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我曾预测中国在2015年超过美国,当时他们笑我太乐观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当时国际上的共识是,必须政府退出,让市场来配置资源,经济转型才会成功,认为像中国那样的既有市场、又有政府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他们当时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会比原来的计划经济还糟。因为会由于政府的干预,有大量腐败的机会,有了腐败以后就会有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会有社会的各种问题,所以他们当时认为这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
但是40年过去了,我们回过头来看,他们讲的腐败的现象有没有?确实有。他讲的收入分配的问题有没有?确实有。但是我国是过去这40年当中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而且是唯一没有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少数几个像越南、柬埔寨,他们维持了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采取了和我们一样被认为是最糟糕的渐进转型的方式。
回过头来看,像苏联、东欧、拉丁美洲国家,他们是按照当时国际主流的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以休克疗法来推行。但是,他们出现了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而我们的稳定和快速发展他们没有。我们出现的腐败与收入分配问题,他们有没有?不仅有,而且普遍比我们还严重。
从这种经验比较来看,新自由主义在讲我们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的问题时,讲的很清楚,而且头头是道,有政府的干预就造成了资源错误配置,造成寻租腐败,这个道理很清楚。但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建议去做,结果更糟糕。
不仅是在转型是这样,在经济发展上也是这样。我前面讲到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或者是摆脱半殖民地的地位以后,都在追求他们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希望能赶上发达国家。
当时就从主流经济学当中分出一个独立的子学科叫发展经济学。第一代的发展经济学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的看法是什么?发展中国家不就是为了赶上发达国家实现民富国强吗?为什么现在那么穷?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为什么生产力水平高?因为发达国家当时有先进的资本很密集的重工业、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产业都是农业,以及小规模的制造业或者是矿产资源产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落后,收入水平低。
要赶上发达国家,就应该生产力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收入水平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要赶上发达国家,就应该去发展和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现代化大产业,这个道理是不是很清楚,很有说服力?可是他们发现这种现代化的大产业在市场经济当中不能自发地发展起来,所以他们就认为市场不作用,存在市场失灵。当时盛行的宏观理论是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作用,所以在当时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思潮影响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就提出发展中国家必须由政府主导,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来发展现代化的大产业。
发展中国家原来出口都是农产品、矿产资源产品,进口工业制品,他们现在要自己去发展这种现代化的制造业,自己生产,所以他们把这种战略叫做进口替代战略。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听到这个理论觉得很有说服力,所以基本都这么做。但是这么做的结果普遍怎么样?跟我们一样,我们当时的计划经济目的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工业。这些国家在政府的动员与支持下,会有一段时间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把这些产业建立起来以后,这些产业都没竞争力,经济就停滞了。停滞了一段时间就出现危机,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扩大。
那些主流的思潮,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或者是凯恩斯主义,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上很有力量。但是按照这些理论的建议去做,没有实现追赶上发达国家的目标,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少数几个东亚经济体没有按照这么去做,东亚经济体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发展的产业都不是现代化的大制造业,都是从传统的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始。当时从结构主义的理论来看,发展传统、落后、小规模的加工业,生产力水平那么低,发达国家发展的是现代化的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力水平那么高,怎么能赶上?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缩小跟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就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些推行从当时的结构主义来看是错误的发展政策的这些国家、这些经济体,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什么?是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但是现在从发达国家学来的这些理论,在认识世界上很有力,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解释得一清二楚。可是按照这些理论的建议去做基本上都失败,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理论一样,是不是适用决定于理论的前提条件,只有前提条件成立时,这个理论才适用。这一点对自然科学没问题,自然科学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自然科学,比如说物理学,拿一个圆球放在一个斜坡上一定往下走,不会从下往上跑。在海平面上来烧水,达到100度一定会沸腾,不管在美国,不管在中国,一定是这样子的。因为自然科学、自然现象的前提条件不会因为时间、因为地点变化。
但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怎么来?社会科学的理论是来自于重要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结,我前面讲从亚当•斯密一直到凯恩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他们的理论都是提出来解释所在国家的重要经济现象,在解释那些现象时,理论模型里只有一两个变量。可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很多社会经济变量,包括产业是什么、社会组织是什么,以及文化、价值体系、政治体系是什么,为了理论模型的简化就把那些变量“舍象”了,所谓“舍象”是那些变量是存在的,但是和解释这个现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就暂时存而不论。存而不论的这些变量,就变成了这个理论的暗含前提。
- 原标题: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和迎接世界级经济学大师在中国辈出时代的到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雪莹 
-
G20财长和央行:未来15个月内部署1600亿美元
2020-03-31 23:49 -
美联储提供回购便利协议:允许外国央行用美国国债获取美元
2020-03-31 21:56 美国经济 -
清明祭扫重在“心到”
2020-03-31 15: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3月份制造业PMI大幅反弹,经济复苏是否可期?
2020-03-31 14:53 中国经济 -
新能源车量产前不惧亏损,恒大健康“背后站着恒大”
2020-03-31 10:48 上市公司 -
钟山出席G20贸易部长特别视频会议:提3点建议
2020-03-31 00: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减负、稳岗、扩就业!这些支持企业的新举措你要知道
2020-03-30 20:58 中国经济 -
商务部:愿为英方在华采购和运输医疗物资提供便利
2020-03-30 20:57 不列颠 -
需求端的力量,中国消费在快速地恢复
2020-03-30 20:55 中国经济 -
TCL去年电视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2020-03-30 17:10 上市公司 -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2020-03-30 15:24 -
流通企业复工率总体恢复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2020-03-30 15:12 -
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03-30 15:11 中国经济 -
中兴恢复年度盈利:年内发布10款5G手机
2020-03-30 13:55 上市公司 -
-
福耀玻璃净利降近3成,中金、花旗等相继下调目标价
2020-03-30 12:15 上市公司 -
火神山一线实录丨三支记号笔
2020-03-28 20:56 -
【地评线】南方网评:时不我待,向脱贫攻坚倒计时冲刺
2020-03-28 20:55 -
从抗击疫病的历史中汲取智慧
2020-03-28 14: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行:金融对民企支持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相适应
2020-03-28 10: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