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锋:被美俄“越顶外交”撇下,欧洲开始谈“战略定力”
最后更新: 2025-02-20 13:36:07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政策大转向,绕开欧洲直接与俄罗斯开展“越顶外交”,副总统万斯更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投下“重磅炸弹”……震惊、愤怒、失望、抗议,欧洲政治精英的复杂情绪已经不足以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如何冲击欧洲在援乌问题上的立场?万斯的演讲将跨大西洋关系矛盾公开化,对未来四年欧美关系意味着什么?在世界局势越发不确定的的当下,中国声音如何在由西方建制派精英主导的平台呈现更大的影响力?
就相关话题,观察者网对话了刚刚参加完慕尼黑安全会议回国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教授,带来他的一线观察。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乌冲突问题是绕不开的话题。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现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氛围,与往年的会议有何不同?
姜锋:俄乌冲突在2025年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由于政府换届,美国的乌克兰政策进入新阶段,迎来非常大的变化,从全力支持乌克兰到全力推动尽快停火,这带来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氛围。
此外,原本美国、欧洲站在一起支持乌克兰。如今,美国已经同俄罗斯开展直接接触、讨论结束战争的问题,欧洲人和乌克兰人深刻地感受到被“越顶外交”的滋味。尤其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的讲话,对欧洲人来说是巨大的冲击。
我在现场的一个直接感受是,对于美国已经表现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想法或者说尝试,欧洲人是非常的担心、焦虑与失望。无论是大国小国,政治家、军人还是学者,他们都不满美国越过欧洲、乌克兰与俄罗斯谈判的做法。
不满之余,慕安会上欧方代表的普遍立场是,美国与俄罗斯关于乌克兰停战的任何决定,只要欧洲、乌克兰没有参与谈判进程,欧洲人都不会接受。此外,所有围绕停战的谈判进程,欧洲与乌克兰都要求参与。在具体条件上,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坚持让乌克兰加入欧盟与北约这两点“不容谈判”,认为俄罗斯没有权力提要求。而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已经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可想象”,恢复到2014年之前的领土状态也不现实。因此,欧美双方在处理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从出发点到原则都存在巨大分歧。
受访者供图
我也注意到,欧洲代表提出,欧洲自己需要反思哪里做得不够好、不够快,要“多做少说”,应该主动地提出方案、推动解决问题,而不能等着方案送上门。
观察者网:在本次会议上,欧洲国家就应对俄乌冲突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存在哪些分歧?
姜锋:首先,对于俄乌冲突的现状,欧洲方面有许多愤怒、失望与抗议的声音,但整体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声音。以部分小国领导人为代表,第一种声音认为,不应该再犹豫或争论,而是要给人、给钱、给武器,加大援乌力度、追求迅速打赢这场战争,只有这样俄罗斯才肯谈判,公正地解决俄乌冲突才有可能。有的国家、主要是小国的领导人甚至提出欧洲要进入“战争状态”“紧急状态”。
另一种声音则呼吁,欧洲需要赶紧组建军队,派往乌克兰。但这里又出现了矛盾,法国国防部长表示,可以派出军队,但需要有人提供空中掩护等配套支援,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只有等所有问题都安排好了,才可以派兵去乌克兰。这不像是去打仗,而是像去度假。现场也有不赞同建立欧洲军的声音,认为欧洲根本做不到。
第三种声音的代表,包括了德国基民盟主席、总理候选人默茨,他表示德国可以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但条件是各国要在援助问题上步调一致、做好协调。默茨还指出,在加强欧洲自身安全防卫能力的建设上,仅仅靠投钱是不够的,因为各国的体制都不一样,需要从根本上形成统一的安全制度。给人的感觉是,各种话都说圆了,都有可行性,但最后什么也做不了。
本次幕安会的讨论中再次凸显了组建一支欧洲军队的迫切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发言时也非常不满,他说,若没有一支欧洲军队,就无法真正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而如今欧洲唯一有实战经验的就是乌克兰军队,且乌军是“在无人机作战领域全世界最优秀的军队”。泽连斯基认为乌军应该成为组建欧洲军队的核心部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还有部分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比较与众不同的观点,芬兰总统斯图布就认为,欧洲除了必须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外,也需要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他不相信俄罗斯能够像新一届美国政府期待的那样配合,很快解决俄乌冲突问题,认为俄罗斯的态度会非常反复,以至于将惹怒特朗普政府。因此,斯图布建议欧洲要“保持定力”,要努力让美国感受到,俄罗斯是不可信的,不顾欧洲人、乌克兰人的利益追求停战不可能成功。
如果最终呈现出这样的局面,至少有一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认为,特朗普还是会回到与欧洲合作解决冲突的这条路上。
观察者网: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的讲话引发巨大争议,将美欧之间的矛盾摆在桌面上。据您的现场观察,这给欧洲代表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姜锋:确实是非常大的冲击,欧洲代表普遍使用了震惊(shock)这个词。他们知道美国的对欧政策会改变,但没料到会变得如此深刻、激烈。这个讲话动摇了跨大西洋关系的一个基础,即共同价值观。
万斯认为欧洲的民主原则不对了,制度出了问题,说欧洲面临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来自于建制派害怕民众自由表达的意志。这番话彻底地否定了欧洲的现行制度与民主质量,让欧洲人难以接受。包括德国国防部长、德国总理都在后面的讲话中做出反驳。
万斯的讲话直接暴露出美欧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了持续回荡在慕安会现场的一个声音。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14日,万斯还在慕尼黑会见了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结合马斯克此前站台欧洲“右翼”政党的一系列做法,万斯的讲话是否能代表美国推动欧洲政治“右转”的一次“发令枪”?该如何评估其意义?
姜锋:应该说,万斯的讲话对欧洲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对于欧洲政治的极端化趋势形成了很大的推动力。由于社会分裂导致政治分化,整体上向右转,近年来欧洲的民粹主义思潮声势突起,这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这标志着欧美关系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陷入摩擦,因为暴露了双方基本价值观的不同,也就是处理彼此关系的出发点不一样了。未来,特朗普政府更在意如何减少对欧洲的投入,同时获取更大的收益。当中,比如双边贸易赤字的问题、国防预算的问题,美国都要求欧洲加大投入,自己则要获得更大的回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坐C位的两名华人是谁?背后还有这三位……
2025-02-20 13:35 -
法国小伙向中国无偿捐赠622张日本侵华照片,有新消息
2025-02-20 13:30 中法关系 -
不演了,美国白宫吹捧:国王万岁!
2025-02-20 13:17 美国政治 -
“DeepSeek背后 有所炫目的大学”
2025-02-20 12:10 外媒看中国 -
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严正声明
2025-02-20 10:46 -
欧盟贸易专员献殷勤:对付中国好商量,那关税…
2025-02-20 10: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持有美债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5-02-20 10:27 -
新“空军一号”项目一拖再拖,特朗普暗示要换掉波音
2025-02-20 10:02 航空航天 -
英国首相化身“嘴替”:泽连斯基就是丘吉尔
2025-02-20 09:54 -
印度在阿富汗将有新动作,“生怕落后中国”
2025-02-20 09:48 龙象之间 -
美驻华外交机构要有“大动作”?
2025-02-20 09:26 中美关系 -
美国关闭国际开发署,中国会否加强对外援助?我使馆回应
2025-02-20 08:37 中国外交 -
澳大利亚:不同寻常!但中方没毛病
2025-02-20 08:13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赶紧的,不然国家就没了
2025-02-20 08:05 乌克兰之殇 -
国安部:间谍以招聘兼职为掩护,诱骗同学窃取秘密
2025-02-20 07:22 国家安全 -
普京:愿同特朗普会面,但…
2025-02-20 06:46 俄罗斯之声 -
未来5年每年削减8%,特朗普对国防预算出手
2025-02-20 06:4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两架小型飞机相撞,致2死
2025-02-20 06:45 航空安全 -
美国再不给钱,非洲这个大规模项目或转向中国
2025-02-19 23: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没有人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
2025-02-19 23:21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126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39“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84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44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