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新《职业教育法》释放信号积极,是否取消“强制性普职分流”是关键
其次,强制将中考后50%的学生分到中职,强化了学校的后进特征,导致学生管理困难。
随着普职分流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各地区纷纷要求普职比达到5:5,按照中考成绩划定分流线,中考成绩位于后50%的学生不能就读普通高中,只能去读中职学校。
强制分流形成事实上的分层,即职校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后进生,不断强化“后进”的身份特征,逐渐形成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重、行为习惯差的集体特征和集体认知,并逐步堕化自身的行为。
由于县城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业压力轻,晚自习放学早,周末也有假期,这些后进生聚集到中职学校,又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彼此相互影响,很难安心学习,有些学生还会违规违纪。
我们在中职调研发现,学生普遍不爱学习、爱玩手机,女孩子涂脂抹粉、穿奇装异服,男孩子上课不进教室,三五成群在校园里闲逛;即使留在教室,也是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吃零食,下课后则会抽烟、喝酒、打架。此外,中职学校学生谈恋爱的比例也比较高,老师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虽然部分职业学校为了加强学生校园管理,专门聘请了生活教官负责管教学生,但是生活教官在管教过程中若出现失当行为也易引起矛盾。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负担重,安全管理压力大。
再次,教师队伍不专业,教育资源匮乏,在教学上面临两难,隐性辍教问题突出。
我国县域中职学校的教师多非科班出身,大量教师是从中小学转岗而来,没有专业的职业教育经验。他们在教学中面临着两个两难困境:
一是理论知识讲解上的两难。
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老师不能讲难度太大的知识,如果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但又不能每天讲解粗浅的知识,否则学生学不到东西,上课得不到认可。简言之,老师想提高难度学生接受不了,不提高难度学生又学不到知识。
二是实践操作指导上的两难。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所处的县城产业集聚度不高,缺乏校企之间的深度互动和融合,学校缺乏实操条件和实操氛围,虽然国家为县城中职学校投入了实训设备,但是学生实操的强度同样很低,很难学到系统有用的知识。
中职学生在学校不想学、学不会或学不到知识、能力和技术,以至于中职学生极其容易流失。贵州一所中职学校的汽修班,高一时40多人,高二时30多人,高三就只剩下20多人了;广西一所中职学校全校3600人,除去高三实习学生外,实际在校生仅1000人,学校也分不清哪些学生是流失了的,哪些是还会偶尔来上学的。而学生流失,又会进一步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对于中职学校的老师而言,他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术,而是看管好他们不出事,这种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让中职教师感到挫败,由此出现了教师“隐性辍教”的现象,比如广西某中职学校大约有30%的老师隐性辍教。
最后,学生基础差,学校管理松散,学生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适应产业升级的职业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已经开始逐步实行“机器换人”和建立黑灯工厂,智能制造的大力推行意味着我国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相应地进行转型升级,培养出知识密集型、技能密集型并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现代产业工人。然而,我国中职学校却无法培养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
成都某职业中学电子专业电汽控制实训室学生在训练(资料图/新华社)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两方面的特性使得他们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变化:
一是中职学生初中理论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系统知识和操作复杂机器的基础和能力,也难以习得终生学习的习惯,比如很多中职生不会基本的数学运算,不懂简单的光电原理。
二是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压力,他们本身在初中时期就处于边缘状态,任由自生自灭,在进入职校之后,学校对他们只是底线要求,没有排名,没有竞争,缺乏严格考核和竞争激励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在职校的学习没有压力,缺乏积极上进和学习技能知识的主动性。
然而,智能制造时代所需要的现代产业工人,必须要拥有专业而系统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精湛的技术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工厂的需求。显然,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状况和培养要求,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严重不符。
从政策设计的角度来看,推动普职分流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将初中生分流以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但是政策推进的结果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及其家长的焦虑情绪。
原因在于,我国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低,学生得不到有效培养,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不理想,且在强制分流之后,中职学校后进生的规模变大,学生入读之后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因此,绝大部分家长不愿意将子女送到中职学校就读。
这一代年轻家长普遍接受过初高中及其以上教育,深知教育对于劳动力素质提升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普遍希望子女能够读高中、考大学。为了避免自家孩子在中考中落入后50%,家长们提前采取各种方式推动子女进行教育竞争。
比如,在中小学阶段加大对子女培训的力度,虽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双减”政策,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采取隐蔽的方式为子女补课;还有的家长会强化对子女的陪读,很多地区的陪读已经从高中陪读转向了中小学陪读。甚至还出现了中考移民,将子女从中考竞争激烈的地区移民到对于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比如从省城移民到周边地市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北京新增本土51+11
2022-05-03 08:0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74+5395
2022-05-03 07:5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奉贤防范区“烟火气”归来:市民捧鲜花漫步,沿街店铺有序复工
2022-05-03 07:2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疫情波动下降,专家: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2022-05-03 07:2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免费核酸检测首日,记者去这些便民采样点看看“方不方便”
2022-05-03 07:20 抗疫进行时 -
河北三河市宣布全市封控
2022-05-02 22:08 抗疫进行时 -
农民防疫期间下地、用喇叭向全村检讨,当地回应
2022-05-02 21:17 抗疫进行时 -
许勤当选黑龙江省委书记
2022-05-02 20:06 高层人事 -
-
嘉兴:7人行程卡带星翻下高速护栏入浙,两人阳性
2022-05-02 18:55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引发续发感染者较多的病例有三个特点
2022-05-02 18:55 抗疫进行时 -
微博回应“部分橙V用户未显示IP归属地”
2022-05-02 17:53 -
网传儿媳晒图感谢外地婆婆寄高档海鲜?江西省统计局回应
2022-05-02 17:1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福利院老人未死亡被拉走,5人被问责
2022-05-02 17:0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阳性病例在大润发购物致超市封闭?官方辟谣
2022-05-02 16:08 网络谣言 -
“我来,你们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都不知道,就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2022-05-02 15:29 -
-
上海嘉定2个方舱医院休舱
2022-05-02 13:45 抗疫进行时 -
救出一人用26小时,长沙塌楼事故救援为何这么难?
2022-05-02 11:47 安全生产 -
上海:疫情形势稳中向好,社会面清零进入关键攻坚期
2022-05-02 09:53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5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78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76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