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不让后富者掉队,走向共同富裕是时代的要求
最后更新: 2021-09-08 07:42:44【导读】 9月7日,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上篇发布后,引发热烈讨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为此,观察者网今日发布专访下篇,继续聚焦共同富裕话题。在上篇分析共同富裕提出背景和三次分配的基础上,下篇主要聚焦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
针对这个问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认为,目前我们在初次分配中存在劳动法落实不彻底、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够明显等问题,在初次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底层劳工的权益,缩小贫富差距。二次分配中,税收制度的改革是关键,应推动房产税、遗产税以及资本利得税。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二次分配难度最大,但也最重要,需要花大力气来做。
(点击这里查看上篇)
【采访/观察者网 小婷】
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
观察者网: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主要遵循市场原则。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们也知道近年来,大家对996、加班文化多有抨击。在您看来,我们目前在初次分配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寒竹:第一,正如你所说,中国的《劳动法》其实并没有完完全全落实下去,劳动者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996严格说来是和劳动法相抵触的。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每天不能超过3个小时,一个月不能超过36个小时,但是实际上超过了加班时间的情况大有所在。我们目前采取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工作制度,这个制度在很多地方并没有真正地落实。
事实上,按时间单位计算,中国的人工工资要低于我们目前所理解的市场上的工资。举个例子,一个员工的正式工资是一个月3000块钱,但是企业会告诉他,你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但你需要加班。很多人会想一个月挣6000还不错,但实际上其中3000是需要加班加出来的。
劳工的总收入提高了,他就很少去计算自己到底多加了多少班。在这种情况下,加班成了很多企业的常态。甚至很多企业是员工为了多挣钱主动要去加班,因为不加班工资就会很低,只有加班才能挣够钱。企业把强迫加班美化成劳工主动提出来的,好像是员工自己要加班,以此来回避企业的责任。实际上员工之所以有加班需求,是因为企业压低了工资。如果不加班也能挣到比较体面的工资,员工就不会想去加班了。所以我觉得在全面落实劳动法、确定最低工资和劳动保障方面,力度还有待加大。
因为基本工资低,工人不得不通过加班来获得高收入(视频截图)
第二,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应当体现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说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简单回答,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因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以由社会主义国家出资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企业。但是按照这种观点,因为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投资的,换句话,其投资方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它自然是社会主义企业。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这种观点是用上层建筑来决定经济基础,而且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说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是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如果按照刚才那种逻辑,新中国从1949年建立就应该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我们是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农村实现了合作化,城市工商业实现了公私合营,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单位具有了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才宣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说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比如有职代会等等,但这个东西很难落实,也做了很多尝试,鞍钢宪法、工人参与管理等。但现在的国有企业,除了是国家出资的以外,整个生产与经营过程严格来说与私人企业没有太大区别。现在的用工制度,基本上不外乎直接雇佣、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三种形式。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多采取后两种方式,这就造成了心理认知上的改变:现在很少有国有企业的工人会说我是这个企业的主人,他们与企业之间就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这里就涉及到初次分配的问题。很多企业通过劳务外包的方式,外包以后再外包,层层外包,最后把劳工的收入压得很低。这或许无可厚非,因为是和市场挂钩的,但是企业同时也把应当承担的责任,比如劳动保障、最低工资等都给推卸掉了。所有的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按照行内的话来说,目的是规避风险。所谓的规避风险,就是规避责任。在一些基建行业的国企,有的甚至只有管理层,没有工人,或很少工人,生产过程基本是外包出去。
国企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社会要追求公共富裕,就要全面落实《劳动法》,进一步缩小三种用工方式的收入差距,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劳动保障,不能够把劳务外包或者劳务派遣变成一种变相的推卸责任的方式。
观察者网: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在初次分配中经常会提到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以往社会生产会更看中效率,甚至认为追求公平可能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动力,进而降低效率,该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寒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在直接雇佣、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三种形式之间遵循公平的原则,减少造成三者之间的差异。比如现在编制内员工拥有很多福利,这种福利实际上可以转化为收入的一部分,导致编制内外有一定差距,这之间的差距应该越来越小,否则就会导致底层劳工利益受损。
我觉得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保障2亿多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农民工的要求比较低,经常会被用工方通过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的形式,变相取消或减少其享受劳动保障的权益。我们一定不能够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农民工,层层外包这种用工方式一定要有法律规范,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不能推卸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
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他们的基本权益应该得到有效保障。图片来源:新华网
观察者网:但资本是逐利的,想通过企业的自我调节来达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其实很难。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来看,能够做些什么?
寒竹: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掌握和平衡,行为主体还是企业。企业要想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科技创新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应该研究怎么通过科技创新,而不是只通过降低劳动成本来形成市场竞争力。当然效率和公平两者都需要,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个主次之分。即便放到全世界都是这样,科技创新、技术突破才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如果只是不断降低劳动成本的话,企业也无法升级发展。
在第一次分配上,政府能够做的也有限,因为归根到底我们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于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我们很多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效率。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更多采取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的创新,现在也在做这件事,包括对创新行为在税收方面进行减免等等。同时,政府也要发挥托底作用,应该划清红线,不能牺牲劳动者的权益。
总体来讲,在进行第一次分配时要兼顾我们的国情,我们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兼顾效率。但仅凭第一次分配不可能真正改变贫富悬殊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我们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按照我们目前追求效率的特点,贫富差距难免会加大,所以我们才要进行第二次分配。
再分配,税收制度的改革是关键
观察者网:再分配由政府主导,主要是通过税收来缩小贫富差距。目前我国在税收制度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挥税收的调解作用?
寒竹:第二次分配跟第一次分配的最低工资、劳动保障一样,是制度性、强制性的。但我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断要讲缩小贫富差距,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到今天为止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甚至要大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和北欧等国家相比,我们的贫富差距更大,这显然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的现象。原因在哪里?就在于第二次分配做得不够好,而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的税收制度存在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学生餐配送公司绞肉机有蛆虫?海州区回应:全面排查
2021-09-08 07:34 食品安全 -
有感振动风险已消除,赛格广场大厦将恢复使用
2021-09-07 22:13 安全生产 -
-
“横琴方案”印发,专家解读来了
2021-09-07 20:20 中国经济 -
广电总局:文艺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21-09-07 20:06 -
被@中国历史研究院 点名,高晓松那些年都说啥了
2021-09-07 19:36 明星那点事儿 -
林郑:在任区议员将分批宣誓,未能宣誓者将丧失公职
2021-09-07 19:12 香港 -
广西南宁发现1例复阳人员,7月曾在广州确诊
2021-09-07 19: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扫黄打非办通报净网成果:文化执法部门专项清理“SCP基金会”视频
2021-09-07 17:40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
被控受贿3296万余元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伟当庭认罪
2021-09-07 17:27 依法治国 -
妄图“全民作战”?台湾防务预算达4717亿新台币创新高
2021-09-07 17:07 台湾军事 -
三部门:年底前完成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2021-09-07 17:03 中西教育 -
台当局发声明警告洪都拉斯?外交部:台独死路一条
2021-09-07 16:14 两岸关系 -
康希诺:两针灭活疫苗后,一针腺病毒载体加强,抗体水平升高78倍
2021-09-07 15:34 -
卫健委:全国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96972万人
2021-09-07 15: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8例,新北一幼儿园发生群聚感染
2021-09-07 14:55 台湾 -
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启用
2021-09-07 14:29 医学 -
清华校长:十年来出境校友超半数已回国,比例还在扩大
2021-09-07 14:19 中西教育 -
甘肃敦煌检察机关监督完成防护林等补种树木13万余株
2021-09-07 14: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十年磨一剑 ——比雷埃夫斯港的“重生”故事
2021-09-07 14:0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406伤 评论 2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22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1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