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南向通”
4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多项议案,其中包括《关于开展“南向通”债券及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的议案》。
所谓“南向通”,指允许内地机构投资者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服务机构连接,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的机制安排,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继2017年“北向通”推出运行后,“南向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实现“南北双向”互联互通。
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发布的《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显示,“南向通”对投资者类型及使用额度有较严格限制。
《通知》显示,现阶段允许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暂定为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不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也可以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交易对手方暂定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南向通”做市商。
根据规定,“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上限不超过年度总额度和每日额度。目前,“南向通”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南向通”的运作安排 香港金管局
今年1月13日,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新措施,以进一步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的安排。
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将在“南向通”运作畅顺有序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一系列优化扩容措施,包括延长基础设施联网下的结算时间;支持基础设施开展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等多币种债券结算;及后续将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
3月26日,中国香港特区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原则上同意将债券通南向交易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合格投资者的增加,将使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能够购买全球债券,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寿近日通过“南向通”相关议案,或在为开展相关投资而做准备,这意味着“南向通”扩容至保险机构有望迎来进展。
观察者网向DeepSeek提问保险机构参与债券“南向通”有何意义,得到以下回复:
若允许保险机构参与债券“南向通”,将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险资资产配置,缓解境内投资压力
多元化投资需求:近年来,国内利率下行导致险资投资收益率承压,亟需通过境外市场寻求更高收益的资产。而“南向通”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投资香港及全球债券的便捷通道,尤其是香港债市的离岸人民币债券、美元债等高收益品种,可有效补充国内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缺口。
缓解QDII额度限制:此前保险公司主要通过QDII/RQDII投资境外市场,但QDII额度稀缺且审批周期长。通过“南向通”机制,险资可直接利用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减少对QDII的依赖,拓宽境外配置渠道。
2. 促进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深化两地互联互通
提升香港债市活跃度:香港债券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涵盖多币种债券(如美元、欧元、离岸人民币等),但流动性相对不足。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可增加市场深度,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完善“南北双向”互联机制:自2017年“北向通”开通以来,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增长显著。险资参与“南向通”后,将形成更完整的跨境资本流动闭环,增强境内外市场的联动性。
3. 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通过“南向通”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可促进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制度型开放的探索:保险机构作为非银金融机构参与“南向通”,是金融市场开放从银行类机构向多元化主体扩展的关键一步。此举可推动境内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为后续扩大开放积累经验。
4. 风险分散与收益提升
跨市场风险对冲:香港债市的多币种特性(如美元、港元、欧元债券)为险资提供了分散单一货币或利率风险的工具。例如,美元债券的较高收益率可缓解境内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压力。
增强投资组合稳健性:多元化配置可降低因境内市场波动导致的资产价值波动,提升险资长期投资回报的稳定性。
5. 政策试点与行业示范效应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预计初期政策不会全面放开,可能通过头部险企(如中国人寿)试点,逐步探索风险控制与监管框架,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带动其他非银机构参与:险资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其参与“南向通”可能带动资管公司、基金等非银机构跟进,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主体。
潜在挑战与关注点
额度管理限制:当前“南向通”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若险资大规模参与,需关注额度分配机制是否调整。
汇率与信用风险:跨境投资需应对汇率波动和境外债券信用风险,险资需加强风险对冲能力建设。
综上,允许保险机构进入“南向通”不仅是险资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突破,更是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开放、促进境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其政策落地将形成多赢格局,助力险资、香港市场及国家金融战略的共同提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蔺渊 
-
京东南京MALL开业:全渠道战略下的商业突围与城市消费重构
2025-04-30 20:01 -
百济神州在美国专利纠纷中获胜,USPTO裁定相关专利无效
2025-04-30 19:54 观网财经-健康 -
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银行理财代销规模居行业第二
2025-04-30 18:47 -
茂业商业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传统零售转型之路挑战重重
2025-04-30 11:44 -
阿迪达斯今年一季度销售创新高,大中华区连续8个季度较快增长
2025-04-29 21:49 -
建行浙江省分行原行长高强被查
2025-04-29 20:05 金融观察 -
茶咖日报|奈雪门店回应倡议喝奶茶代替水:玩梗,已撤下
2025-04-29 19:24 观茶咖 -
穿越周期、创造长期价值,豫园股份2025年一季度砥砺前行
2025-04-28 22:00 观网财经-消费 -
金融观察员|支持在沪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长三角企业;央行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
2025-04-28 19:53 金融观察 -
宁波银行一季度净利润74.17亿元,同比增5.76%
2025-04-28 19:53 金融观察 -
贝泰妮2024年营收57.36亿,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2025-04-28 17:21 观网财经-消费 -
多家民营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
2025-04-28 16:23 金融观察 -
蚂蚁豪掷28亿港元要约收购香港券商,将拿下第一块证券牌照
2025-04-28 16:17 金融观察 -
茶咖日报|蜜雪冰城布局啤酒赛道,霸王茶姬首家北美门店试运营
2025-04-27 19:09 观茶咖 -
从技术驱动到软硬协同,格灵深瞳高管变阵重塑经营战略
2025-04-27 18:04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气候周2025|GF60气候投融资与可持续信息披露论坛成功举办
2025-04-26 10:49 金融观察 -
茶咖日报|快乐番薯被曝价格全线腰斩;奈雪的茶与《鸣潮》联名
2025-04-25 20:04 观网财经-消费 -
九州通的“医美阳谋”:医药流通利润触底,6.73亿下场掘金
2025-04-25 18:59 观网财经-健康 -
恒瑞医药一季度净利增36.9%,单季度研发费用超15亿
2025-04-25 18:55 观网财经-健康 -
体外诊断龙头的“至暗罚单”,塞力医疗因违规合并被罚1785万
2025-04-24 21:38 观网财经-健康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