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我曾预测中国在2015年超过美国,当时他们笑我太乐观
如果这些被“舍象”的变量当中比较重要变量发生了变化,理论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在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理论像思潮一样会盛行几十年,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被另外一个理论取代。为什么呢?因为条件变化了,发达国家的条件也是在变化的。
各位想想看,如果发达国家的理论在发达国家都做不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不是真理,拿到发展中国家来怎么能“放诸四海而皆准”呢?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跟发达国家当然不一样,所以理论是有前提的。有很多明的前提、暗的前提,明的前提是容易了解,但是任何理论其实都是“内嵌”,英文叫imbedded,于提出这个理论、产生这个理论现象的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当中,拿这个理论到这些暗含前提不一样的国家,那就会出现我们的成语讲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那些理论看起来都很漂亮,好像很有说服力,但是由于前提条件不一样,拿到发展中国家来苍白无力,应该是显然的。
在座的高三同学大概会有25万人要经济学,有100万人会读经管学类,在经管学类里一个最重要的学科叫金融经济学。现在大学的金融经济学都会教现代金融,什么是现代金融?股票市场、风险资本、大银行、公司债,认为这是现代的,是有效的。
但是各位想想看金融的目的是什么?服务实体经济。这些大银行、股票市场、风险资本、公司债在发达国家很合适,因为发达国家资本很丰富,他们所在的产业资本很密集,他们的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他们的技术必须要自己发明,有大量的风险。大银行和公司债可以动员大量资本,股票市场也可以动员大量资本,风险资本、股票市场则有利于分散风险,所以,那样的金融安排在发达国家很合适。
可是到发展中国家来,70%、80%的就业都是在小农户,微型、小型、中型的企业。他们所用的资本非常少,他们当然有风险,但是最大风险是什么?企业家、经营者有没有能力。这样的企业能不能到股票市场去上市?这样的农户、企业能不能到股票市场去上市?能不能发公司债?能不能用风险资本?跟大银行借钱,大银行会借钱给他们吗?这就造成了按照发达国家的金融经济学所教的这些现代金融去制订金融制度安排,就会出现金融没有办法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
在座的很多同学可以去问你爸爸、叔叔,如果他们在经营中小企业,可不可以到股票市场上市,可不可以发公司债,跟大银行借钱容易不容易?这样讲起来,经济学从亚当•斯密之后又出来了很多大师,但是这些大师最开始的时候来自英国,英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后来来自美国,美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国家。他们研究这些最先进国家的经济现象,总结背后的道理,在总结这些道理的时候,就把这些最先进国家的各种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作为暗含前提。如果拿到发展中国家来用,不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才是奇怪!
按照现代金融的理论,大银行不太会借钱给小微企业
就因为这点认识,我这些年来倡导自主理论创新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贡献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理论作指导,但是这个理论必须是我们自己提出来,总结于我们自己国家的经验。新的理论都来自于新的现象,我们国家的现象是发达国家不曾有过的现象。
但是怎样来总结中国的现象成为新的理论呢?我提倡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讲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
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低,我们的生产关系与发达国家不会一样,与这样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我前面讲的金融,以及货币、财政等等的制度安排都不会一样。而且,经济运行的规则也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制度安排不一样。经济学的理论就在阐述什么是适合的制度安排,经济运行的方式是什么。所以,在总结中国的经验现象时,新结构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在研究方法上,新结构经济学则是用国际上现代经济学大家通用的研究方法来做研究,把认识到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弄清楚以后,必须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表述,必须用严格的统计数据来检验这个模型对不对,这是我这些年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内涵。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让我们了解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不一样,和经济运行相关的上层建筑不一样,要有这个认识。然后用现在国际经济学界大家通用的方法来做研究,研究什么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当然也还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总结出新的理论。
对于这一点认识,我是从1988年开始。1986年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到耶鲁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1987年我回到国内。当时我是抱着西天取经的心态,认为我学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回来指点江山。但是1988年出现了一个现象,1988年是我们建国以后第一次出现高通货膨胀,18.5%的通货膨胀。过去比较高的是1985年8%的通货膨胀,在其他年份我们基本没有通货膨胀。
当出现高通货膨胀的时候,按照我在芝加哥大学学到的理论,或者是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就应该提高利率。把利率提高了以后,投资的成本增加,投资需求就减少了。提高了利率,储蓄的意愿就会增加,当前的消费就会减少。投资和消费的减少,总需求就下降,通货膨胀不就下来了吗?而且当时认为这是好的办法。如果提高利率,投资的成本增加了,只有好的项目付得起高成本会被保留下来。那些差的项目,付不起高利率,就会被淘汰掉,这样还有利于资源的配置。
- 原标题: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和迎接世界级经济学大师在中国辈出时代的到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雪莹 
-
G20财长和央行:未来15个月内部署1600亿美元
2020-03-31 23:49 -
美联储提供回购便利协议:允许外国央行用美国国债获取美元
2020-03-31 21:56 美国经济 -
清明祭扫重在“心到”
2020-03-31 15: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月份制造业PMI大幅反弹,经济复苏是否可期?
2020-03-31 14:53 中国经济 -
新能源车量产前不惧亏损,恒大健康“背后站着恒大”
2020-03-31 10:48 上市公司 -
钟山出席G20贸易部长特别视频会议:提3点建议
2020-03-31 00: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减负、稳岗、扩就业!这些支持企业的新举措你要知道
2020-03-30 20:58 中国经济 -
商务部:愿为英方在华采购和运输医疗物资提供便利
2020-03-30 20:57 不列颠 -
需求端的力量,中国消费在快速地恢复
2020-03-30 20:55 中国经济 -
TCL去年电视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2020-03-30 17:10 上市公司 -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2020-03-30 15:24 -
流通企业复工率总体恢复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2020-03-30 15:12 -
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03-30 15:11 中国经济 -
中兴恢复年度盈利:年内发布10款5G手机
2020-03-30 13:55 上市公司 -
-
福耀玻璃净利降近3成,中金、花旗等相继下调目标价
2020-03-30 12:15 上市公司 -
火神山一线实录丨三支记号笔
2020-03-28 20:56 -
【地评线】南方网评:时不我待,向脱贫攻坚倒计时冲刺
2020-03-28 20:55 -
从抗击疫病的历史中汲取智慧
2020-03-28 14: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行:金融对民企支持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相适应
2020-03-28 10: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