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益平:金融改革如何支持经济“稳中求进”?
三是监管弱。
监管弱主要是说监管体系尽管比较庞大、比较完整,我们有机构、人员、手段、措施,但实际上在识别和化解风险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
过去40年,中国是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大的金融危机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过去维持金融稳定最主要的手段并不是通过好的金融监管,而是政府兜底,有问题政府兜底,从而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
高速增长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但确实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可能永远这样靠政府兜底来化解,兜住金融体系出现的风险。
因为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金融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不可能永远靠政府兜底来兜住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所以监管比较弱这一点也需要改变。
四是我们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国际上一般把金融体系分成两类:市场主导、银行主导。
市场主导就是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在整个金融中介当中的比重比较高,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美国。
另外一类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像德国、日本银行在整个金融中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也就是说,在金融中介当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银行部门,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
简单地概括一下,我们经过40年的时间重建了一个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的突出特征,具体而言就是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
03 未来金融领域改革的两大重点
为什么我们今天对金融体系有很多的抱怨?我刚才讲了金融效率下降、金融风险上升。改革开放前30年,总体金融体系还是非常有效,在改革开放的头30年,我们的GDP年均增长9.8%,金融体系非常稳定。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套金融体系肯定是发挥了它有效的作用,支持增长、支持金融稳定。
为什么过去有效,现在变成了效率下降?我们也做了很多实证分析,数量分析,我们发现政府对金融体系的一些干预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对经济增长是发挥正面效应,但最近确实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
如果说过去的增长模式是要素投入型的,今天要变成一个创新驱动型。这个转变对我们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金融体系过去是有效,现在变得效率就不那么高,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在转型,同时要求金融模式也要转变。
未来金融体系怎么继续往前走?总的方向还是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改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更多地要靠“市场”,而不是靠政府的干预,这是一个大方向。
具体而言,我们有两个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1)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为什么很重要?过去金融是粗放式的增长,现在要支持经济创新,过去这一套规模大、管制多、监管弱、银行主导的体系就有一点力不从心。金融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其中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考虑:
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金融中介的比重。
辽宁大连:“信用资本·金融创新 引领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启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是很重要的创新。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仍在中国金融体系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时候对银行如何支持经济进一步的增长和创新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有很多业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地创新,才能适应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创新的要求。
三是数字金融的创新。包括现在看到的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特别是用数字技术来支持信用风险评估,来支持对企业的融资。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变化,而且中国这方面走在前面的。
在金融创新中,还有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过去这一套体系实际上是更加适合于支持大型企业,因为过去我们做信用风险评估,要么看财务数据,要么看抵押资产,但中小企业这两方面的资质相对来说都比较缺乏。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今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原因在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当中的地位已经是举足轻重,无论在税收贡献、GDP增长、城镇就业以及创新都是远远超过半壁江山。
如果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那我们的创新、就业会有问题,可持续增长也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所以金融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支持经济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支持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2)金融监管方面
前面讲中国过去维持金融稳定主要靠政府兜底,但现在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由政府兜底,这样的结果最后可能会导致总体金融风险变得越来越大,长期还会引发道德风险的问题。所以将来要逐步地走向一套完整的金融监管框架。那该如何建立呢?
我认为首先政策目标应该明晰三点:一是保障公平竞争;二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三是维持金融稳定。所有的政策应该就围绕这三点,其它的政策目标可以让其它部门做更好一些。
其次,有了明确的政策目标以后,要给予监管部门足够的权力、足够的工具、足够的动力去落实执行这些政策。
最后需要有一定的问责,过去看到一些部门是机构有、人员有、规则有,但就是没有落地,没有落地的原因当然很多。
纵观40年的经济改革历史,我们建立了这样一套庞大的体系,可以看到过去改革的效果是不错的,但在这中间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我们碰到很多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短期来看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除了我刚才讲的大的经济转型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国际市场的变化、疫情的冲击等等。
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些问题,明年要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样的政策目标,金融政策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许家印:不许任何人躺平,一定能还清债务
2021-12-27 07:40 大公司 -
腾讯、网易:元旦未成年人每天限玩游戏1小时
2021-12-26 17: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西安新增确诊155例,全球最大闪存基地进入紧急状态
2021-12-26 13:53 观网财经-科创 -
普京2022年已安排的唯一出国访问是……
2021-12-26 10:52 北京冬奥会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四季度例会: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
2021-12-25 22:34 观网财经-宏观 -
全国首家终端快充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快充发展进入新纪元
2021-12-25 21:53 大公司 -
15个副省级城市住户存款:杭州人均近12万,沈阳超广深
2021-12-25 20:34 观网财经-宏观 -
胡润40岁以下富豪榜前三:都在整合中国资源赚全球的钱
2021-12-25 18:01 观网财经-评论 -
黄奇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争取国际碳定价权
2021-12-25 15:01 能源战略 -
江苏特斯拉坠河事故已致1死,警方通报:非试驾
2021-12-25 11:42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圣诞头条:2325架次航班取消,8000多架次航班延误
2021-12-25 10:34 观网财经-海外 -
经济日报: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
2021-12-25 09:54 观网财经-宏观 -
成渝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2025年初步建成
2021-12-25 08:32 西南城事 -
证监会: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应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2021-12-24 21:46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信达拟出资60亿认购蚂蚁消金20%股份权益
2021-12-24 21:05 大公司 -
供应链混乱中的圣诞节:扫货机器人抢光了人类的货
2021-12-24 17:34 观网财经-消费 -
外媒:全球投资者追捧中国资产ETF
2021-12-24 16:42 观网财经-海外 -
招行厦门分行行长赵启柱坠楼
2021-12-24 16:32 -
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驻上海,李强王勇揭牌
2021-12-24 16:15 观网财经-宏观 -
“广东民声热线”遭怼
2021-12-24 15:21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