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韦诺:在香港确诊新冠之后……
最后更新: 2022-09-22 07:36:56【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韦诺】
前言
5月,笔者在文章《香港还有哪些“灰犀牛”?》中提到,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上任后面对的首个重大挑战,就是新冠疫情。假如未能在短期内“清零”,香港很可能陷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
这篇文章不幸言中:三个多月后,香港正遭受第六波疫情(也有人争论说不是第六波,而是第五波的余波,但这些字眼上的争议对控制疫情无大意义。不论是第五波还是第六波,香港面对又一波疫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确诊数连续多日破万,较8月中倍增。近日确诊数字虽有所回落,徘徊在每日数千宗,但形势仍然严峻。港府专家顾问许树昌也表示,本地疫情即使回落,单日确诊个案应也将维持在低四位数。
近日,香港新冠确诊人数持续增多,图为香港市民排队进行检测(图源:IC Photo)
众所周知,在第五波疫情初期,出现过不少令人痛心的乱象。那么,现时在新政府带领下,香港抗疫的真实情况为何?香港社会和政府对新冠的态度有没有变化?笔者在此分享一些经历与思考,供关注香港疫情的读者参考。
确诊前夕
笔者在8月29日早上开始出现病征,包括喉咙痛、头痛、发冷等。做了两次快速抗原测试(下称“快测”),结果均为阴性,但为安全起见,也马上到住所附近的私家诊所求诊。
过去笔者在第三、五波疫情期间也曾到私家诊所就诊。相比之下,现时诊所的防疫态度明显松懈了不少。
首先,过去进入诊所时,护士会先替求诊者探热,确保无发烧才会安排见医生。假如发现求诊者已发烧,便会如临大敌,要求求诊者离开诊所。但今次笔者到了诊所,护士表示见到医生后,医生会亲自替求诊者探热,即使求诊者已发烧,也会继续诊症。
其次,过去医生问诊时,会穿着整套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即弃保护衣、眼部防护装备(护眼罩/面罩)、保护帽。但今次医生只戴了外科口罩和乳胶手套。
医生检查后,表示笔者应该是感染了新冠,开了喉糖和止痛药,以及两天病假。然而,医生没有发出书面指示要求笔者接受核酸检测,当笔者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这样做时,医生也只是说勤做“快测”便可。
这令笔者感到颇为尴尬:笔者虽已有病征,但在潜伏期或病发初期,由于体内抗体水平不足,未能检测到相关的抗体,导致快测得到所谓假阴性(false negative)的结果,即已受感染,但测试结果却显示为阴性。
若要获得准确度更高的测试结果,应进行核酸检测。现时市民到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做检测已相当省时和方便,第五波疫情初期的乱象(市民做检测前要花好几个小时大排长龙)已不复见。然而,根据卫生防护中心的指引,出现新冠病征(即使症状非常轻微)的市民应尽快向医生求诊,并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接受检测,切勿前往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换言之,无病征的人才可前往检测中心或流动检测站进行检测,有病征者必须求医。但如上述,医生没有安排笔者进行核酸检测。
笔者问过身边一些确诊的朋友,他们均表示,得到的医嘱同样是多休息、勤做快测,而未被安排核酸检测。
当局建议,自觉有较高感染风险及没有病征的市民可于指定地点索取深喉唾液测试样本收集包,并将样本交回指定样本收集点。但最近,笔者住所的派发点每日只有30个样本收集包,且样本收集点离住所有一定距离。
考虑到笔者已经出现病征,且有可能在潜伏期内已经传染给同住的家人,所以笔者一家都开始自我隔离,尽量不外出。
翌日,笔者病征没有减退,但快测仍然是阴性。
确诊
9月1日凌晨,笔者感到喉咙如刀割般剧痛(笔者患过无数次感冒,但喉咙从未如此痛过),加上发冷,无法入睡。早上做快测,终于显示阳性,随即在快测阳性登记平台向政府呈报。原先在疫情回落时,港府会对快速测试呈阳性的呈报个案逐一复检,但随着确诊个案大幅上升,现已改为抽样复检。
呈报后,因家居环境符合条件,卫生署向笔者发出隔离令,安排笔者及作为密切接触者的同住家人进行居家检疫。
隔离令的期效,以首次检测呈阳性的翌日起计,共14日。不过,已接种至少2剂新冠疫苗的人士,若在第6及第7日或第7日后连续两日快速检测呈阴性,且无任何病征,就可提前结束隔离。违反隔离令属刑事罪行,一经定罪,可被判处监禁六个月及罚款二万五千元。
所有居家隔离的新冠确诊人士均要佩戴电子手环。按照规定,政府聘用的服务承办商会根据名单派员到确诊者住所,派发电子手环和抗疫物资包,协助隔离人士佩戴手环、安装“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序。电子手环利用地理围栏技术,侦测隔离地点的WiFi、蓝牙、移动电话信号等各种电子信号的强弱变化,经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监测隔离人士是否留在隔离地点。若隔离人士离开指定隔离地点或电子手环受损,系统会发出警示,职员随即致电市民跟进。
另外,呈报后,笔者的“疫苗通行证”二维码由“蓝码”转为“红码”。“红码”的人士不得进入所有受《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规管的处所。
转为“红码”和“黄码”的“疫苗通行证”二维码(图源:作者供图)
呈报后当日晚上,笔者获发电子手环和抗疫物资包。但派送员没有替笔者佩戴电子手环,而是将之连同抗疫物资包放在大门外便离去。
虽然派送员其后要求笔者拍照做记录(包括把抗疫包放在门牌前拍照、戴上手环之后拍照,以及完成“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序登记程序后截图),但这一流程中无疑存在漏洞。戴上手环后,只要不扣上手环的金属扣,或扣上但戴得很松,拍照后便可轻易脱下。这意味着,即使笔者外出,当局也不会得知。
居家隔离人员所需佩戴的电子手环(图源:作者供图)
按照指引,作为密切接触者的同住家人同样需要隔离。但目前,相关部门并不向密切接触者提供电子手环,密切接触者的“疫苗通行证”二维码也仍然是“蓝码”。这意味着,密切接触者实际上可以随时外出、进出受规管的处所。笔者相信,有大量密切接触者很可能会无视隔离令,自行外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中国婚育调查现场实施启动,调查对象涵盖全国100个县市区2万人
2022-09-22 07:13 婚姻故事 -
地震后甘宇失联的17天:靠喝山泉水吃野果生存,身体多处骨折
2022-09-22 07:05 暖心闻 -
北京警方:高校学生赵某某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刑拘
2022-09-21 21:27 -
中国婚育调查启动,调查对象涵盖全国100个县市区2万人
2022-09-21 21:19 婚姻故事 -
中央台办: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可在和平安宁状态下生活工作
2022-09-21 20:10 台湾 -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晒成绩单,平均每天营收近6000万
2022-09-21 18:55 -
八部门发文:专项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陈规陋习
2022-09-21 18:51 聚焦三农 -
成品油价年内第七跌:加满一箱油少花11.5元
2022-09-21 17:25 -
又一名孙力军团伙宣判:刘新云被判14年
2022-09-21 17:22 廉政风暴 -
法大32人考上研却不读,怎么回事?
2022-09-21 16:04 -
上海市原副市长龚道安一审被判无期:利用职权插手案件
2022-09-21 13:15 -
博士生回应送外卖:给浙大丢人了
2022-09-21 12:02 -
辽宁原副省长郝春荣被决定逮捕
2022-09-21 11:18 廉政风暴 -
重庆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邓恢林一审被判15年
2022-09-21 11:05 依法治国 -
地震失联17天的电力职工甘宇已找到 生命体征平稳
2022-09-21 10:57 暖心闻 -
“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新的取保候审规定:少捕慎诉慎押
2022-09-21 09:25 依法治国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23+485
2022-09-21 09:14 抗疫进行时 -
湖南122个县市区中97个“特旱”,鱼被晒成鱼干
2022-09-21 09:00 极端天气 -
中组部:把存在一定问题、但还不到严重违纪违法程度的干部调整下来
2022-09-21 08:44 廉政风暴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3星
2022-09-21 08:30
相关推荐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