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康:冲过“历史三峡”,“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不是空话
最后更新: 2024-01-25 16:27:21【导读】 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宏观形势论坛”在京举行。本文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会上的演讲,观察者网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演讲/贾康】
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从两个侧面来勾画从短期到中长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从当下判断,我认为中国以现代化为战略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要冲过“历史三峡”的关键性历史考验阶段。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都非常适合描述当下这个阶段的特征。
中等收入陷阱等全球统计现象表明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现在看着要到高收入经济体门槛的时候,种种困扰、不确定性却都呈现出来了。
在2010年,中央提出“稳中求进”这个经济工作总基调之后,从2011年到2022年,我们的经济增速是一路下行的。最新的2022和2023年两年复合平均增长速度是4.1%,它已经滑出了所谓中高速的合理区间,和我们经济学家一般有共识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距非常明显,也达不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后,总书记的说明里已经点明的15年保证速度的量值要求。
但如果以2023年这一年同比5.2%的增速为契机,展望2024和以后的年度,我们却要看到它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这一年我们站在了所谓中高速的底线之上,并且大概率是能够避免今年、明年、后面的年度里不再出现2020年和2022年那样的新低。
三年疫情,我们在抗疫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我认为大概率上使我们足以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疫情的反复而不对经济社会产生那么大的拖累。只要把已在2023年8、9月以后向好的趋势、继续向好的基础夯实,今年、明年是很有希望在中高速的区间底线之上运行的。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我先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如果说对2024年的引导性目标,作为研究者提一个建议的话,我认为应该非常鲜明地仍提为5%,甚至可以考虑5%以上。国外那么多研究预测的量值都是5%以下,像IMF甚至低到4.2%,高盛为4.5%,国内不少券商预测是4.7%、4.8%,而我之所以认为应该继续提5%,基本依据要从下面两个角度展开。
从总体全局看,有客观、主观两大方面的认识。
首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的成长性方面的支撑,我们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按照唯物史观——我是认同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定应认识到生产力创新发展作为根本性、决定性因素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客观上是有共性的。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在共性的轨道上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法治民主化,再加上中央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六大潮流合成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潮流,结合中国特色,它的客观规律性表现在中国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是在人家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我们再急起直追,是在符合规律的轨道上有了超常规的发展。
具体观察,作为一枚硬币两面的工业化和其必然伴随的城镇化,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现在走到什么地步了?
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化绝对不像有些人所说的已经到了后期,中央的认识也非常清晰,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我们的这一国际地位还没有改变。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工业化实际上处于从中期向中后期、后期的转变阶段,“世界工厂”大而不强,必须实现升级,“中国制造”必须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能制造”。后面的发展纵深和潜力空间还十分可观。对于现在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我们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同时,我们自己客观方面的成长性的支撑不能忽视。
而城镇化的真实水平,我认为这更是应该强调的。我在很多场合都专门说到,我完全不同意只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这是最新的指标;首先要看的,是那个不掺水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7%。一大半中国人还没有取得市民身份,前面已经进城的3亿多人中,至少有2亿多人在城市、城镇居住、工作、生活了很多年,就是苦苦拿不到城市户口。
什么道理?因为我们的发展没到那个份上,真实城镇化水平不足以给他们提供一视同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这和关于工业化的认识相类似,我们明显的不足和短板的背后,是我们要补欠账,我们要继续升级发展的潜力空间不可忽视。这个发展纵深,在规律性的轨道上是客观的。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两个城镇化指标放在一起,如果直观地拿城镇化的水平来判断的话,我认为中国真实城镇化水平可以中和一下,到55%左右的话,那么按照国际经验走完伴随工业化发展的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还会有15个百分点左右的空间。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当然在年度城镇化真实水平提高方面它是减速的,但总体上仍然是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假定一年上一个点,还得走15年。
所以从这个角度,以客观成长性的基本判断来说,我们要看清楚中国经济发展所谓的韧性、“回旋余地”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它确实有客观性的支撑力依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沪指大涨3%,中字头个股罕见集体涨停
2024-01-25 16:04 观网财经-金融 -
被迪奥“撞款”一年后,中国人正在夺回马面裙的话语权
2024-01-25 15: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遭途虎索赔500万,京东养车回应:再补贴5亿推“震虎价”
2024-01-25 15: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股4400多只个股上涨!“中字头”板块大爆发
2024-01-25 12:00 观网财经-金融 -
增收降利、经营现金流为负,祥邦科技百亿目标估值能否实现?
2024-01-25 08:38 观网财经-金融 -
房地产融资新政!两部门:经营性物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评估价值七成
2024-01-24 20:32 观网财经-房产 -
官宣!杭州迈入“两万亿俱乐部”
2024-01-24 18:59 观网财经-宏观 -
马云成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2024-01-24 17: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市场引发对通缩担忧?央行行长回应
2024-01-24 17:48 观网财经-宏观 -
个人养老金制度将推进全面实施
2024-01-24 17:18 观网财经-宏观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2024-01-24 17:10 观网财经-宏观 -
腾讯旗下拳头游戏裁员11%,美国游戏市场也撑不住了?
2024-01-24 17:0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64.2亿元海淀拿地,腾讯计划在京再建集中办公场所
2024-01-24 15: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马云、蔡崇信增持2亿美元后,阿里美股市值反超拼多多
2024-01-24 14: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让全球人才为中国打工,我们还缺点什么?
2024-01-24 11:50 -
25省份公布去年GDP:15地增速跑赢全国
2024-01-24 07:25 中国经济 -
突发!马云、蔡崇信大幅增持,阿里美股盘前大涨6%
2024-01-23 22:31 -
江西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锂电等领域进入“国家队”
2024-01-23 18:53 观网财经-汽车 -
预制菜国标要来了?消息人士:内部意见尚未统一,远没到发布阶段
2024-01-23 17: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曾高喊“逼空”,半夏李蓓再发声:犯了速胜论的错误
2024-01-23 17:53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