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淼:(有良知的)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关键字: 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日本右翼狡辩安倍晋三军国主义日军暴行3. “南京市只有20万人,怎么可能杀30万人?所以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
这是APA酒店集团那位著名脑残董事长,元古外志雄在《真实的近现代史观》中,拿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真的存在”的一个辩题。玩弄数字游戏,是这些右翼最无耻,也是最无知的一个表现。
a. 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其实远远不只是12月13日至12月19日这短短一周时间。自日军进犯上海,准备攻打南京开始算起,侵华日军便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工作。之前我们提到的扬州市许巷村,事实上离南京有45公里之远——日军进行屠杀的范围,远远不止南京市内的这片地区,而是包含了几乎整个扬子江下游流域。
b. 南京大屠杀中的受难者,经常有个认知误区是:因为很多军人在逃跑时乔装打扮为老百姓,所以日军对老百姓进行的杀害,是为了鉴别军人。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在上面谈到过了,无论是否身为军人,只要被俘投降,丧失了自卫能力,便应当视为受保护的战俘。任何对他们加以杀害的行为——无论他们是曾经的军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应当被视为反人类的屠杀行为。
c. 根据1937年驻在南京的 Lewis Smythe 牧师的统计,南京市民人数总数达100万人之多。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杭州在1928年的人口为81万,青岛在1927年为32万,而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人口规模至少应该要胜过这两个城市。
在淞沪会战开始后,南京住户开始外逃,但大部分也都散落在城市附近。同时,因为淞沪会战战败的原因,大量溃败后撤的国军沿昆山、太仓向常州和镇江退败,被追击的日军挤压进入南京附近的地域。参加淞沪会战的国军人数达70万,战损接近30万,剩余部队皆向西撤退。所以溃逃至南京附近的军队数量,其实是相当可观的。
d. 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上海派遣军第九师团在12月5日收到的军令:“1. 根据上级判断,大部分中国战败军人已经便衣化,因此发现任何嫌疑人等,应立即拘捕并监禁; 2. 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应被视作便衣化的战败兵,一经发现立即拘捕监禁。”
所以在这样的军令指引下,接近南京的日军一面在构筑对南京的包围网,另一方面开始在南京周边搜罗青壮年男性,并且“监禁”—— 迅速进攻的日军其实并未带有足够多的给养,所以当时在这一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扫荡”:日军以支付“军票”的形式,征收了大量粮草对追击中国军队的士兵进行供给,但仍然难以填补大量征兆军队进攻南京的需求——小野先生收集到的日记中,有大量士兵都在抱怨有一两天的时间里,完全没有粮食的供应。
在“急行军”和“缺乏口粮”的背景下,日军与其进行“甄别俘虏”,恐怕更自然的做法便是统一处死吧?
这也让许巷村的惨案得到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同时,在鱼雷营、大湾子被处死的大量中国战俘,也在侧面反映了日军缺乏给养,又无力输送战俘的事实。
在南京被杀害的30万同胞,不仅仅是老百姓,也有数以万计的中国战俘;不仅仅是南京城里的屠杀——事实上很多来不及逃走的市民还能侥幸躲进“国际安全区”——更多的是发生在南京城外,扬子江边,那些日军避人耳目,而有计划,有规律进行的屠杀。
然而,让我们再退一步,来看看这些右翼分子的可笑逻辑:
“因为被杀数字不对,所以大屠杀不存在”。
以及开篇我们提到的原田义昭议员,在广播节目里公然说:“南京事件根本算不上是屠杀。所谓的屠杀,必须得是国家或者相关的权力机构,有组织地,杀掉几千人几万人,这个吧,在国际法上吧,才算是屠杀。”
无论是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只要是杀害无辜平民和战俘的事情存在,那么就不折不扣的屠杀。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波士顿屠杀”,在冲突中被英军射杀的民众仅有五名,但仍然是屠杀,仍然点燃了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从我们上面列出的老兵们的日记可以看到:第一,对战败溃逃的士兵的搜索,是军队组织进行的;第二,对被俘人员的集体屠杀,是军队组织进行的;第三,死亡规模远超几万人的水平。这几点都完全符合原田义昭释放出的,充满了可笑论调的“屠杀定义”。
而巧合的是,在日本陆军大量被销毁的资料之外,奇迹般地有一份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档案,得到了幸免。这就是《大日本陆军第六十六联队第一大队战斗详报》。
所以右翼分子首先应当做到的,是承认“在攻陷南京的过程中,发生过屠杀事件”。在承认屠杀事实存在的基础上,讨论被杀数字才有意义。
而右翼分子在其中玩弄的脑残逻辑是:数字不对,所以这事儿没发生过。难道因为生的孩子丢了一个,就可以否认这一家人都不存在嘛?
4. 关于“伪造照片”
伪造照片的问题,是最让右翼分子们感到兴奋的话题了。
确实,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大量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照片,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要么张冠李戴,将其他事件的照片挪用过来;要么将照片有意识地剪裁,忽略掉其他可能对照片内容产生影响的要素;甚至还有将老照片合成过当做“证据”的照片。
不得不说,这些右翼分子的诡辩是非常投机取巧的:他们只要发现“存在一个疑点”,立刻就表现得暴跳如雷,企图将整个桌案翻过来。而这些不太牢靠的照片,也给了他们一个能够跳出来指责我们的引爆点。
- 原标题:(有良知的)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8“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2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84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