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毓海:《龙兴》——深化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最后更新: 2019-11-23 18:36:00我们今天讲一带一路,但关于一带一路的基本知识一定要讲清楚,特别是一路——丝绸之路,中国向西开拓的道路在历代是不同的:汉代的丝绸之路集中于天山的南北两路,张骞走的是北疆的天山,汉武帝征大宛,走的是南疆的天山,还有一条路,处于塔里木盆地的南侧,在兴都库什山与喀喇昆仑山有一个狭长的地带——所谓“瓦罕走廊”。穿过瓦罕走廊西去,这是高僧法显走过的道路,也是玄奘取经的道路,高仙芝轻骑灭小勃律国,重开丝路,就是指穿越瓦罕走廊这条路。这条路,现在处于塔吉克斯坦与巴基斯坦之间,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和新疆连接起来,唐代后期以来,传统的丝绸之路就开始北移,而元以后则集中在准噶尔盆地的南北两侧——这是一条不断从沙漠高山地区,向草原绿洲北移的道路。
大唐vs阿拉伯,怛罗斯之战
我说宋代与历代中国完全不同,那就是它与“一路”完全没有关系,宋代把祖宗的江山基本上都丢了,不但再也看不到玉门关,连河西走廊都丢了,宋代的中国是小中国。
当然,宋代因为科举正式确立,读书人是多了,但是,科举的目的,基本上讲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历史证明,就是那个士大夫官僚阶级,误了中国的大事。
观察者网:在本书中,您频繁引用了柳宗元的《封建论》,认为他对秦汉以降中古史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论述是高屋建瓴的。以柳宗元的《封建论》为标志,之前的治理体系是“谋发展”,之后是“求安稳”。这样一个二元治理模式,后来越来越倾向以后者压倒前者。您可否具体阐述一下,为何古代中国在宋元之后没有跳出官僚阶级本身吞噬公权力的怪圈?
韩毓海:王夫之《宋论》说,宋之得天下,不是以德、以功,而是凭侥幸,因此,它对于事功和有能力者是排斥的,怕的就是他们“颠倒威福”,“行不测之权”,这就是帝王之私。宋代立国的出发点,当然有纠正汉唐发展带来的问题的初衷在里面,但是,正如叶适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制度的合法性,不能仅仅靠“纠偏”而获得,用他的话说,宋代的问题,恰在于“矫失以为得,必丧其得”。因为求安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才给彻底束缚住了。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世界大势的问题。最近,我们的领导人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上致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就是提出“中华文明和地中海文明作为世界上的两大文明,都有过苦难和辉煌”,“从这两大文明再扩展到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进行追本溯源的比较研究,可以加深文明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怎么理解这个重要的论断呢?首先必须认识到: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一样,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文明的地域中心不同,就地中海文明而言,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是以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为中心的,公元前1000年,是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中心的,前1000年-前350年,希伯来、波斯和希腊文明实现了轴心突破,是以伊朗和希腊文明为核心的,公元前350年-公元500年,是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中心,公元500-1500年,是以阿拉伯-伊斯兰为中心的,公元1500年之后,才逐渐确立起西欧文明的中心地位。
中华文明也是这样,中唐之前,中国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欧亚大陆,即立足于汉之武、昭、宣时代开拓经营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那个时代,地中海文明与我们中华文明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波斯。中唐之后,欧亚大陆上的“三股势力”日渐形成壮大,这三股势力分别是:突厥、波斯和伊斯兰,从此千年以降,就是这三股势力在统治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再加上蒙古的崛起,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联系,是通过突厥、阿拉伯、伊斯兰和蒙古,宋代完全没有能力与这些世界力量竞争,丧失了与地中海文明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宋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河西走廊不再是开放的前哨,生产力乃至人才资源开始转往东南沿海。
河西走廊
两宋以来近400年间,欧亚大陆上的交往基本上是中断的。由于丧失了这一重要发展空间,大量的生产力、人才和资本只能堆积在东南方向。这些能量如果没有出口,往往会通过暴力的方式发泄。这必然造成内部纷争与杀伐,使中国重回安史之乱乃至战国之乱。
面对挑战,宋朝致力于通过制度的调节,把内部能量逐步化解,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其中的一大贡献就是,科举制度在宋代完全确立。正是科举制度,使郡县国家的治理者明确下来了,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士大夫官僚。
宋的生存空间那么小,科举造成的官僚又空前的多,设官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安排人,根本不是为了做事,这种官僚主义一定要坏大事的。
观察者网:论及宋明清三代“中国治理能力下降”这一议题的时候,您认为宋明理学作为一种“中国意识形态”,掩盖的中国农村的基本社会关系,即乡绅与农民的真正生产关系。但是您又肯定陆九渊和王阳明之“心学”一脉主观上要统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全面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韩毓海:首先,现代中国与以西欧为核心的地中海文明的对话,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然,一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过斯拉夫文明即苏联改造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完全不是一回事。近代以来,正是那种力图把宋明理学包装成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潮,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主要是毛泽东同志从马克思主义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于宋明理学和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双重批判,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光辉文献,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重申了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即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批判德国古典哲学,更从这个角度批判现代中国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批判中共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方面,毛泽东同志把王阳明的“明明德”和陆九渊的“亲民”,发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面批判了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以宋明理学为招牌,对于中华文明的歪曲,从而在这种双重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立足于土地关系,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为伟大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王阳明画像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文明最优秀成分的继承者,但是,我们不是宋明理学的继承者,因为宋明理学的继承者是蒋介石。
蒋介石与毛泽东有什么区别?共产党与国民党有什么区别?《中国之命运》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如果连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我们今天究竟拿什么去教育青年,我们怎样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医生:作秀性价比太低,巴菲特都不会干
2019-11-23 18:21 -
港中大下周一恢复运作
2019-11-23 17:06 香港 -
内蒙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2019-11-23 16:53 医学 -
重庆女副市长进京,上任最高检
2019-11-23 16:52 高层人事 -
“我想扶他一把都不知道扶哪里”
2019-11-23 16:21 -
熊孩子们,国家出手管你们了
2019-11-23 15:42 中西教育 -
数十港星齐发声:用选票向暴力说不
2019-11-23 15:37 香港 -
大一新生名字火了,原来他爸姓…
2019-11-23 15:26 趣读 -
虚假房源、克扣押金…住建部整治住房租赁中介乱象
2019-11-23 15:24 中国房市 -
上海“最严垃圾分类”:施行四个月,效果远超预期
2019-11-23 15: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13岁女“学霸”承认焚烧国旗,法官看完成绩单说了这句话
2019-11-23 14:58 香港 -
流沙河先生去世消息不实!在医院抢救中
2019-11-23 14:22 -
“上马”处罚4名违规跑者:还有人替跑+骑车
2019-11-23 14:17 上海观察 -
罗伯家人首次公开现身:请求警方缉拿凶手
2019-11-23 13:43 香港 -
长三乙一箭双星发第50、51颗北斗卫星,距组网还差4颗
2019-11-23 13:12 航空航天 -
老师让4个娃娃排队自扇耳光,被责令辞退?家长们却说…
2019-11-23 13:01 中西教育 -
祖国的希望,习近平一直牵挂在心
2019-11-23 11:19 -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2019-11-23 11:06 扶贫攻坚战 -
孙楠女儿曾就读“华夏学宫”被关停,官方:属实
2019-11-23 10:22 明星那点事儿 -
乱港分子这一天相对平静,他们在等什么?
2019-11-23 10:13 香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