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仁伟| “一带一路”告诉世界:“非西方”的全球治理正在崛起
比如让全世界棘手的毒品问题,我们知道原来世界有三大毒品产地:阿富汗、哥伦比亚和金三角地区。金三角所在的湄公河澜沧江流域原本毒品犯罪非常猖獗,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河流流经各个国家,旁边又是丛林,所以没法管管不住,而现在由于“一带一路”进入了这个地区,澜湄流域实现了六个国家共同打击毒品的区域制度——上游发现了,马上报告下游具体信息,下游的国家开始堵截,这样上下一起联动,金三角的毒品就很快控制住了,现在那里已经不是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了,东南亚地区的毒品生产和交易已经大大减少。
多国合作的澜湄流域联合巡逻执法使“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犯罪得到有效控制(图片来源:文汇报)
那么,如果澜湄流域可以做,它的模式,它的经验就可以被很多区域借鉴了——很多国家都有共同的河流,共同的山脉,共同的道路和基础设施。所以说,全球治理是个大概念,它最后要通过区域治理来实现。每一个区域的条件不一样,发展程度不一样,不能等到所有的区域都一个水平再治理,“一带一路”提供了这样的治理的多样性和不同步的发展方案。所以有了“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就可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来推进。
以前的全球治理就是“西方治理”,甚至于就是“美国治理”。目前这一套西方治理或者美国治理,不仅已经不太符合全世界总的平衡,而且连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美国自己也在退出去。所以全球治理以西方治理美国治理为主的时代正在过去——它已经承担不了全球发展的需要,所以“一带一路”它代表着非西方的全球治理。西方治理的下降和非西方治理的上升,这种“此消彼长”就是全球治理的一对矛盾,刚才说的是“上-下”,这里是“东-西”,所以“一带一路”代表着一个全球治理的方向,一个趋势,一个未来。
观察者网:您说到了“一带一路”将改变全球治理的趋势,在这方面东西方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一带一路”效应的初步显现,近年来西方媒体带领舆论发起了很多针对“一带一路”的批评,让外界很多人开始质疑“一带一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黄仁伟: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一带一路”取得成功。他们知道这个倡议不是他们提出的,也不是他们做的,所以如果中国提出来并且做成功了,这对于整个西方秩序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他们宁可看到你做不成,所以他不会站在正面来讲“一带一路”的成功。因此他们会格外关注“一带一路”产生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尽量放大,尽量把它们渲染成“一带一路”的主要议题,主要内容:“中国人‘一带一路’最后要黄了,失败了,你们谁跟着他走,最后都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一带一路”这么大的项目不免会有失误,不免会有中国缺乏经验造成的不成功,所以只要抓住一个不成功,他们就把所有的其他的案例都覆盖掉,造成了一个大的氛围,于是就围绕“一带一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
我们现在最常听到的一种批评就是“债务陷阱”,此外还有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为了地缘政治,为了建立新的霸权,为了改变世界上的西方秩序,为了建立势力范围。另外,他们说中国也开始干涉各国内政了,因为“一带一路”深入到各国,然后中国以“一带一路”输出意识形态,输出中国模式,会改变这些国家的政权等等。
所有这些有三点最基本的东西可以驳斥,但是很可惜我们国内的许多学者没有抓住。
第一就是所有这些西方的论调都是推测,都是根据他们西方几百年的发展经验和逻辑,认为“我们曾经这样做了,轮到你们的‘一带一路’肯定也是这么样的”——这是西方几百年逻辑的继续。更有甚者,西方的这段历史已经上升为一整套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理论,这套理论也被包括中国许多学者接受了。他们用了这套理论来判断来检验,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得被动进入这个逻辑里头。
第二,他们没有充分的数据和事实,往往只是抓住其中的一个片段,以偏概全。不管有意无意,只要抓住一块就说是全部。所以什么债务陷阱,还有什么破坏生态,他没办法拿出“一带一路”的整体数字,而是抓住其中一个案例一个项目,就说“一带一路”就是这样,这是他们最常用的手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央视调查:女大学生溺亡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9-10-17 22:35 疑案追踪 -
审判长当庭怒斥区政府:漠视开发商强拆
2019-10-17 22:33 拆迁 -
乱港分子炒作少女自杀案嫁祸警方,死者母亲首度现身
2019-10-17 22:21 香港 -
@上海市民:今后在上海住酒店不用带身份证了
2019-10-17 21:19 上海观察 -
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48 -
重大博物馆参评专家否认参与鉴定,称只是简单参观
2019-10-17 19:33 -
丁石孙同志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2019-10-17 19:25 -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李强应勇专门察看了这个特色商品展销会
2019-10-17 19:06 上海观察 -
“搞乱香港你还能安心吃饭?!”
2019-10-17 18:47 香港 -
挪威政客提名“香港人”竞选诺贝尔和平奖 中方回应
2019-10-17 18:41 -
-
媒体暗访PUA:成为导师可月入10万,需和100个女性发生关系
2019-10-17 17:43 -
-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9-10-17 16:5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任正非:6G或十年内投入使用
2019-10-17 16:47 华为 -
成为观察员 送观网周边好礼
2019-10-17 16:42 -
外交部:两名美国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9-10-17 16:38 -
受贿7244万余元,当庭认罪悔罪
2019-10-17 16:15 廉政风暴 -
地铁上被猥亵,女子揪住对方一路拽到警察面前
2019-10-17 16:10 依法治国 -
复旦开了门新课,就叫“似是而非”
2019-10-17 15:56 趣读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