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韦诺:在香港确诊新冠之后……
最后更新: 2022-09-22 07:36:56至于抗疫物资包,分为两种:
一种是给确诊者的,内有一盒(共24粒)连花清瘟胶囊;一盒(共20粒)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两盒(每盒有5份)快速检测包;一个脉搏血氧定量计;一支探热针;10个外科口罩;5个KN95口罩。另有确诊人士手册、居家检疫须知、健康建议,及重要联络方法。
港府提供给新冠确诊患者的抗疫物资包(图源:作者供图)
另一种是给密切接触者的,内有两盒快速检测包(每盒有5份)、5个KN95口罩,及家居检疫手册和快速检测包的使用说明。
港府提供给密切接触人员的抗疫物资包(图源:作者供图)
治疗
确诊后第二日,笔者预约医院管理局的新冠确诊个案指定诊所求医。为避免求诊人士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增加传播风险,当局为求诊人士提供免费的点对点交通服务,以抗疫专用出租车接送其往返指定诊所及住所。
指定诊所内,求诊人士不算多。替笔者诊症的医生,是位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的老外,他表示笔者既年轻,又接种了三针疫苗,只属轻症,不会有大碍,相信4至5日便会自行康复,所以不会提供抗病毒药,只会提供针对病征的支持性治疗,派发喉糖、咳药水、止痛药、止鼻水药等药物,以舒缓症状。
离开诊所后,笔者预约抗疫出租车返回住所。该司机虽然穿戴了防护衣,但防护衣只穿过手袖,而无穿过上身。其次,司机没有开窗通风,而是紧闭车窗开冷气。再者,车内相当肮脏,沒有消毒迹象。笔者不禁怀疑,该司机是否早已确诊并康复,体内有抗体,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值得一提,笔者回到住所三个多小时后,卫生署致电笔者,表示系统显示笔者曾离开住所,询问是否真有此事,笔者回复说曾离开住所前往指定诊所。由此可见,电子手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监测患者是否留在隔离地点。当然,前提是患者确实配戴了电子手环。
同住家人一同确诊
为免传染同住家人,笔者听从卫生防护中心提供的感染控制建议,尽可能留在自己房间,不在住所内四处走动,与家人保持距离,避免面对面交谈,不共同用膳(家人先把饭菜放在房门外,然后笔者拿到自己房内吃);除了用膳时,24小时(包括睡觉时)佩戴KN95口罩;经常清洁双手;如厕后先盖厕板再冲厕;尽可能打开窗户以保持单位空气流通等等。
然而,所谓“一人确诊,全家遭殃”。无论如何小心翼翼,只要在同一住所,传染力强的Omicron病毒总能感染同住家人。笔者确诊后两天,家人开始出现病征,如喉咙剧痛、咳嗽、发烧等,比笔者严重得多,并在笔者确诊后第三和第四日先后确诊。
他们确诊并呈报后同日晚上,便收到了抗疫物资包和电子手环。与笔者不同,这次派发抗疫物资包和电子手环的人员亲自替确诊家人配戴了电子手环、安装了“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序,确保电子手环已启动。
家人接受治疗
笔者的同住家人在确诊后翌日接受治疗。其中一位跟笔者一样,预约抗疫的士,亲身前往指定诊所求诊。家人告诉笔者,据她观察,诊所内很多求诊者都没有配戴电子手环。
除了前往指定诊所,医院管理局向患者提供视像诊症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通过网上平台接受医生诊症,并向患者提供药物派送服务。笔者另一位确诊家人就预约了这个服务,早上十一时半接受医生诊治,药物于晚上近七点便送到住所大门外。
医院为作者家人派送的药物(图源:作者供图)
医生表示,由于患者曾吸烟(即使已戒烟十多年),而且年龄较大,属于高风险人士,所以除了支持性治疗,还开具了处方药辉瑞(Pfizer)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
“康复”
确诊第4、第5天,笔者的病征开始减退,第7、第8天的快测结果都是阴性,加上笔者已接种3针新冠疫苗,根据规定,可以结束隔离。
因此,在确诊第8天,笔者通过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上报两日快测阴性结果(系统只需笔者输入身份证号码、按“确定”键声明便可,无须拍照作证,便可结束隔离),随后自行剪断电子手环,“疫苗通行证”二维码随即由“红码”转为“蓝码”。而笔者的同住家人,亦在第8及第9日连续两日阴性,结束隔离。
上报连续两日快测阴性结果后,作者的“疫苗通行证”转回“蓝码”(图源:作者供图)
这次经历令笔者和家人产生阴影,担心随着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不知数月后又会否再次确诊、再度受这样的折磨。
感染新冠留下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笔者之所以替“康复”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笔者和家人虽然都已转为阴性,但仍然受到“长新冠(long-hauler)”后遗症的困扰,出现头痛、乏力、易倦、失眠、气喘、咳嗽等症状。现时,医院管理局向新冠康复者提供最多十次免费中医内科门诊,但名额太少,预约早已爆满,笔者只好自费到私家中医诊所就诊,希望接受中医治疗后情况能有好转,不会对笔者和家人的健康带来长远影响。
观察与分析
相较于面对第五波疫情时的慌乱,香港政府与社会在应对第六波疫情时显得更加成熟有序。
第五波疫情期间,香港防疫物资(外科口罩、抗疫中成药和快速抗原测试包)短缺,市民因恐慌而抢购及囤积食品、药品及日用品;而如今,各类物资相当充足,上述情景已不复出现。
第五波疫情期间,由于医疗资源出现严重挤兑,等候入院的患者被安置在户外的病床上,受尽风吹雨打;如今,这样令人痛心的画面也不再出现。政府通过指定诊所和遥距诊症,既确保患者得到治疗,又成功将轻症患者分流,避免患者一窝蜂涌到急症室。
老人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现时70岁或以上人士已接种第二针的人口超过七成半)也减少了重症和死亡风险,缓和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疫情形势不再严峻。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早前表示,每日新冠病毒新增个案维持高水平,每天平均300多人入院,随着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整体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医管局亦已宣布减少部分非紧急服务,包括非紧急手术、日间及门诊服务等,未来可能要进一步缩减非紧急服务。
有专家担心,当秋冬季来临,病毒较为活跃,疫情可能出现大爆发,重症和死亡人数恐怕会大幅上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中国婚育调查现场实施启动,调查对象涵盖全国100个县市区2万人
2022-09-22 07:13 婚姻故事 -
地震后甘宇失联的17天:靠喝山泉水吃野果生存,身体多处骨折
2022-09-22 07:05 暖心闻 -
北京警方:高校学生赵某某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刑拘
2022-09-21 21:27 -
中国婚育调查启动,调查对象涵盖全国100个县市区2万人
2022-09-21 21:19 婚姻故事 -
中央台办: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可在和平安宁状态下生活工作
2022-09-21 20:10 台湾 -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晒成绩单,平均每天营收近6000万
2022-09-21 18:55 -
八部门发文:专项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陈规陋习
2022-09-21 18:51 聚焦三农 -
成品油价年内第七跌:加满一箱油少花11.5元
2022-09-21 17:25 -
又一名孙力军团伙宣判:刘新云被判14年
2022-09-21 17:22 廉政风暴 -
法大32人考上研却不读,怎么回事?
2022-09-21 16:04 -
上海市原副市长龚道安一审被判无期:利用职权插手案件
2022-09-21 13:15 -
博士生回应送外卖:给浙大丢人了
2022-09-21 12:02 -
辽宁原副省长郝春荣被决定逮捕
2022-09-21 11:18 廉政风暴 -
重庆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邓恢林一审被判15年
2022-09-21 11:05 依法治国 -
地震失联17天的电力职工甘宇已找到 生命体征平稳
2022-09-21 10:57 暖心闻 -
“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新的取保候审规定:少捕慎诉慎押
2022-09-21 09:25 依法治国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23+485
2022-09-21 09:14 抗疫进行时 -
湖南122个县市区中97个“特旱”,鱼被晒成鱼干
2022-09-21 09:00 极端天气 -
中组部:把存在一定问题、但还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
2022-09-21 08:44 廉政风暴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3星
2022-09-21 08:30
相关推荐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0“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0“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4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199“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评论 27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
欧盟拒绝回应,贝森特补刀
-
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
美方直说了:中国太强,“金穹”是为了做准备…
-
“谈判毫无进展!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