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会师:境外疫情驱动下的人民币持续升值,能否对抗通胀?
最后更新: 2021-06-03 09:40:062005年“7.2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7月,后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背景下转为长期横盘,此后直至2010年6月19日汇改重启,才恢复升值态势,并持续至2013年底。
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约21%,在全球市场需求不断扩张的大背景下,2005-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年度涨幅分别为28.4%、27.2%、25.7%和17.4%。同期,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速大约为15%。
中国出口变化和全球出口变动对比。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雷曼兄弟倒闭触发全球金融海啸对国际贸易造成巨大冲击,2009年全球出口同比萎缩22.3%,尽管我国维持了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基本稳定,但我国出口依旧同比萎缩了16.0%。
从2010年开始,全球贸易逐步复苏,2013年全球出口额较2009年增长了大约51%,但增速前高后低,2010至2013年的年度增速分别为21.8%、19.9%、0.9%和2.5%。
同期,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再次进入升值通道,到2013年底累计升值约13%,但我国出口连续4年维持正增长,增速分别为31.3%、20.3%、7.9%和7.8%。不难发现,我国出口增速的波动与全球贸易市场的波动在节奏上高度一致,人民币汇率在其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长期来看,我国出口最大的风险不在汇率升值,而是外需瓶颈已经出现。2007年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海啸、2009-2010年欧债危机的连续爆发与蔓延极大打击了全球经济,2011年开始,全球贸易增速就趋于下降。
2014-2019年,以美元衡量的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规模基本没有增长,如果考虑通胀膨胀因素,实际增速应该是负值。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以美元衡量的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规模同比萎缩了7.5%。
在全球贸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我国出口的增长只能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才能实现。根据日本、德国、美国等出口大国的历史经验,单一国家出口规模全球占比达到10%以上基本就接近极限了。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其出口全球占比曾一度稳定在20%以上,但很快就在上世纪50年代跌落至14%左右,等到80年代德国、日本崛起,美国的比重就下降至11%左右,而德国和日本出口的全球占比最高也就达到12%左右。反观我国,2016年以来,我国出口全球占比基本维持在13%附近,从历史经验看,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
2020年,成功的疫情防控使我国经济率先回归正轨,全球订单向我国转移导致我国出口全球占比跃升至14.7%的历史高位,但疫情带来的市场份额可持续性存疑,未来可能出现涨得越高、跌得越狠的情况。一旦出口大幅下降,人民币可能随即遭遇较大的贬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也值得怀疑。认为人民币有助于抑制通胀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进口成本,二是降低货币投放。
理论上,一个小型经济体,在其自身政策调整不会触发内外部条件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汇率升值的确有抑制输入性通胀的效果,但对于我国这种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的超大型经济体而言,现实情况比理论要复杂得多。
先看降低进口成本。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成本的前提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速度低于人民币升值速度,进口商品中以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为典型代表。去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的原因比较复杂,但至少有三条十分重要。
一是在供给端,疫情对大宗商品的生产、运输造成了直接冲击,供给能力受限;此外我国为推进绿色发展,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管控更加严格,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部分工业品的供给能力。
二是在需求端,疫情冲击导致企业库存大多消耗殆尽,2020年四季度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基本恢复,积极补库存和正常的生产开展共同导致大宗商品需求旺盛。
三是在资金端,疫情期间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既降低了企业融资补库存的成本,提高了扩大库存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金融资本借国际大宗商品供需紧张进行投机炒作的成本,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扬。
若人民币大幅升值,国内进口商在人民币进口成本下降的刺激下,面对旺盛的海外需求,很可能大规模提高原材料的进口规模。在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供求紧平衡的情况下,一点点需求增长就可能导致价格更快的增长,从而抵消人民币升值的效果。
此外,在全球瞩目中国制造的当下,中国大宗商品购买量上升一方面很容易进一步刺激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被国际舆论扣上拉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大帽子。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不但很难抑制输入型通胀,甚至很可能起到助推作用。
再看降低货币投放。该观点的理论逻辑如下,人民币升值通过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可以抑制出口、刺激进口,进而降低中国外贸顺差;外贸顺差降低自然有助于降低结售汇顺差,进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基础货币投放速度的下降有助于收紧国内整体流动性,从而缓解国内通胀。在上述逻辑链条中,升值能否有效降低外贸顺差是核心。
从我国的历史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在降低贸易顺差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例如,2005年“7.21”汇改启动直至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触发金融海啸之前,人民币对美元快速持续攀升,但2005-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年均增速高达74%。
反过来也一样,人民币贬值在刺激货物贸易顺差方面也不是万能药。例如2016和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分别为6.6%和5.2%,但同期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分别同比萎缩了14%和16%。
导致贸易顺差对汇波动不敏感的原因可以从进出口两端进行分析。从出口看,前文已经提到,国际市场需求是制约我国出口扩张能力的首要因素,汇率发挥的作用有限。
从进口看,我国进口规模的波动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里居于制造中心的位置,大量产品上游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和下游的终端销售均不在国内,我国大量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出口,这就导致我国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行业、企业其进口的波动和出口的波动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受国际市场总需求的影响较大,对汇率波动不敏感。
二是我国主要用于国内生产和消费的进口受国内投资和银行信贷波动的影响较大,比如建筑用的工程机械、高档装修建材、高档家用电器等。企业在国家投资政策和信贷政策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很少考虑汇率波动几个百分点对成本的影响。
总体来看,汇率只是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个因素,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受到海外需求、国家产业结构、国内投资政策、信贷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升值顺差降、贬值顺差升”的情况只存在于理想化的理论模型中。
总结一下,人民币4、5月份的强势行情本质上是2020年6月以来升值大势的延续,其背后的主要支撑因素是疫情背景下海外需求的超预期扩张,美元指数贬值和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起辅助作用。
我国出口增长潜力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不敏感,人民币升值很难在现阶段对出口和贸易顺差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未来,一旦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修复,我国出口和外贸顺差有大幅下跌的风险,人民币汇率也可能随即遭遇较大的贬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无论是应对输入型通胀还是国内流动性过剩诱发的内生型通胀,作用可能都十分有限,不宜将汇率升值作为应对通胀的政策选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搭载HarmonyOS 2:华为多款产品上新
2021-06-02 23:12 大公司 -
-
韩四大集团建议文在寅赦免李在镕:三星需要他
2021-06-02 18:06 上市公司 -
1452亿!10大芯片制造巨头营收创历史纪录
2021-06-02 13:24 上市公司 -
银保监会揭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手段多样、花样翻新
2021-06-02 08:54 中国房市 -
央行拟将房地产开发商、贵金属交易商等纳入反洗钱调查范围
2021-06-01 19:48 金融圈 -
“币圈”交易,富途、老虎证券申请在海外参战
2021-06-01 17:53 金融圈 -
唐山放松限产后,铁矿石主力合约反弹7%
2021-06-01 17:42 -
美国制造商:钢铁都涨上天了,为什么还要加征这些关税?
2021-06-01 14:39 中美关系 -
专家:有迹象表明英国已处于第三波疫情初期
2021-06-01 07: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钢材价格飙涨,韩国冰箱价格涨至2万元
2021-05-31 22:11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2021-05-31 21:06 -
禾盛新材:实控人被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21-05-31 17:20 -
宁德时代市值首破万亿,创始人身家一年暴增1900亿
2021-05-31 16:18 上市公司 -
美资管巨头CEO:中美对立也要投资中国
2021-05-31 14:13 上市公司 -
盛希泰:工业城市如何“产融结合”?
2021-05-31 14:05 中国经济 -
“未来可能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四大因素不能忽视”
2021-05-31 08:24 人民币国际化 -
林郑月娥签署《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
2021-05-29 19:27 香港 -
证监会批准开展原油棕榈油期权交易
2021-05-28 18:57 金融圈 -
从循环经济到碳中和:煤化工企业如何成为氢能先锋?
2021-05-28 17:33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