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稻葵:振兴经济,不能让投资者“躺平”
人力资源是什么概念呢?简单讲是“适龄劳动人口的总量×平均健康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中国始终是提高的。这个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发展动力。这是要特别强调的潜力。
这方面我做了一些计算,以2000年为基数,到2050年,我们的人力资源的当量相当于17亿,现在是14亿多一点。所以人力资源还是在增长的,只要我们能够进行一些配套的改革,比如说弹性退休、市场化的退休制度能够改革。再比如说,推出一些政策,提高在职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等工作,如果部分快递小哥的工作未来被机器替代,能够让他们上课上学,转行做其他工作,这方面增长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潜力,那就是我们的产业还在升级。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现在国家强调要减碳,怎么减碳呢?你不可能冬天不取暖、夏天不用空调,这不是减碳之道。减碳一定是大规模的建设,绿色、可再生的新的能源基地。比如说光电和风电基地,同时建立起我们智能的电网,通过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来提升我们产业的绿色度。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投资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往里投,这个过程假以时日,如果按五年、十年来算,它会有很好的回报。
为什么呢?因为五年、十年以后,全球的碳价格一定会上升,今天我们买很多产品、消费很多能源,是不考虑碳价格的。欧洲一吨碳已经到70欧元了,我们国家现在碳交易在70元人民币左右,是它的十分之一。一旦碳价格起来以后,绿色的、不排碳的能源基地的经济效益会大规模上升,前期投资于绿色能源基地的这部分资金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
欧洲碳价逐步走高,图片来源:twitter
所以我们至少有三大增长潜力,必须要有信心,也必须要释放。
但是为什么短期经济似乎出现了很多困难,好像精神气不够?我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者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为什么投资者的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里面有很多原因,我稍微点一两个。
第一,共同富裕非常好,我100%赞成,但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并不意味着短期就要搞财富的再分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这个发展阶段,我可以非常坦率地、简化地讲,发展和共同富裕完全是同向的。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的经济不继续发展,那么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增长哪里来呢?他们是相对收入比较低的一部分人,如果他们的收入不增长,哪来的共同富裕呢?
所以我觉得在目前阶段,我们跟美国、跟欧洲不一样。“共同富裕”跟“富裕”不是矛盾的,经济发展跟共同富裕完全是同向的。如果我们要追求更好的共同富裕目标,要追求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短期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保证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保证投资者能够继续有热情地投资。
至少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需要蓬勃向上的市场经济,这事实上就是全社会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当投资者更有积极性投资了,地方政府更有积极性招商引资了,收入相对比较低的群体,不管他是快递小哥还是种粮的农民,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才有更多的提高收入的机遇。
短期来看,共同富裕主要的目标就体现于重新启动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具体地讲是如何能够保证能够重新调动起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当前,这都是同向的,不是矛盾的。所有百姓的利益都在一个方向上,都系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
那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呢?短期来看,投资者积极性是关键之关键。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很多投资者“躺平”了,认为没有投资机遇了。
另外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可能认为国家投资,能代替投资者的、民营经济的投资。
国家投资本质上讲必然是政府行为,因为你是国家投资,必须通过政府去监督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一旦是政府行为,必然要讲责任。一讲责任,必然就必须规避风险。
那就讲到今天的主题了,我们今天产业要升级,会有大量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很难由国有主体投资者来进行。为什么?因为这种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一问责,相关投资者,在国有企业里就是相关的国企负责人被追责,这些高管们事先就会很小心,就不敢投资。
所以中国经济产业要升级,统一大市场要形成,更好地用好我们的人力资源,关键之关键是有一大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必须要启动,让我们的民间投资者,包括国外投资者来投资。只有让他们去承担风险,同时也给他们高回报,如果你看准了,你就值得这个回报,风险跟回报是匹配的。
这些方面我们必须要推进改革。怎么推进改革?必须要试点,青岛在这方面过去三年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的一个创投风投的中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投资经济体,我们的储蓄率在全世界的大经济体里是最高的,有大量的资金。同时我们又有很多产业升级的机遇,像刚刚我谈到的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还有智能、电能分配的这些机制与网络,都需要投资者来投资。这里面是看不准的,你不知道哪一个投资项目,哪一个商业模式能够成功,哪个不能成功,怎么办?
政府不要直接下场踢球,政府去当裁判、搭台子,政府建好球场,把联赛组织起来,让投资者你们进来投资,你们PK,如果你眼光好,如果你投准了,你就得到回报;如果你没投准,不要紧,你通过合伙人制度,通过筹资的制度,把损失分配给最终投资者。这在国际上有成功的一套创投风投机制。
有很多措施需要试点,需要创新。比如说对这些风投创投,它资金的进入,必须要网开一面,不能按照其他的长期投资基金来管理它。国外很多资金看好中国经济,我们非常欢迎,他资金进来投资了,如果赚了钱了,能不能出去,怎么出去?这些还要进一步改进。
再比如说,在风投创投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税怎么收?你不能说他挣了钱,就收30%或者40%更高的税,如果税收水平很高,会打击积极性。应该给他相对比较低的税率,如果挣钱了,可以缴点税;如果不挣钱,可以用亏损的项目抵扣挣钱的项目,这也需要创新。
再比如说青岛这个地方,如果聚集了一大批创投风投的公司,这部分公司可以集体与科创板或者北京交易所对接,科创板、交易所都应该在青岛设立它的办事处,尽量创造一个氛围,让风投创投的项目能够尽快上市。这些就是在青岛创立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重要意义所在。
所以,我对中国经济有充分的信心,不光是未来若干年彻底逆转过去几年增长速度有所下滑,投资者信心有所下降的态势。而且我很有信心,把创投风投作为一个抓手,带动全球经济,让中国经济实现增长动力的大逆转,从目前有所下降的态势转向重新上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8.6%,创40年新高
2022-06-10 21:03 美国经济 -
专家:当前情况不同以往,建议尽快向居民发放直接生活补贴
2022-06-10 16:22 观网财经-宏观 -
5月社融增量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2022-06-10 16:15 观网财经-宏观 -
刘国恩:警惕疫情带来的不平等,高低学历人群出现显著分化
2022-06-10 16:12 观网财经-宏观 -
四部门发文制止“天价”月饼等现象,坚持月饼大众食品属性
2022-06-10 15:40 观网财经-消费 -
去年新增城镇人口创26年新低,乡村人口70年来首次低于5亿
2022-06-10 15:20 观网财经-房产 -
宁德时代否认“期货投资损失”传闻
2022-06-10 12:52 观网财经-汽车 -
中芯国际:美法院裁决,全部驳回对公司的民事诉讼
2022-06-10 11:16 观网财经-科创 -
英外相抗议赴乌参战英国人被判死刑,被怼:你才是罪魁祸首
2022-06-10 11:14 乌克兰之殇 -
5月CPI同比涨2.1%,PPI涨6.4%
2022-06-10 10:21 观网财经-宏观 -
重复质押,华南华东多个铝锭仓单融资爆雷
2022-06-10 08:58 观网财经-金融 -
陈睿:疫情对B站基本面没有影响,将加速商业化
2022-06-09 22: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蚂蚁集团:目前没有启动IPO的计划
2022-06-09 20: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大疆入局,五菱汽车要“上天”?
2022-06-09 19:19 观网财经-汽车 -
证监会:没有进行蚂蚁集团重启上市评估和研究工作
2022-06-09 18:57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家促销自救、用户谨慎下单,这届618更理性
2022-06-09 17: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被曝滚动式裁员,“毕业”后的他们在脉脉里“抱团取暖”
2022-06-09 17:21 大公司 -
桥水做空美欧公司债:通胀比美联储想的更顽固
2022-06-09 16:57 观网财经-海外 -
本土销量大降18%叠加全球遇冷,日系车怎么了?
2022-06-09 16:38 观网财经-汽车 -
苹果新推“先买后付”绕开银行,在中国能合规吗?
2022-06-09 15:55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