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报告引发20位学者大讨论 林毅夫首发声:学问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关键字: 林毅夫东北林毅夫吉林林毅夫吉林报告林毅夫吉林比较优势林毅夫吉林药方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 张国华:
@林毅夫 林老师,这些代表的是您的过去,在中国需要整体转型升级为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不能代表未来吧。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与国际合作计划办公室副主任 赵刚:
@林毅夫 至少目前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没有一位,像林老师这样,用脚走过如此多的土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贫困的国家或者地区。我感觉至少见多识广,这个方面还是过硬的。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与国际合作计划办公室副主任赵刚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 张国华:
林老师知识渊博,内心强大,坚韧不拔,需要的不是挺,需要的是批评。只有经受住各种批评,新结构经济学才能真正立于世界。
林毅夫:
@张国华 我对中国问题的看法30年来一以贯之,过去许多我提出的被主流观点认为不正确的或是过度乐观的看法事后证明是正确的,而那些被主流理论认为正确的观点事后却被事实经验所证伪。我很高兴看到近些年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发展机构也开始对它们过去主张的主流观点进行反思。
对未来我依据我提出的理论来分析和判断,虽然再次和国内学界一些人的分析和判断不完全一致,孰是孰非只能在未来由经验来判断,而不能因为观点不同就认为不对。
林毅夫:
@张国华 我欢迎批评,建设性的批评有两个准则,一是论述的内部逻辑是否一致,二是,逻辑的各种推论是否和已知的经验事实一致。一个理论是不能用另外一个理论证伪的,也不能因为别人提出的观点和另外一个理论的观点不同,就认为是不对的。
中央党校 教授郭强:
@林毅夫 林老师,误会误会啊,我说您是政治家,第一是认为您在热情、责任心、判断力这三个韦伯所谓政治家素质方面都是第一等的,高出省部级干部的平均水准很多,这是真心实意的评价,绝无贬义,更无恶意;
第二我说您是政治家绝不意味着否认您是中国第一流的社会科学家,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场合我都充分肯定您的学术成就和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也从不讳言从您课程和著作中获得的收获,特别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巨大收获;
第三我对有为政府论和吉林课题报告的严厉批评是爱深责切,我坚持认为这都是新结构经济学庸俗的部分,是败笔。我关于政治家的话引起您的误解,非常抱歉!我收回!再致歉意!
林毅夫:
@郭强 谢谢你的澄清。对于有为政府论和吉林报告,欢迎从内部逻辑是否自洽,以及各种推论是否和经验事实一致来评论,而不是因为和其它理论观点不同,就认为是败笔。
中央党校 教授 郭强:
@林毅夫 对有为政府论,我去年从逻辑与事实层面做过多次长篇发言了,一两万字是有的。冬令营有为政府专场又概括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作为外行我尽力了。
对于吉林报告,我就集中批评才辉(注:指吉林报告课题执行负责人付才辉)一点,看了吉林官方提供的数据、参加了多次座谈,竟然没有发现数据与案例有什么水分,完全用注水“事实”推出来的建议案,无论方法是否对,都没有什么价值,弄不好还有误导性。这事办的太草率了。
【注:23日在本群跟才辉说:政府给你们看政绩数据,带你们考察橱窗案例,这些免不了,问题是你们在这些数据和案例之外还搜集了什么数据和案例?你们应该认真研究一下东北的改革开放史,没有招商引资过吗?没有搞过外向型经济吗?没有发展轻工业吗?为什么失败了?你们没有好好研究吉林这种大工业+大农业地区的禀赋,竟然给他们开出类似埃塞俄比亚的药方,你们有没有想过都市人宁肯吃低保也不扫大街是为什么?】
“要学会游泳,只能到游泳池、河里、湖里、海里去学,不能纸上谈兵”
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 副教授 刘学文:
@林毅夫@郭强 个人认为现阶段的经济学还处于幼年时期(类似于物理学的牛顿三定律阶段),还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更多是书房里的学问。
林老师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试图把经济学变得“有用”进入改造世界的阶段(类似把物理理论进入工程学阶段)。我认为也非常敬佩这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尝试。
我相信很多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有类似我自己的经历,有时会怀疑、苦恼自己研究工作的社会价值—难道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发发top journals的自娱自乐的游戏吗?!但正因为现阶段经济学的不成熟,任何试图改造世界的政策建议都要慎重。
只有知道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学才是有用的。现阶段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最大的作用也许是使人们明白进而避免极端不对的政策,而让经济学直接identify正确的政策,这个这需要经济学发展有巨大的飞越!
林毅夫:
@刘学文 我同意现有的经济学的理论是在幼年的时期,包括主流理论。我也一再强调尚未有根据主流理论制定政策而成功的发展中国家。
其道理是现在的主流理论也在幼年期,而且不仅如此,主流理论大多总结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前提条件的相似性,发达国家的条件和发展中、转型中国家大多不同,因此套用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难免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遗憾。
也就是基于这点认识,我从1988年开始抛开主流理论,自己根据对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现象观察,自己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并一以贯之的坚持之。
但是,一个理论如果不用来指导实践,就永远不会被验证,难于不断完善。所以,为了达到“知成一体”的目标,我强调从实践来,到实践中去。
主张“因行得知,用知践行,唯成证知,知成一体”,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其结果不能证知,就要根据新的认识,来完善知,并以新知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只有这样的反复实践和认识,才能使社会科学的知识真能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就像要学会游泳,就只能到游泳池、河里、湖里、海里去学,不能纸上谈兵。
匿名群友:
林老师说的太好了!
林毅夫:
@匿名群友 感谢你的勉励,希望在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相互勉励,携手前行。
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 副教授 刘学文:
@林毅夫 林老师,非常感谢详细解答。说得太好了!主张“因行得知,用知践行,唯成证知,知成一体”,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其结果不能证知,就要根据新的认识,来完善知,并以新知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
只有这样的反复实践和认识,才能使社会科学的知识真能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就像要学会游泳,就只能到游泳池、河里、湖里、海里去学,不能纸上谈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副教授 张小茜:
谁说林老师是政治家,是政治家能被Stiglitz邀请写这个?(Industry Policy Revisied---A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Perspecitive Justin Yifu Lin)
林毅夫:
@刘学文谢谢你的肯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 教授 刘晓蕾:
@林毅夫 [赞][赞][赞]
北京菁英祥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杨新英:
@郭强 林老师如果能做政治家,相信是不可多得的一流政治家,胸怀、涵养、底蕴、学养强出一些沽名钓誉的政治家不知多少倍。相信您没有嘲讽揶揄林老师的意思。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教授 沈艳:
林老师根据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象进行观察、坚持自己构建新的理论框架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最近去了一趟美国看金融科技,一个主要体会就是,有不少中国问题,美国已经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了—即便想这么做--踏踏实实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我们有优势、也有责任。
匿名群友:
对于这次东北产业报告,我个人有些小异议,可以回头和才辉他们商讨。从经济学者这个角度而言,林老师是学者典范无疑。
刚才和人聊天,正说到此,还在说起,综合国际顶级发表,全球影响力,治学态度,和理论的体系化几个方面而言,如果30年后中国经济学界有名字留下来,林毅夫是No.1,而且也暂时看不见第二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 教授刘晓蕾:
@刘学文 我原来也经常有这种困惑,就是所做的研究究竟有多少实用性的问题。最近这种困惑少多了。即使不能象林老师一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如果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分析数据,帮助理解世界/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这些初级的研究,理解曾经的政策带来的效果,怎么能够设计出有效的新政策?所以更高阶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些初级研究的基础上的。想明白这些就不那么困惑了,共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副教授 徐建国:
大家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解不完全一样,有些误解,多些讨论很正常,具体到一城一地一策细节上的观点差异就更多。换个角度看的话,这恰恰是一个新理论的生命力。试想,30年后,倘若有一个基于中国现象的理论流传,我相信非新结构莫属,甚至看不到竞争者,而今天的一切争论,都是这一理论发展中的组成部分。
林毅夫:
@杨新英@刘晓蕾@匿名群友@沈艳 谢谢!
北京菁英祥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杨新英:
@林毅夫@刘学文 不大认可经济学处于幼年期的说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斯密至今已经300年左右了,那也太长了吧?至于说他们不能圆满解释中国30多年改开奇迹,人家原本就不是建立在中国人特殊的经济实践基础上,不必苛求。
至于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大概从新结构经济学才能算年纪吧?以前几乎所有本土经济学理论,大多都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变种,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哪个不是呢?因此,说中国本土经济学尚在幼年期也许更准确一些吧。
- 原标题:由《吉林报告》引发的关于方法论的讨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1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50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