,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会提高,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加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遵循新发展理念的5个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5个要求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来推动创新。因为如果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符合比较优势,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并且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克服外部性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市场失灵问题来降低交易费用,发展的产业就会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经济就会最可持续。
第二,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来进行创新,经济会发展好,有竞争力,政府的税收会最多,企业也会有自生能力,不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那么政府就会有最多的资源来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问题,来协调的经济发展。
第三,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产业,企业有自生能力,只要管理好,就能够盈利,企业会有最大的意愿采取绿色的技术发展,满足各种环境的规制。
第四,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当然会开放,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生产,多出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就会是开放的发展。
第五,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在初次分配可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因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会有最大的竞争力,所以是有效率的,同时,能创造最多的就业,让收入比较低、主要靠劳动力生活的群体有最大的就业机会,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且这样的发展能够快速地积累资本,资本就会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劳动力从相对丰富变成相对短缺,工资的增长会最快,收入分配会改善。所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一次分配就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且,政府的税收多,不用去补贴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政府就有最大的力量来进行二次分配,照顾鳏寡孤独等以及临时失业的人群。企业只要管理好就能赚钱,那么只要税收合理鼓励,企业也会有最大的积极性来进行三次分配,所以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图片来源:视讯中国
中国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话,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首先,中国还有相当巨大的后来者优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在2019年时,中国只有美国的22.6%,这相当于德国在1946年与美国的差距水平、日本在1956年与美国的差距水平、韩国在1985年与美国的差距水平,德国从1946—1962年,16年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是9.4%;日本从1956—1962年的16年间每年均增长是9.6%;韩国从1985—2001年的16年间,每年的经济增长是9.0%,都在9%以上。
当然它们那时候没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最大的影响是劳动力不增长,如果扣除人口增长带来劳动力增长的因素,德国1946—1962年间的人口增长年均0.8%,单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每年经济增速是8.6%。日本在同一个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是1个百分点,所以单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每年也是8.6%。
韩国在同一个时期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是0.9%,单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经济增速是8.1%。所以即使未来我们面临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增长,但靠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仍可以有高速增长,从后来者优势来看,在2035年以前每年应该还有8%的增长潜力。
其次,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换道超车的优势。德国、日本、韩国在追赶美国的时候,当时没有新经济,没有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研发周期特别短的新经济。
我们现在有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这种新经济的研发周期短,主要靠人力资本,中国是人力资本大国,在这种新经济的换道超车上我们有优势。
如果把这两种优势都用好,到2035年的时候,中国还有年均8%的增长潜力,只要努力,应该可以实现年均6%左右的增长。同样的,到2050年,中国靠后来者优势与换道超车的优势,每年应该还有6%的增长潜力,只要努力,应该能够实现每年4%左右的增长。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我刚才讲的,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年均人均GDP增长比美国高2.5个百分点。
那么潜力怎么发挥?我们必须确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把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地位提上来,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只要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做出必要的努力,那么就有可能把潜力发挥出来。要发挥潜力,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市场,形成能够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引导企业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必须有为政府来帮助企业克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各种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可能是在基础设施的瓶颈,也可能是各种制度安排的完善。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难免受到各种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碰到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时,有为政府就应该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只要能这么做,就能够比较好地将发展潜力发挥出来。
所以总的来讲,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确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之下,按照我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后来者优势和换道超车的机会来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我们不仅能够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且,能够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林毅夫、王勇、赵秋运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出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黄言元植  黄言元植 
-
历史首次!以色列总统宣布将访问阿联酋
2022-01-26 07:25 -
美国新增确诊56万例、死亡3360例
2022-01-26 07:20 美国一梦 -
奥运倒计时:美国上届金牌选手全出战,俄罗斯誓拿奖牌前三
2022-01-25 22:55 北京冬奥会 -
俄驻华大使:中俄形成“能源联盟”
2022-01-25 22:37 中俄关系 -
基辅市长:德国“背叛”了乌克兰
2022-01-25 22:3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准备用对付华为那套,制裁俄罗斯
2022-01-25 21:55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变了,澳大利亚换总理也没用”
2022-01-25 21:54 -
新公寓均价348万/套,东京都市圈房价超泡沫时代历史高点
2022-01-25 21:52 日本 -
CNN:中俄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2022-01-25 21:35 美国政治 -
鸠山由纪夫:衷心祝愿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2022-01-25 20:49 中日关系 -
美国都“发紫”了 美媒却忽悠中国说…
2022-01-25 20:36 -
俄提议亚投行投资其近120亿美元项目,包括中欧“子午线”高速
2022-01-25 20:03 俄罗斯之声 -
中方是否考虑从布基纳法索撤侨?外交部回应
2022-01-25 19:45 非洲之窗 -
布林肯又扯上中国:不为刀俎,即为鱼肉
2022-01-25 19:35 中美关系 -
间谍指控被撤销,华裔教授首发声:原本“还相信美国政府”
2022-01-25 18:37 美国一梦 -
中亚五国领导人热切期待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5 18:35 北京冬奥会 -
习近平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
2022-01-25 18:06 中国外交 -
乌方回应“美撤离外交人员”:基辅比美国更安全
2022-01-25 16:57 乌克兰之殇 -
柬埔寨国王将出席冬奥开幕式
2022-01-25 16:28 北京冬奥会 -
外交部回应德国海军总监涉华言论:典型的宗教极端言论
2022-01-25 15:54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