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毓堃:左派回归的乌拉圭仍是“拉美典范”?
“民主共存”、避免极化:乌政坛继续保持拉美“例外状态“?
2024年是少见的“超级大选年”,仅拉美地区便有七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大选。一提起拉美国家及其政坛选举,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便是日趋激烈、极化的“左右对冲”:由于激进乃至极端势力在各自阵营迅速抢占话语权和主导权,愈发极化的左翼和右翼阵营在施政和政治生存空间中的“共同底线”持续萎缩,动辄在政策上互相推倒重来,在政治斗争中不惜“赶尽杀绝”......
例如今年6月初,墨西哥大选前,政治暴力层出不穷,导致至少37名候选人遇害身亡;7月底的委内瑞拉大选,由于反对党候选人、地区及域外部分国家不承认选举结果,抗议活动层出不穷,最终演变为内部骚乱,左翼政府对反对派人士采取司法抓捕行动;巴西大选已经结束近两年,巴西司法部门却在日前正式指控右翼前总统博索纳罗图谋政变、谋害当选的左翼总统卢拉。
2024年8月17日委内瑞拉反对派全国示威抗议当局选举作弊。 AP
相比之下,同年举行大选的乌拉圭似乎跟地区周边国家之间存在“隔离屏障”,几乎不受影响。
除了奥尔西、德尔加多、拉卡列几个主要当事人的表态之外,广泛阵线领导人费尔南多·佩雷拉特别强调“我们必须珍视我们已有的‘民主共存’”。首轮出局的奥赫达对当地媒体如此描述乌拉圭选举的“岁月静好”:“如果我带一个外国人过来,不跟他说正在举行大选,他根本就察觉不出来。”
跳出权力之争的范畴,乌拉圭政坛的温和、非极端化还体现在主流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施政纲领上。尽管“左派回归”这样简单粗暴的标题见诸一些国际媒体报道乌拉圭大选结果的报端,但奥尔西与广泛阵线的回归并不意味着扩大“粉红浪潮”的阵营。相较于拉美其它左翼政府,奥尔西并没有提出激进的变革计划,甚至很大程度上与德尔加多在降低儿童贫困率、遏制有组织犯罪等问题上具有共识。
事实上,奥尔西的温和作风延续了广泛阵线此前15年执政的特质,即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相结合的施政纲领。具体来说,奥尔西提出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一如他做省长时吸引微软投资),鼓励乌关键产业农牧业的复苏,同时改革社保机制、降低退休年龄、提高最低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与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议会选举同日举行的,还有两项宪法修正案的公投:
1.是否同意将退休年龄降低至60岁,将退休金提高至不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水平,并将私人养老存款转移至政府运营的信托基金?
2.是否同意赋予警察夜间入户搜查权,以改善社会治安?
由于赞成票没有达到全国注册选民25%的最低数量,这两项公投都未能通过。
上述两项公投的失败,尤其是民间工会发起的社保激进改革方案受挫,便是乌政坛偏向温和、求稳、注重协商妥协的体现。广泛阵线、民族党、红党均反对该修正案,认为其内容势必会打击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即便广泛阵线和奥尔西认为应当增加社会福利,也不希望改革过头、以牺牲稳健的市场经济发展为代价。
如此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拉卡列领导的民族党政府施政满意度达到50%,仍无法阻止民众选择政党轮替,但却并不担心出现政策大转弯、引发动荡。
一方面,乌拉圭恢复民主宪制几十年来的历史表明,该国已经形成了强劲且具有韧性的国家运行机制(包括政党制度和司法体系),以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发展态势,更打造了拉美地区最稳健民主制度和经济上的高收入水平国家。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走向的“双重稳定”,决定了任何主流政党或领导人没有必要剑走偏锋、冒险行事。哪怕是汇聚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的广泛阵线,也没有必要主动破坏市场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既然民族党政府对市场和商业友好的政策传统不会遭到颠覆,而该党执政时期的经济增长乏力、贫困问题加剧、安全形势恶化等问题尚有改善的空间,选民自然更有理由另做选择,以求“扬长补短”。更强调改善社会问题的广泛阵线,自然成为多数人的首选。
左右阵营不同政党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共同底线”,也意味着它们更有可能通过对话协商弥合分歧、达成更多共识(而非“你死我活”的斗争),为未来政府执政创造有利条件。奥尔西之所以能获得广泛阵线联盟的内部提名,便是因为他作为温和派代表善于通过协商求得共识。当选总统后,奥尔西依旧保持着协商的姿态,表示“我将是一再呼吁全国对话的总统,我将塑造更有凝聚力的社会和国家”。
2024年11月24日,乌拉圭主要反对党联盟广泛阵线总统候选人亚曼杜·奥尔西在位于首都蒙得维的亚的竞选总部发表胜选演讲。 新华社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儿童贫困率达到25%、经济与社会不平等扩大、社会治安明显恶化,同时本国经济极易遭受地区和国际市场震荡的冲击,明年3月正式走马上任的奥尔西很难高枕无忧。如何改良高度依赖农牧业及其产品出口的单一产业结构,提高该国抵御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的韧性,降低儿童、青少年、非裔人口为代表的群体贫困率,显然非一日之功。
在外交和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奥尔西与拉卡列政府的显著差异在于,前者更注重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作为拉美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角色,摒弃拉卡列时代“在必要时”摒弃南共市、单独与域外伙伴谈判自贸协定的做法。美国CNN分析,奥尔西有可能因此暂停拉卡列政府不顾南共市其它成员国反对、与中国单独推动自贸协议的进程。
在此过程中,由于奥尔西要面对一个执政党不占多数的众议院,未来他不可避免要与反对派对话协商、寻求立法支持。由此一来,新政府更不太可能实施大刀阔斧式的改革。
更值得乌政坛警惕的是:在这个号称“没有民粹主义者”的国家,现实困境和民间不满已经催生了一个“非左非右”、反对建制派、反全球化、强调民族主义的“主权认同”党;该党在今年选举中赢得超过6.5万张选票,进入众议院,显著压缩了原议会第四大党“公开市政”党的版图——假如既有问题依旧不得有效缓解,“主权认同”党的壮大是否意味着新的信号?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状态。未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变数,自然更加考验着乌政坛和社会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定力,特别是它们至今仍十分珍视的“共同底线”。都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可在地区浪潮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乌拉圭还能坚持这一传统多久,同样值得拉美和国际社会继续关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中国人要盯上美国人汉堡了!“祝成功吧”
2024-11-29 14:13 中美关系 -
-
“没有中国投资,我们的供应链不可能正常运转”
2024-11-29 12:30 中企出海 -
被封杀4年的中国APP,印度政府还在用
2024-11-29 11:34 龙象之间 -
德法瑞敦促欧盟:对俄犯了错,对华不能再犯
2024-11-29 11:21 -
普京:默克尔,请原谅我
2024-11-29 10:50 俄罗斯之声 -
越南检察官告知女首富:交110亿美元,免死
2024-11-29 10:33 -
普京:恕我直言,特朗普现在不安全
2024-11-29 09:52 俄罗斯之声 -
总理宣布暂停,总统指责其“政变”
2024-11-29 09:34 -
普京点名:下一个,可能是基辅决策中心
2024-11-29 08:36 俄罗斯之声 -
墨西哥总统口风变了:与美国不存在关税战
2024-11-29 08:29 -
港府:无惧此等野蛮、卑劣行为
2024-11-29 08:03 香港 -
中使馆:英议员纯属痴人说梦
2024-11-29 08:03 两岸关系 -
拜登:希望特朗普重新考虑关税计划
2024-11-29 06:39 美国政治 -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不久后将举行第二次“和平峰会”
2024-11-29 06:34 乌克兰之殇 -
停火协议第二天,以军又开火了
2024-11-29 00:22 -
美国自信“不太可能核升级”,俄罗斯:请仔细读
2024-11-28 23:09 乌克兰之殇 -
美商界游说特朗普:别赶马杜罗下台,还能制衡中俄
2024-11-28 22:42 特朗普 -
以外长:相信美政府很快就会出手
2024-11-28 22:02 巴以恩仇录 -
花钱消灾,欧洲央行行长:主动多买美国货
2024-11-28 19:11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21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57“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60“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5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