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新《职业教育法》释放信号积极,是否取消“强制性普职分流”是关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雷望红】
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订是近26年首次大修,新修订的版本一经发出,就引来了广泛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率先发表《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明确本科职业教育》一文,将修订法中的“普职协调发展”理解为取消中考后普职分流政策,由此引发了社会讨论和群众欢呼。
不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很快在新闻发布会上辟谣,说“有媒体和专家把‘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这其实是一个误读,误解”。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这其中确实存在误会!
其中的误会在于,《21世纪经济报道》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将“普职分流”等同于“强制性普职分流”,即当前各地强制实施的普职五五分流政策。而教育部陈子季司长对“普职分流”的理解是一般意义上的“普职分流”,即中考后学生自主选择是进入到中职学校就读,还是进入到普通高中就读。
误会之所以会产生,原因应有二:
一是尽管我国一直存在普职分流,但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没有激发社会反映,因此“普职分流”并未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进入到广大民众的视野。近年来,因教育部门大力推动普职五五分流,社会对于普职分流的讨论较多,且都是将之作为强制性的政策进行讨论的,“普职分流”由此就成为了“强制性普职分流”的代名词,指代的是当前各地实施的普职五五分流政策。
2018年,我在读博期间,团队曾经召开过一次非正式的学术研讨会,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在会议上就吐槽过普职分流政策给自己所带来的压力——因为担心自己上初中的儿子成绩达不到前50%而上不了高中,因此要想各种办法提高儿子的成绩,比如自己要去陪读,还要请各种家教补课等等。
当时大家都默认“普职分流”指的就是“强制性的普职五五分流政策”。两会期间,多位专家对普职分流提出政策建言,同样是直接使用“普职分流”指代“强制性的普职分流政策”。
二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中规定,“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法》中并未提及“普职分流”四字,而是表述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并强调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
结合两会期间专家们提出的“柔性分流”、“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等建议,媒体、社会乃至专家自然将这一表述理解为对强制性普职分流政策的反思和纠偏,即不再采取严格的普职五五分流政策,而是能够实行因地制宜的柔性分流和分阶段的多次分流。
二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之所以能引起群众欢欣,不无道理。近年来,强制性的普职分流政策确实带来了很多问题,学校、学生、家长和学者等各类群体均期盼着能够改变这一政策,有效解决因强制普职分流带来的问题。
首先,强制分流造成中职学校学位供给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失学。
一般情况下,一个县只有1-2所公办中职学校,可供给的学位数量有限。由于普职分流政策推动速度较快,很多地区已经按照五比五的比例进行分流了,但是县政府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导致一些地区公办中职的学位数不够,无法完全解决分流学生的就学问题。
一些学生会选择到外地公办中职就读,一些学生会选择到私立职校就读,但是到外地公办中职或私立中职就读的成本都比较高,有的私立中职学费高达上万元。我的一个表弟,2018年没有考上高中,但是本地的职校教学质量不佳,表叔就将表弟送到外省的一所著名私立职校就读,每年学费高达13000元。而那些没有获得本地公办学校学位,又无法承担高额成本的学生就会选择中断学业。
据我们调研了解,湖南省某县只有1所公办学校,2021年招收了1763名学生,当地有3所民办中职学校因收费过高、技术不硬导致学生寥寥,大约有1000名学生失学;河南省某县2021年应分流的学生约7000人,但当地职校学位不足,公办中职学校只招收了2100多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北京新增本土51+11
2022-05-03 08:0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74+5395
2022-05-03 07:5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奉贤防范区“烟火气”归来:市民捧鲜花漫步,沿街店铺有序复工
2022-05-03 07:2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疫情波动下降,专家: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2022-05-03 07:2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免费核酸检测首日,记者去这些便民采样点看看“方不方便”
2022-05-03 07:20 抗疫进行时 -
河北三河市宣布全市封控
2022-05-02 22:08 抗疫进行时 -
农民防疫期间下地、用喇叭向全村检讨,当地回应
2022-05-02 21:17 抗疫进行时 -
许勤当选黑龙江省委书记
2022-05-02 20:06 高层人事 -
-
嘉兴:7人行程卡带星翻下高速护栏入浙,两人阳性
2022-05-02 18:55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引发续发感染者较多的病例有三个特点
2022-05-02 18:55 抗疫进行时 -
微博回应“部分橙V用户未显示IP归属地”
2022-05-02 17:53 -
网传儿媳晒图感谢外地婆婆寄高档海鲜?江西省统计局回应
2022-05-02 17:1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福利院老人未死亡被拉走,5人被问责
2022-05-02 17:0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阳性病例在大润发购物致超市封闭?官方辟谣
2022-05-02 16:08 网络谣言 -
“我来,你们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都不知道,就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2022-05-02 15:29 -
-
上海嘉定2个方舱医院休舱
2022-05-02 13:45 抗疫进行时 -
救出一人用26小时,长沙塌楼事故救援为何这么难?
2022-05-02 11:47 安全生产 -
上海:疫情形势稳中向好,社会面清零进入关键攻坚期
2022-05-02 09:53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0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04“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95“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82“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