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默克:美国及其少数盟国不代表“世界”,中国并没有被世界所孤立
【文/肯·默克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一些西方专家学者认为,“世界”正越来越抗拒北京的影响力,他们如此认为也许是因为最近进行的皮尤民意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以及一些西方和亚洲国家的公民对中国持负面看法。
然而,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世界”不仅仅是由美国及其少数西方和亚洲盟友构成的。此外,鉴于西方(主要是美国)媒体、政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数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向本国民众灌输有关中国的主观信息,所以皮尤的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如果有人问那些对中国抱持负面看法的人,他们是否有任何可信的证据证明这个共产主义国家做了媒体、政治家和专家学者指责它做的事情,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例如,皮尤民意调查的一些受访者只是附和了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未经证实的说法,即新冠病毒是由中国制造并向世界传播的。
因此,可以说,在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仅仅是被误导了,而是事实上他们早就被植入了先入为主的看法。绝大多数表达反华情绪的美国人可能从来就没去过中国,也不了解中国,但他们却相信媒体、政治家和专家学者对中国的描述。
无疑,中国首先要维护本国利益。在维护本国利益的过程中,它就免不了与包括美国及其盟友在内的其它国家发生冲突。
例如,在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或其它任何国家一样,已经并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研发,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购买外国的技术。一些中国个人或组织窃取外国机密技术也不足为奇。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并没有比中国更好:美国在本国最初的发展阶段也窃取过英国和德国的技术,并向全世界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慷慨地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去美国的大学和企业学习或工作,而且美国的所作所为还远不止此。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部分原因在于它从英国和德国窃取到了人才和技术。
大量前纳粹德国技术专家参与美国航天项目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当然,没有人认为负负得正,但指责中国做了美国及其盟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是虚伪和危险的,有可能导致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
例如,在美国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理工科的学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中国学生,禁止或限制这些学生在美国大学学习已经使这些大学面临财务难题,削弱了它们资助项目和进行研究活动的能力。
在美国的盟国,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也出现了。美国的盟国给中国贴上了坏人的标签,指责中国在南海欺负小国,以此为在这些海域进行的“航行自由行动”辩解。
在中国前国民党政府设立的“九段线”内,中国继续坚持其领土主张,研制和部署了更先进、更有杀伤力的武器去保卫它所声称的固有领土。既然美国及其盟国不愿与中国开战,那他们的“航行自由行动”就成了一个笑话,徒令该地区其它国家紧张。
人们确实可以这样说,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正在被孤立于世界之外。特朗普试图重启四方安全对话(最初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称此对话机制是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组成的“民主国家之钻”)以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崛起,但此对话机制并没有脱离纸上谈兵的范畴,而落得此下场也毫不奇怪。
中国实际上就是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中国即使不是它们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主要贸易伙伴。中国还呼吁通过对话解决领土争端,并提议共同开发该地区的资源。
关于少数民族人权受到侵犯的指控,唯一的“证据”是持不同政见者的说法和把职业学校刻画成监狱的照片。如果有人真想要考察新疆的情况——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2010年至2019年,西方指责中国对其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的维吾尔族人口实际增长了25%以上。
那些去过新疆的人,包括本文作者,都发现那里的信仰自由并没有受到压制。更重要的是,维吾尔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比土著、黑人和非白人的西班牙裔美国人更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并不吃惊地发现,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国家,几乎没有兴趣加入美国及其盟友的行列去扼杀中国的崛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已扩展到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和中东欧地区这一现实情况,就是美国未能成功招募到它们来一起对付中国的实例。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呼吁“四国机制”成员国领导人迅速展开会晤,这可能是为了组建一个“亚洲版北约”,以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然而,拜登的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因为印度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改善其与中国的关系,或者至少不让紧张局势升级。
例如,作为缓和边界紧张局势的姿态,印度和中国已开始在边境某些地区撤军。两国似乎也明白,合作远比对抗有益。印度放宽中国对印投资限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决定可能会促进印度总理莫迪的“印度制造”政策,推动印度成为工业强国。
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日本似乎也走上了一条对美谨慎之路,将经济利益置于地缘政治分歧之上。日本需要重振经济,结束新冠疫情,因此既没有心情也没有资源去与中国展开不必要的对抗。
即使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盟国,它们一边派遣军舰,表态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一边谨慎行事,尽量不挑起自身与那条“巨龙”的冲突。例如,法国表示,其船只不会进入中国12英里专属经济区,法国总统马克龙坚称,欧盟正在执行独立的对华外交政策。
因此,很难看出“世界”是如何孤立中国的,特别是在此时,中国正向50多个国家捐赠疫苗以应对新冠疫情,在80多个参与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投资数千亿美元,成为约12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列出的还仅仅是其参与的少数几项全球化活动。
而另一方面,美国却并没有把本国疫苗分享给其它国家,包括其亲密的盟友和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
事实胜于雄辩,西方专家、政治家和媒体所说的“世界正在孤立中国”根本就是一种妄想。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亚洲时报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美关系- 原标题:ASIA TIMES - Ken Moak: Just who is being 'isolated',China or the U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世卫称不完全排除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可能性,外交部回应
2021-04-01 07: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66360例、死亡960例
2021-04-01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长防长刚辞,三军司令也集体辞了
2021-03-31 22:42 拉美左翼 -
一名意海军军官涉嫌向俄武官泄密,两名俄外交官被驱逐
2021-03-31 22:31 -
BBC驻华记者不辞而别,华春莹:他跑什么?
2021-03-31 18:53 中国外交 -
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
2021-03-31 18:25 中西教育 -
央视网评HM声明:请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2021-03-31 17:48 大公司 -
韩国禁止散发反朝传单,却被美国列为重大人权问题
2021-03-31 17:29 三八线之南 -
范徐丽泰:希望选委会总召能够低调,不要指点香港事务
2021-03-31 16:57 香港 -
纽约州通过大麻合法化法案,将征收13%销售税
2021-03-31 16:34 禁毒战争 -
中方专家组:中国没有给原始数据的提法不成立
2021-03-31 16: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BBC驻京记者溜去台湾,华春莹:他跑什么?
2021-03-31 16:03 外媒看中国 -
澳大利亚要斥资10亿研发制导武器,“应对中国”
2021-03-31 15:57 -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确诊新冠后已痊愈
2021-03-31 15:47 叙利亚内战 -
苏伊士危机后,外媒更关注中国“钢铁驼队”
2021-03-31 14:52 一带一路 -
韩国本周将分别与中美对话,韩外长:不会二选一
2021-03-31 14:52 中国外交 -
他又口出狂言:福奇是“病毒之父”,允许中国“制造病毒”
2021-03-31 14:26 美国一梦 -
美媒渲染:中国主导电池供应链,可令美国先进武器“断电”
2021-03-31 13:28 美国一梦 -
白宫:美国与中国会在分歧中寻求合作
2021-03-31 11:48 中美关系 -
先来2万亿美元,“和中国比比”
2021-03-31 11:29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6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4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7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18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70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