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 英格尔·索尔蒂: 欧盟需要独立宣言,中国是华盛顿共识的最后捍卫者
最后更新: 2025-04-16 09:06:16编者按:欧洲正在遭遇大麻烦。特朗普上台以来,对欧政策和对俄乌冲突态度发生180度大转折。被美国“脱钩”之后的欧洲,一边渲染“战俄”英雄叙事,一边宣布“重新武装欧洲”。英国宣布,到2027年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欧盟的“欧洲再武装” 计划将在4年内调动资金8000亿欧元,意味着军事支出目标从当前2.18% 升至3.5%附近。其中最引入瞩目的是德国,该国通过法案取消了二战以来国防开支占比限制,宣布未来军费开支占比可能增长到3-3.5%。欧洲军备竞赛呈现愈演愈烈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另一支迅速崛起中的右翼力量,与特朗普的MAGA运动遥相呼应:他们反对移民、主张脱欧,有时候表现得更为“亲俄”,“亲华”,似乎为中国的外交留出了想象空间。
如何看清欧洲当前的形势,如何研判中欧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近期,观察者网与德国罗萨卢森堡基金会外交、和平与安全政策高级研究员英格尔·索尔蒂(Ingar Solty )进行了一场对话。英格尔·索尔蒂是著述颇丰,其中包括《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站在卡尔·马克思的肩膀上》和《36卷版马克思主义》。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是一个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非盈利基金会,倾向于德国左翼党,得名于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罗莎·卢森堡。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政治研究和教育组织之一】
英格尔·索尔蒂(Ingar Solty)与观察者网连线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观察者网:您刚刚从中国回来,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从一个德国左翼学者眼里,中国给您的印象?
英格尔·索尔蒂:过去18个月里,我去过四次中国。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受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之邀参加了一个关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研讨会,那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每次看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我都感到无比惊叹——你知道的,这个国家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身处其中的你们可能也无法察觉。
比如,过去常见的汽油摩托车正逐渐被电动车取代,诸如此类的变化实在令人惊叹。中国社会展现出的活力令人瞩目。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在电动车革命方面取得的惊人进展。这一点与过去四五年西方国家电动车革命屡屡受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这点让我非常震撼。
此外,中国人的自信也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我2013年访问中国时,我很开心地看到,中国人在养老金改革(丹麦案例)或劳动力市场改革(比利时案例)方面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要知道,这是一个拥有四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却对欧洲如此小的国家及其社会改革的细节了如指掌。我逐渐意识到,这与中国人的发展主义视角密切相关。
但如今中国在许多方面比欧洲和美国更为发达,这种自信让我由衷赞赏。我也注意到基尼系数在下降,财富差距正在缩小。中国正成为一个更具社会公平性的国家,并朝着这个方向稳步迈进,这一点我高度认可。
同样重要的是,我曾经到青海切身感受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当时有来自斐济、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拉美等国的众多领导人齐聚一堂。我们一起目睹了中国如何为全球南方国家——尤其是在气候政策和绿色技术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化发展的替代路径,我认为这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历史意义,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览作品《救助藏羚羊》 作者:仁增多杰
自 1949 年以来,中国历经了社会主义革命,也已经从苏联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又试图利用市场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同时接纳了市场带来的破坏性。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实验,它不仅影响着世界历史,而且与西方社会所铺设的现代化道路不同。要知道,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必须经历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我认为,就世界历史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意义非凡。
特朗普刻意塑造了“国际西方极右翼”代表的形象
观察者网:我看到您曾经和一位作者探讨过法西斯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民粹主义。当下的西方世界,特朗普的“MAGA”意识形态不仅仅在美国有大量的追随者,而且在欧洲也有不少类似的意识形态形式,比如我们看到德国选择党、法国“国民阵线”,以及在奥地利被西方媒体称作“极右翼”的政府,都有不少民众基础。在您看来,他们一样吗?您如何看待这股保守思潮在西方的流行?
英格尔·索尔蒂:我认为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意思是,当然存在国家差异和具体国情,但公平地说,它们是同一运动、相同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冲突的结果。他们对自己也是这样认识的。
可以说,从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不难发现,他刻意塑造了自己“国际西方极右翼”代表的形象,而非西方国际社会的网络意见领袖。值得注意的是,他未邀请现任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甚至未邀请即将接任德国总理的可能人选弗里德里希·默茨,相反,却邀请了德国极右翼选择党(AfD)领导人爱丽丝·魏德尔,以及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这一选择极具象征意义——显然这是向全球极右翼势力传递明确信号。
欧洲极右翼崛起:从左至右 德国选择党领袖爱丽丝·魏德尔、荷兰版特朗普自由党领袖威尔德斯、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右翼势力已形成显著政治气候:在法国接近掌权,在荷兰成了议会第一大党,在奥地利和意大利实现了执政,在美国更是实现了总统职位的二次蝉联。这股强劲趋势表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着深层的结构性诱因,这些结构性矛盾为极右翼的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最终导致这些政治力量的登台。总体而言,这种运动在许多方面具有法西斯主义或法西斯主义前身组织的特征,尽管仍然存在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政治力量内部确实存在右翼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元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政治纲领的确有意识地试图突破传统自由议会制框架,既非简单的威权统治模式,也未否定普选制度。虽然如此,其核心诉求是显著强化行政权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2025-04-16 08:3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税前奏?特朗普下令启动调查
2025-04-16 08: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白宫: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学道歉
2025-04-16 07:57 美国一梦 -
两名中国公民遇害,中国驻意使馆发声
2025-04-16 07:43 -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争端升级,互相驱逐12名外交人员
2025-04-16 07:38 非洲之窗 -
白宫称在停火前提下或与俄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2025-04-16 06:45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2025-04-15 23: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海关总署召开进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座谈会
2025-04-15 22:55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2025-04-15 22:50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2025-04-15 22:3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中越联合声明(全文)
2025-04-15 21:35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2025-04-15 20: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步出舱门,马来西亚总理及高级官员热情迎接
2025-04-15 19:49 -
习近平专机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热情迎接
2025-04-15 19:16 -
习近平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2025-04-15 18:54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2025-04-15 18:49 -
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2025-04-15 18:19 -
“特朗普,白日做梦”
2025-04-15 17:5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5-04-15 16:47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