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杰振| 称美国经济“一片大好”的人,并不了解背后的增长逻辑
最后更新: 2024-04-08 07:43:55【导读】 本文为美国经济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近期以来,美国经济数据看好,加之在美国卡车司机年薪17万美元、美国股市红火、就业恢复等一些热帖,似乎在传递一个理念: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美国赚钱也很容易。
当对美国经济的理解从表层的“消费经济”,逐渐深入到“赤字经济”“资产经济”和“货币经济”三个层次后,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到底是家道从容,还是入不敷出?这个问题就特别清晰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郭杰振】
上一篇文章《美国经济“一片大好”:漂亮的数据背后掩盖了什么?》简单讨论了美国GDP指标掩藏的部分问题,如以高价服务支撑增长、公司利润分红向上流动等,前者是增长问题,后者是分配问题。本文重点谈谈美国经济的增长逻辑。
美东时间3月28日,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了2023年GDP第三次估算结果[1],四季度实际GDP增幅比第二次估算调高0.2个百分点,年度实际GDP增幅2.5%,与前两次结果一致。相比2022年,2023年美国实际GDP同比增幅增加了0.6个百分点。
在美国国内,各界对经济的预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白宫、美联储等高层官员认为美国经济“一片大好”,贝莱德等部分投行持谨慎态度,底层民众则分化严重。
从美国家庭的消费数据看,消费总量在增长、增幅快速回落,2021-2023年居民消费增量分别为1.8万亿美元、1.47万亿美元、1.06万亿美元。在居民消费中,二手车购置是最好的案例,2021-2023年二手车购置支出增量分别为793亿美元、-27亿美元、63亿美元。
图1:2023年2月-2024年2月间,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增速全部放缓,纵轴指信用卡消费的年同比增速。数据来自美国银行。
既然美国的消费增幅快速回落,美国经济2023年的增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在美国经济的三层涵义里。
一、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层涵义是“赤字经济”
表面上看,战后的美国经济是由家庭消费支撑起来的,经济增长与否,只要通过CPI、就业等指标,就可以做简单预测。其实不然。
家庭支出增加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来源,这是“明牌”。从美国各个时期GDP的增量分解来看,自二战后,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中国的增长增量主要来自于居民购置住房、企业扩产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等(表1)。
伴随着居民消费的崛起,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持续下降,其中奥巴马、特朗普执政期间达到了最低点,政府开支对GDP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2%、8.7%(表2)。拜登执政后,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以大幅举债为代价,推动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快速提升,政府开支对GDP增量的贡献快速升至14.6%(表2),这也是拜登寻求连任的宣传口径,即所谓“拜登经济学”(Bidenomics)[2]。
不过,从拜登执政以来的数据看,居民消费依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份额,其中服务消费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表1 战后各时期GDP增量分解 单位:%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分别来自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Table 1.1.5. 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国国家统计局,GDP各部分比例经笔者测算。
表2 里根以来历任美国总统任期GDP增量分解 单位:%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Table 1.1.5.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各部分比例经笔者测算。
居民消费的扩张是以家庭部门的现金流“赤字”为代价的,这是“暗牌”。以支出法(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来计算,美国居民消费火爆、企业投资热情高涨,美国经济确实是一片大好;从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来看,居民工资大幅提升、企业利润屡创佳绩、政府赤字收窄,美国经济可谓“前景乐观”。
联想到GDP在两种核算口径下的差距不大,各部门自然应该是收支相抵的,美国经济增长似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问题恰恰就藏在两种核算方式的差距之中,支出法的数据来自各种汇总数据的估算、收入法的数据来自国税局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汇总的收入数据。
相比之下,收入法的数据准确性更高,但美国偏偏以支出法为主,这是有其逻辑的。
以收入法为据,美国居民、企业、政府和对外等四个部门的报表是可以还原的。从还原后的家庭报表看,全口径下存在巨额的收支盈余,但这部分收支盈余是以雇主代缴的各类补充养老金形式存在的 [3],要到居民退休后才能一次性取出。如2020年美国家庭部门全口径收支盈余3.5万亿美元,其中2.13万亿美元是雇主代缴的各类型补充养老金(pension),其余部分来自政府应对疫情冲击的转移支付(表3)。
如果扣除这部分账面盈余,除少数年份盈余外,美国家庭部门自1985年就出现了连续性的现金流赤字,其中2023年赤字为4277亿美元(图2)。据美联储2024四季度的Z1报表,2023年末美国家庭部门的消费贷、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5万亿美元、13万亿美元,合计18万亿美元。
表3 美国家庭主要年份收支测算 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Table 2.1. Personal Income and Its Disposition",部分数据经笔者测算。
图2 两口径下美国家庭收支(1983-2023) 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Table 2.1. Personal Income and Its Disposition",部分数据经笔者测算。
如果美国家庭的连续性“赤字”没有实质性解决方案,“拜登经济学”引以为傲的经济业绩不过是昙花一现。
常规情况下,借款成本是以消费贷款冲抵家庭收支赤字的重要考量因素。2021年3月,美国联邦基金利息为0-0.25%,如今为5.25%-5.5%,短期借款成本提高5个点以上。相比加息前,美国家庭部门的存量消费贷利息增加2113亿美元(表3),成为美国家庭的额外负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上海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2024-04-07 20:29 -
鸿蒙跨越“生死线”,已有超4000原生应用入局
2024-04-07 1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央行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4-07 17:48 观网财经-金融 -
存款利率又降了!多家银行已官宣
2024-04-07 10:44 -
董事长联手高管对抗海信,科林电气爆发控制权之争
2024-04-07 09:32 观网财经-科创 -
蔡崇信反思阿里过往: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2024-04-05 21: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美经济对比,为什么还要看名义GDP?
2024-04-04 09:10 -
男生遭霸凌跳楼身亡?杭州当地通报调查结果
2024-04-04 08:23 -
男孩造句“想当农发行行长继承家产”,家人身份披露
2024-04-03 21:35 观网财经-金融 -
大模型给你的答案,也要插入广告了?
2024-04-03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
两部门发文,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
2024-04-03 16:41 观网财经-汽车 -
六大行存款一年多了14万亿,相当于每人多存1万
2024-04-03 15:37 观网财经-金融 -
台积电、联电部分厂区疏散,在线晶圆有部分损毁
2024-04-03 11:02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重磅发文
2024-04-03 08:23 观网财经-宏观 -
多家券商降薪:中信仍居首,中金人均年薪3年降46万
2024-04-02 21:34 观网财经-金融 -
华为拟向股东分红771亿,超15万人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2024-04-02 21:22 观网财经-科创 -
天猫升级品牌经营体系,多项百亿投入支持商家生意增长
2024-04-02 16:03 -
缓解续航焦虑,高德上线“电车可达圈”
2024-04-02 12:13 -
保荐机构更换后原券商人员仍在场工作,两名保代被罚
2024-04-01 18:21 观网财经-金融 -
传SHEIN去年利润突破20亿美元,GMV达450亿
2024-04-01 18: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0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7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5“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