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里科、卡瓦纳吉:为什么印太国家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文/凯丽·格里科、珍妮弗·卡瓦纳吉,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如同灰姑娘被迫提前离开舞会,美国总统拜登不得不缩减他5月份对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访问行程,取消了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历史性访问,跳过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以便及时返回华盛顿,赶在最后期限到来前继续债务问题谈判。
当华盛顿一边试图说服所谓的“骑墙者”国家参与围堵中国的联盟,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之际,拜登缩短印太之行的决定遭到了雪崩般的批评。拜登也许不愿意承认,但美国政府施压相关国家在经济上“去风险化”,如对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在国内5G网络建设中使用华为公司产品,拒绝来自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等做法,大有将印太地区分裂为两大阵营的趋势:一边支持美国,另一边倾向于中国。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那些正寻求战略对冲的国家仅仅是在拖延时间,推迟最终不可避免的选边站队决定,部分原因是他们担心美国可能不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这种逻辑认为,如果华盛顿能拿出更多的重视、官员出访与资金,就能令天平向己方倾斜,赢得这些国家死心塌地的效忠。
但几乎没有印太国家会以这种两分法评估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拜登在该地区多待几天也不可能改变任何想法,因为各国已经做出了决定。多向结盟(Multi Alignment)指当某国与多个大国间维持相互重叠的关系。对印太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备选项,而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媒体报道,拜登缩短赴印太行程,引发部分国家不满
该地区的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某些行为表示越来越担忧。然而,许多国家既不认同美国对中国所构成威胁的看法,也不认同拜登政府将世界划分为专制国家对抗民主国家这种过分简单化的分类。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帮助建立起一个基于互利共赢式合作的地区秩序。
东盟成员国和太平洋岛国都欢迎中国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即使美国及其民主国家盟友能够兑现“全体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他们也不可能放弃与中国深化贸易投资关系——无论拜登多少次访问印太,停留多久,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华盛顿的印太政策忽视了这个关键。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解释道,中国的“显著存在”意味着地区各国“都要学会与中国相处”,并提出与那些“并不完全志同道合,但在许多问题上彼此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合作的理由。华盛顿应该听取李显龙的话,因为指导印太国家外交政策选择的国家利益,而非价值观。
然而华盛顿似乎认为,东南亚国家与太平洋地区国家不愿明确站队美国的做法是一种暂时性的优柔寡断,试图通过拖延来搜集更多信息,了解与美国合作的潜在战略价值。事实上,这些对冲国家已经认定多向结盟是追求利益的最佳方式。
比如,拜登计划访问巴新以庆祝两国新签署的共同防卫协议,但该协议并不意味着巴新选择了站队华盛顿而非北京。这个国家与中国和澳大利亚同时拥有广泛的安全与经济联系,并试图进一步实现多样化。像巴新这样追求多向结盟,并不代表着纯粹中立,而是积极地寻求与多个大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在具体问题上与最能满足其安全经济利益的伙伴国家进行合作。
尽管印太国家对于实现多向结盟的方式与各自追求的伙伴关系组合存在分歧,但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坚定地捍卫多向结盟的立场,清楚地认识到与不同国家合作的风险和局限性。比如,尽管印尼、马来西亚同美国、中国、澳大利亚都有关切与分歧的意见,但两国还是尽力维持与那三个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关系。他们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并且继续与中国举行联合军演。印尼政府也决定接受中国的援助,为其打捞一艘失事沉没的攻击型潜艇。
2021年,中方曾派出军舰协助印尼打捞失事沉没的南伽拉号209型潜艇
与此同时,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寻求加强同美国的军事合作,主要围绕协助训练本国军人、军火贸易以及防务交流。尽管两国对美国的政策始终心存芥蒂,尤其是华盛顿通过奥库斯(AUKUS)这一美英澳三边防卫协议,进一步提高地区军事化程度,但他们还是与美国维持接触。
类似地,印尼、马来西亚一边欣然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尽管会带来一定的债务负担与其它成本,同时与美国在新冠疫苗等问题上合作。他们还通过与澳大利亚举行联合军演、停靠协议以及建立自由贸易体制,打造了强有力的经济与安全合作纽带,进而扩大了战略选择。尽管他们与澳大利亚政府就中国所构成的“威胁”性质,美国在印太存在的好处以及东盟的角色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关注优先级。
在这样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美国左右地区国家的影响力比预想的要小。从泰国、韩国等正式条约盟友,到印度这样越来越靠拢美国的伙伴国家,再到更加警惕美国区域存在的越南,印太地区国家正积极追求第三条道路。即便华盛顿最亲密的盟友——东京与堪培拉,也在彼此间、与印度和欧洲进行多向结盟。华盛顿几乎无法说服绝大多数地区国家放弃追求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全部一心一意地追随美国。
但对拜登政府来说,幸运之处在于,美国因国内政治导致的失误或外交不一致性,同样不太可能导致这些追求多向结盟的国家抛弃或远离美国。中国的政策选择,尤其是围绕南海问题,最有可能改变地区国家对结盟政策的立场。即便如此,他们也可能不会完全改弦易辙,而是调整与不同伙伴合作的方式,并试图寻找更求大国的支持。
一个坚定追求多向结盟的印太地区对美国外交政策有重大启示。
首先,它表明不管华盛顿如何努力,试图强迫各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政策都会失败。地区国家可能会欢迎来自美国的额外关注与加深双边关系的机会,但它们不太可能因此而“抛弃”中国。考虑到中国是地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多向结盟对后者来说是经济上的必然选择,但也是他们在安全领域所偏好的选择。
美国也许希望找到主动响应的安全合作伙伴。但印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不希望仅依赖一个安全合作伙伴——他们早已选择结交多个安全伙伴。
这样一来,多向结盟也增强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盟友对美国的价值和重要性,它们与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的关键伙伴国家有着密切关系。通常,华盛顿将这些忠实的盟友视作美国设计和领导下区域战略中的配角,但这种观点已经过时。
相反,美国应该围绕利用其最亲密的区域盟友(如日本、澳大利亚)与邻国的历史文化联系,来建立印太战略。让美国的盟友领导区域关系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令各国融入到一个彼此重叠但不排斥的伙伴关系网络,并提供比强迫各国选边站队更持久的战略回报。
与其试图改写规则以适应过去的战略,或对微小的外交挫折过度反应,只要美国认识到应该选择与多向结盟的现实合作而非反对它,那么美国将更为成功。
(原文于5月31日发布在“外交政策”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日本自卫队说了实话:朝鲜是借口,中国才是目的
2023-06-03 08:55 中日关系 -
我在巴西提“中国民主模式”,遭到很多反对
2023-06-03 08:52 南方声音 -
印度发生“本世纪最严重”火车事故,已致233人死亡
2023-06-03 08:02 印度惊奇 -
沙伊外长在南非举行会晤
2023-06-03 07:29 -
香会开幕晚宴上,中美防长握手
2023-06-02 22:55 中美关系 -
BBC又搞抹黑中国小动作,高福回应
2023-06-02 22:52 BBC那些事 -
“乌克兰若反攻将遭遇血雨腥风”
2023-06-02 22:48 乌克兰之殇 -
“我们支持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倡议,只要能实现乌公正持久和平”
2023-06-02 22:10 乌克兰之殇 -
俄称别尔哥得罗州再遭乌军炮击,已致2死2伤
2023-06-02 21:57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一批不怀好意的人正试图动摇俄国内局势
2023-06-02 21:38 俄罗斯之声 -
“西方必须考虑俄方担忧,乌克兰只是冷战残留的受害者”
2023-06-02 21:13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将就核军控同俄罗斯无条件谈判,但也涉及中国”
2023-06-02 20:35 -
史无前例被剥夺资格!匈牙利震怒
2023-06-02 19:42 欧洲乱局 -
“中方愿考虑再次派人到有关国家,就解决乌克兰危机进行沟通”
2023-06-02 18:59 中国外交 -
瓦格纳和车臣,上演“网络大掐架”
2023-06-02 18:35 俄罗斯之声 -
与泽连斯基会面后,武契奇没有回答记者的这个提问...
2023-06-02 18:28 欧洲乱局 -
马朝旭会见南非外长潘多尔
2023-06-02 18:27 中国外交 -
李辉:俄乌双方并未关起和谈大门
2023-06-02 17:30 中国外交 -
李辉:美媒报道完全不符合事实,明显挑拨中乌关系
2023-06-02 16:49 中国外交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2023-06-02 16:05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